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方旅人2/歧路旅人2」樂曲解說 -1-

序文
好久不見。很久沒有更新了,總覺得有點不習(xí)慣呢(笑)。
?在オクトパストラベラー(OCTOPATH TRAVELER)系列中,每次發(fā)行原聲帶時,我都會以“全曲樂曲解說”為名,寫一些制作秘聞。但說實話,這次的樂曲很多……哈哈!“這樣的樂曲解說會被需要嗎?”我自己也帶著一點這種消極的情緒,所以猶豫著要不要做…
(不過說出了這個想法,就必須做到底??)
首先,能夠把我的音樂以原聲帶的形式傳遞給大家,這本身就是一個“奇跡”。更何況,大家也以和游戲差不多的價格購買它,我至少要報恩才行!于是,我作出了跑完這場漫長馬拉松的"不可動搖的決定”。
我不是寫作方面的專家,也沒有撰稿人,所以可能會有很多難以理解的地方,但如果您能放松要求并耐心地去閱讀它,我會很高興。

Tr.1-1? OCTOPATH TRAVELERⅡ メインテーマ(Octopath Traveler II –Main Theme–)
那么,讓我們進入正題吧。首先,我想進行本次作品中應(yīng)該紀念的第一首曲子,主題曲“Octopath Traveler II –Main Theme–” 的解說。
我想這首主題曲對于玩過OT1和大陸的霸者等系列的人來說已經(jīng)是耳熟能詳?shù)母枨恕?/p>
這一次,也是在游戲啟動后立即在標題背景中播放,你們可以欣賞到進化之后的HD-2D的美感和新的攝影技巧,它的畫面已經(jīng)發(fā)展到比OT1更加生動和大氣。
在標題背景中播放的主題曲正是被稱為本游戲 OCTOPATH TRAVELER II “臉面”? 的樂曲,因此為了使創(chuàng)造的聲音不會輸給這個新進化的HD-2D的視覺效果,我盡可能地努力使之成為現(xiàn)實。
那么,讓我解說一下我具體做了什么。
海外錄音
首先,在OT系列中,“Main Theme” 和部分Field音樂以及片尾曲首次采用了使用海外管弦樂團錄制的聲音。
說到海外錄音,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了,具體來說有什么好處呢?有不太明白的地方吧。
在海外錄制管弦樂隊的首要好處是,可以在日本沒有的大型錄音室里錄音。
那么當你有一個大錄音室時會發(fā)生什么?簡單地說,錄音棚越大,可以錄制的聲音就越廣闊。
這次的錄音是在位于納什維爾的錄音棚海洋之路(Ocean Way Recording)進行的,雖然說它和日本的錄音棚相比,大小沒有那么大的差別,但是天花板很高,所以能夠收錄非常寬廣的聲音。
這個錄音棚,是好萊塢音樂作品和海外游戲頻繁使用的非常有名的錄音棚,很多著名的音樂作品都在這里錄制了美妙的聲音。
當然,錄音棚的大小并不是唯一重要的因素。當?shù)匾魳芳覄?chuàng)造表演的表現(xiàn)力與日本音樂家的表現(xiàn)力是不同的。
納什維爾這里的音樂家們這次也表現(xiàn)得非常出色。
OT2的部分歌曲中,除了這里錄制的聲音外,還在日本錄制了口哨、吉他、打擊樂器等獨奏樂器,以實現(xiàn)象征OT2的廣闊聲音。
但是,有一個必須要注意的地方,那就是“并不是在海外錄就可以了”。
在 OCTOPATH TRAVELER的音樂中,音樂一直基于以現(xiàn)代方式更新傳統(tǒng)的、旋律優(yōu)美的、易于理解的音樂的理念。
這種 “使旋律易于理解”的元素和 “使編曲精心制作、聲音豐富”的元素有時會相互沖突。
因此,在 OT1的時候,我試圖讓編曲盡可能簡單,有意留下留白。
對于OT2,我們必須找到適合HD-2D畫面的音樂,所以我把重點放在與游戲中沒有直接關(guān)系的主題曲和結(jié)束曲,以及在海外錄制的Filed音樂上。
要找到正確的平衡是非常困難的,即使現(xiàn)在游戲已經(jīng)發(fā)布,我仍然在問自己正確的答案是什么。
但是,我認為一直做同樣的東西好像不太對,所以這次我嘗試挑戰(zhàn)這些舉措。
