劉慈欣說第1個可以永生的人已經(jīng)誕生,什么樣的手段才能讓人永生
人類能長生不老嗎?貌似不能做到,然而在將來,做到永生并非癡人說夢。
自古以來,長生不老就是人類的愿望,史上有著太多的人做過這方面的嘗試,比如秦始皇、漢武帝等,但卻沒有一個人做到。

那么人類真的無法實現(xiàn)長生不老嗎?記得前兩年看到的一篇文章,是科幻作家劉慈欣寫給女兒的一封信,他在信中說在他女兒的這一代人里面,世界上第1個可以永生的人已經(jīng)誕生,他說的是人類在未來一百年中利用科技的手段將可以做到讓少量的人永生,也就是說在不遠的未來,科技的力量將可以幫助人做到永生。


那么難道我們就不能通過自然進化的方法實現(xiàn)永生嗎?看到這里,很多朋友會說生物自然進化怎么可能永生?哪有可永生的生物呢?然而實際上已知有一種生物基本就是可以永生的,它就是燈塔水母,這種小動物有一種返老還童的功能,就是當機體老化或者環(huán)境不適宜的時候,它們就會返回到水螅狀態(tài),也就是返回到幼體重新成長,就好像金庸武俠小說《天龍八部》中會天地同壽不老長春功的天山童姥一樣,從小到老再從老到小,如此往復,還沒有次數(shù)限制,這實際上也是一種變相的永生功能。

那么人類能做到這樣嗎?顯然是不能的!我們都不是天山童姥,也沒有孫悟空的本事,更吃不到人參果和唐僧肉,虛構(gòu)的東西就不說了。其實看人類的自然進化方向也不是在往永生方向發(fā)展,而且所有的高等級動物也都不會永生,為越高等的動物,越傾向于選擇代際傳承,即依靠繁衍后代的方式一代一代傳遞自身信息以及認識到的外界信息,以這種方式與時間賽跑,因此人類單靠自然進化到具有永生功能,基本是不可實現(xiàn)的。

不過科技手段可以幫助人類,劉慈欣雖然沒說哪種技術(shù),但是很顯然醫(yī)學方面的基因技術(shù)和器官的移植更換技術(shù)會對未來的人類永生幫助較大,將來人類的肢體或器官如果老化或者受到損傷,那就可以更換新的肢體或器官,故意問,這樣會使人類的壽命大大延長。而人體中神經(jīng)細胞的壽命最長,目前還不知道人體神經(jīng)細胞的壽命到底有多長,而如果人類的神經(jīng)細胞和系統(tǒng)也能更換的話,那人類的永生也將不再是問題。
人的肉體(機體)是人的精神和意志的載體,肉體不工作意味著死亡,那么如果換一種機體呢?只要這個人精神思想,思考能力等方面和以前無異,那么我們就可以認為這個人仍然活著,于是有科學家認為以后人腦的記憶以及思考功能都可以復制到某種計算機里面,這樣人的精神將可以脫離肉體而存在,甚至人類的精神可以活在互聯(lián)網(wǎng)里,那樣的話只要機器不出問題,人類就可以永生了。

只要人類科技能夠穩(wěn)健的發(fā)展,將來人類的永生并非是不可實現(xiàn)的,只是我們這一代人未必能趕上,但是當人類可以永生之后,隨之而來的也會出現(xiàn)很多社會及倫理問題,與之相關(guān)的諸多挑戰(zhàn)也會隨之而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