編曲方面的新要素「聲音」
此外,作為第二個舉措,我不僅在聲音方面,而且在編曲方面,也追加了能讓人感到擴展感的新結(jié)構(gòu)。
毫不夸張地說,我覺得? “Main Theme”是大家最熟悉的曲子,所以在做大的變更時必須要非常敏感。
另一方面,當游戲帶有數(shù)字“2”時,那我希望不僅在聲音方面,而且在編曲方面也可以感受到它的進化。
因此,雖然我不敢在第一首的基礎(chǔ)上對樂曲的總體結(jié)構(gòu)做太大的改變,但在編曲上做了一些改變,希望你們能感受到這些變化。
我認為最明顯的變化是樂曲開頭的部分。
這首曲子是由Yuria Miyazono(@YuriaMiyazono)演唱的,她還演唱了游戲中Field音樂的合唱編曲,雖然由于長度原因,這首樂曲被從游戲中剪掉了,但在第一個預(yù)告片中被使用,依然令人印象深刻。
在這次的游戲規(guī)格中,晝夜轉(zhuǎn)換非常重要,由于采用了先進的HD-2D,城鎮(zhèn)的景色在白天和黑夜之間完全變化。
我認為音樂也必須以某種吸引人的方式來表達Aquire以極大的熱情創(chuàng)造的白天和黑夜的變化。特別是作為夜晚的象征性表達,我想出了在音樂中融入Yulia Miyazono美妙 「聲音」 元素的想法。
稍后將介紹的夜間版主題曲充滿了這種元素,但作為問候,我也在白天版本的開頭加入了Yulia Miyazono的聲音。
編曲方面的新元素 「maj9」
接下來,在歌曲0:29秒左右的部分,你會注意到弦樂增加了帶著振奮人心的動感。這個元素是這次編曲的一個關(guān)鍵想法。
可以說,正是這個靈感的閃現(xiàn),決定了這次主題曲的整體編曲方向。(其實,走到這一步也是經(jīng)過了一些曲折的過程 笑)
雖然聽起來有點專業(yè),但maj9和弦在這個主題曲中具有象征意義。
這部分,中心的音響效果是由Cmaj9和弦變形而成的。(變成音符就是si do si do re do)
然后,Cmaj9這個和弦之后變成了Cm9和弦。(從大三和弦轉(zhuǎn)變?yōu)樾∪拖?
這個變化給這首曲子附加了新的戲劇性。
https://soundcloud.com/yasunorinishiki/tr1_1-maintheme_cm9
這種展開也在轉(zhuǎn)調(diào)后的1分11秒~左右出現(xiàn)。(E?maj9→E?m9)
此外,除非把它說出來,否則是很難聽出來的,在這之后的副歌部分(1:49?),管弦樂中這個和弦也輕輕響起。
通過這樣做,我解決了在盡可能不改變OT1的編曲的情況下為OT2的編曲增加寬廣度的問題,同時將這個元素作為OT2編曲的一個新元素散布在整個樂曲中。
順便說一下,這是一個非常切題的觀點(笑)。
結(jié)尾部分“鏘鏘”的地方,最初是做了一個不同旋律的新編曲。
然而,制作人高橋真志先生(Masashi Takahashi)說“我喜歡OT1的結(jié)束曲,所以我想盡量讓你保持與OT1相同的風(fēng)格!”這個想法最終使我們確定了現(xiàn)在的形式。 當然,之后冷靜下來看,如果我對這部分進行了新的編曲,我想我可能會對原型有太大的改變,所以我再次痛感進行新的編曲是多么困難。
所以這首曲子,我說在OT1中有過不少曲折,沒想到在OT2中它依然是一首同樣有很多波折的曲子,哈哈。
但是,如果你們能喜歡我竭盡全力制作的新編曲,我將不勝感激。
Tr1-2 メインテーマ -夜- (Track 1-2: Main Theme –Night–)
晝夜切換
這次的標題畫面,其實可以進行晝夜的切換,注意到這個功能的人有多少呢?(如果有人說“注意到了!”我會很感動,請一定去試試這個功能!)
我非常喜歡日/夜轉(zhuǎn)換的效果,這是游戲的特色之一,當我聽說導(dǎo)演宮內(nèi)継介(Keisuke Miyauchi)確保標題屏幕上會有這個效果時,我想,這真是個好主意啊,哈哈!? ? ? ? ?
能夠在白天和黑夜之間切換意味著音樂也被設(shè)計為無縫切換,每當玩家進行切換時,主題曲就會在白天和黑夜之間來回穿梭。?
最漂亮的過渡
由于是主題曲,同時也是在標題背景中播放的樂曲,并且還是晝夜切換功能首次出現(xiàn)的地方,所以我覺得這里必須呈現(xiàn)出在所有樂曲中最好的無縫切換。
為此需要一些技巧。
首先,晝夜版本的小節(jié)數(shù)要完全相同。
在這里我將簡要說明如何在晝夜版本之間切換音樂。
晝夜切換的音樂層面問題
首先,當游戲在兩首獨立的樂曲之間無縫切換時,最簡單的方法是把它看作是兩首樂曲在同一時間播放。
換句話說,當白天的版本被播放時,夜間版本也正以零音量進行播放。
因此,假設(shè)您正在播放白天版本的第 4 小節(jié),如果您按下白天/夜晚切換按鈕,它將與白天版本交叉淡入淡出(白天版本的音量會降低,而夜間版本的音量則會上升。) 白天版本的音量減少到0,而夜間版本的音量增加到100。
因為音樂一直在播放,所以實際上在播放第4小節(jié)時,音樂以交叉漸變的方式切換,所以從第5小節(jié)開始,你已經(jīng)切換到了夜間版本。
為了使這一切順利進行,每首曲子的白天和夜晚版本必須有相同的小節(jié)數(shù)和相同的和弦。
節(jié)奏也很重要。
也許你可以想象到,對于一些作品,相對于白天的版本,為了表達夜間的氣氛,樂曲需要有比白天版本更慢的節(jié)奏,這就需要進行各種嘗試,比如減少音符的數(shù)量。
那么,如果節(jié)奏改變會怎樣呢?
即使小節(jié)數(shù)保持不變,速度越慢,作品就越長。
剛才提到,經(jīng)常是晝夜兩首歌并行播放,那么又會發(fā)生什么呢?
我想你已經(jīng)知道了,哈哈!
不過,這其實也不值得太擔心,因為游戲的音樂系統(tǒng)有查看小節(jié)數(shù)字的功能。因此,無論節(jié)拍有多大差別,你都可以簡單地讓它跳到正確的小節(jié)數(shù)。
然而,當你這樣做時,切換就會變得有點不那么完美。因此,最好是盡可能地匹配節(jié)奏,而這取決于編曲。
白天版本的主題曲節(jié)奏非??欤砸淹砩系陌姹咀龀赏瑯拥墓?jié)奏將是一個挑戰(zhàn)。
因此,我使用了一些技巧,使它感覺到節(jié)奏變慢,而實際上根本沒有改變它(那是什么呢?哈哈)
白天版本的拍號為 4/4拍,但在夜間版本中,節(jié)奏被改為6/8拍,而速度保持不變。
那么會發(fā)生什么事呢?
4/4拍意味著在一個小節(jié)中會有四個四分音符。
一個四分音符是兩個八分音符的長度,所以4/4也可以被認為是8/8。
將白天版本的8/8更改為夜晚版本的6/8,意味著正常的 8 個聲音將減少到 6 個,這樣一來,即使速度是一樣的,聽起來節(jié)奏也會變慢。
口頭說明的話會比較容易理解,正好關(guān)于這個拍號有更詳細的視頻介紹,如果你有興趣,請看一下。 (大約0:07:23)
https://www.youtube.com/live/YLaGNxTGpes?feature=share&t=443
總之,通過使用這樣的技巧設(shè)法使兩個版本的小節(jié)數(shù)和節(jié)奏達成一致,我們最終成功地讓這首曲子完成了整個原聲帶中最漂亮的無縫切換。
白天和夜晚之間的無縫切換確實感覺很好,請試一試吧!
附贈
這里還有一些我昨天忘記介紹的來自納什維爾的錄音現(xiàn)場視頻,歡迎觀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17K0XBAXdU
Tr1-3 狩人オーシュットのテーマ (Track 1-3: Ochette, the Hunter)
從今天開始,我們將進入角色主題區(qū)!
首先是獵人歐修緹( Ochette, the Hunter),她是一個來自托托哈哈島(Toto?haha)的獸人角色,帶著幾分無憂無慮的輕松氣氛,同時也有著面對被卷入重大使命時的堅強內(nèi)心。
因此,在她的音樂中,最重要的是要用音樂表現(xiàn)出充滿真摯快樂的氣氛和樂觀的印象,以及她所肩負的巨大使命感。
在整個音樂中,我有意識地使用了嘩啦嘩啦熱鬧的打擊樂,像石頭一樣的音色以及用合成器做出來的卡林巴音色來表現(xiàn)具有本土元素的世界觀。
特別是卡林巴,因為是非洲的樂器,所以當你想要創(chuàng)造這種狂野自由的氣氛時,它非常有效。
在獵人歐修緹( Ochette, the Hunter)的主題中,我也混入了樂器甘梅蘭的音色,使其更加增添了些許神秘的色彩。
https://soundcloud.com/yasunorinishiki/mj-tr1-3
而在前奏部分快結(jié)束時的旋律中,我加入了一段使用豎笛的跳躍性樂句,以表達她不羈、動感十足的樣子。
我想有很多人會想“原來這個聲音是豎笛”,演奏者是大家很熟悉的坂本圭(@okei1113)!
在隨后的弦樂旋律中,通過融入富有使命感的宏偉旋律,同時表達了她的兩個很吸引人的性格特質(zhì),而不單單是自由自在的輕松氣氛。
順便說一下,與弦樂齊奏的樂器是愛爾蘭哨笛(Tin Whistle),這也是由坂本圭女士吹奏的,有點厲害過頭了!
Tr1-4 薬師キャスティのテーマ (Track 1-4: Castti, the Apothecary)
藥師卡斯蒂(Castti, the Apothecary)這個角色在故事開始時就患有失憶癥,通過在旅途中尋找并收集自己的碎片化記憶,她逐漸知道了自己是誰,以及失憶的原因。
為了詮釋好這一人物形象,我用音樂表現(xiàn)她作為藥師溫柔和充滿母性的性格的同時,也努力表達了失憶所帶給她的失落感。
其中最具特色的是馬林巴的音色。
我使用了顫音演奏法這種將聲音細致地連擊的演奏技法,目標是用馬林巴的音色營造出一種帶有空虛感的孤獨氛圍。
另外,我也使用了長笛來表現(xiàn)角色性格中女性化的、溫柔包容的特征,這可能與OT1中的歐菲莉亞主題曲(神官オフィーリアのテーマ"Ophilia, the Cleric")相似。
但是,當我創(chuàng)作長笛演奏的旋律時,我?guī)е环N反復(fù)摸索檢查自己的記憶或?qū)ふ乙粋€目的地一樣的情緒完成了它。
長笛的演奏也是坂本圭女士(笑)
Tr1-5 盜賊ソローネのテーマ(Track 1-5: Throné, the Thief)
盜賊斯洛妮 (Throné, the Thief)是八個人中成長經(jīng)歷最沉重的角色,經(jīng)歷了同伴的背叛、弒親,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盜賊斯洛妮 (Throné, the Thief)開始了追求自由的旅程。
我試圖通過音樂來表達她干涸的內(nèi)心以及向往自由的堅強意志。
具體來說,這首曲子是以弦樂為中心(小提琴和其他弦樂器的合奏)而建立的,但這次我特意使用了小編制的弦樂。
通常,OCTOPATH TRAVELER的弦樂使用86432的陣型(這個數(shù)字的意思是,從左到右分別代表第一小提琴組(Violin1)、第二小提琴組(Violin2)、中提琴組(Viola)、大提琴組(Cello)和低音提琴組(Contrabass)的人數(shù),這意味著弦樂組總共有23個人)
但這一次,我們請樂團以11111的陣型進行錄音。
這樣做有什么效果呢?演奏者人數(shù)的減少使我們更容易感受到每個弦樂器的表達。
具體來說,弦樂器的弓弦摩擦所產(chǎn)生的音色以及氛圍可以更容易地被傳達。(當人數(shù)越多,這些細膩的部分就越難被傳達,但另一方面,當多人數(shù)合奏,又會變成另一種很有魅力的音色。)
這一次,我有選擇地將弦樂器特有的沙啞音色加在盜賊斯洛妮 (Throné, the Thief)的故事中。
另外,在演奏方面,我也要求演奏者演奏略微生硬、干澀的音色,以便表現(xiàn)出盜賊斯洛妮 (Throné, the Thief)內(nèi)心的沉重。
這樣的音色似乎能夠感覺到一種空虛感,但強而有力的旋律和音樂的展開又能很好的表現(xiàn)出心中的堅強意志。
Tr1-6 學(xué)者オズバルドのテーマ(Track 1-6: Osvald, the Scholar)
奧茲巴爾多是另一個有著殘酷背景的角色。他被一個敵對的魔法研究學(xué)者誣陷為謀殺愛妻,所以游戲一開始他就被關(guān)在了監(jiān)獄里,并從監(jiān)獄里開始了他的旅程。
向那個敵對的學(xué)者復(fù)仇是他旅行的原因,但他雖然是學(xué)者,卻有著巨大的身體和厚實的男中音音色,所以我覺得有必要在音樂中表達出這些特點。
做到這一點的第一個方法是采用大提琴作為主要樂器。
這是為了表現(xiàn)他巨大軀體以及這個角色中的悲傷情緒而做出的選擇,與飾演V.C.的中田譲治先生的聲音也非常匹配,我很喜歡。(當時我還不知道會請中田先生參加。)
然后,為了在旋律中表達他復(fù)仇的渴望和決心,在前奏開頭的旋律中,大提琴和彈奏低音的鋼琴一起齊奏,并加入了定音鼓的齊奏。
旋律和低音線的一致具有非常強大的聲音的效果,此外,在和弦方面,我沒有增加和聲聲部從而使氛圍變得空洞,也更加體現(xiàn)出了孤獨感。
在副歌部分,大提琴奏出的激昂旋律,體現(xiàn)了失去愛妻的悲傷情緒。
大提琴是由非常專業(yè)的演奏家西方正輝先生(@vctpmasa))演奏的,他同時也是一位專業(yè)的小號演奏家。
Tr1-7 商人パルテティオのテーマ(Track 1-7: Partitio, the Merchant)
商人帕特提歐(Partitio, the Merchant)是一個心地善良的角色,他不僅通過自己天生的聰明才智和商業(yè)頭腦振興了一個瀕臨死亡的小鎮(zhèn),而且還有著能夠為大家的幸福作出選擇和犧牲的品質(zhì)。
他被可以稱為師父的人背叛,但即使是在這樣的逆境中,他也勇敢踏入了追求正義和自由的旅程。我有意識地在音樂中表達這種積極的態(tài)度以及男子氣概。
中音薩克斯是主要樂器,我在OT1《薬師アーフェンのテーマ》(Alfyn, the Apothecary)中也使用了它,我當時提到,在RPG游戲中使用薩克斯是很少見的,尤其是幻想游戲中,但我認為薩克斯是表達他的男子氣概和酷勁的最好樂器,所以我選擇了這種樂器。?
在OT1《薬師アーフェンのテーマ》(Alfyn, the Apothecary)中,我要求演奏者盡可能溫柔地演奏,但這次我希望薩克斯可以吹得更酷一點,要盡可能地發(fā)揮出薩克斯的特點。
薩克斯風(fēng)是由庵原良司先生(@iharaOREBAND)演奏的。
另外,在這首曲子中,電吉他是樂曲的核心元素,這也是幻想游戲中不常使用的樂器。(戰(zhàn)斗歌曲被排除在該定義之外)
不過考慮到 OCTOPATH TRAVELER II 中,隨著工業(yè)革命初期蒸汽機的出現(xiàn)而使文明得到巨大發(fā)展的世界觀,以及角色自身的故事情節(jié),我決定鋌而走險,使用電吉他。
然而,為了不過度破壞游戲的世界觀,我還是非常小心。
順便說一下這首歌背后的故事。我做的第一個版本被拒絕了(因為曲調(diào)有點太過激進),但是這首曲子最終作為「ギルのアドリブ」(Gil on the Keys)重新復(fù)活。
Tr1-8 踴子アグネアのテーマ(Track 1-8: Agnea, the Dancer)
舞娘愛格妮雅(Agnea, the Dancer)是一個從鄉(xiāng)村小鎮(zhèn)庫羅普提爾(Cropdale)出發(fā)的角色,她夢想成為一個超級巨星,給世界帶來幸福。
在這次旅程的成員中,她是最閃亮的,像舞者一樣散發(fā)著閃耀的氣息。但她也有著來自鄉(xiāng)村的淳樸特質(zhì),因此我試圖在音樂中體現(xiàn)出這一點。
愛格妮雅(Agnea, the Dancer)的主題音樂是采用凱爾特音樂“吉格舞曲 ”(jig)這一音樂風(fēng)格的編曲來表現(xiàn)的。她旅程的起點是小鎮(zhèn)庫羅普提爾 (Cropdale)利夫蘭多地區(qū)(The Leafland),其中使用的音樂也基于凱爾特音樂。
“吉格舞曲”(jig)是一種原本在酒吧里跳舞時播放的舞曲,具有非常歡快的氣氛。
那么,就舞娘愛格妮雅(Track 1-8: Agnea, the Dancer)而言,作為“吉格舞曲”(jig)來說,節(jié)奏上稍微有些放慢。
凱爾特音樂中,有很多曲子給人一種憂郁的感覺,而愛格妮雅(Agnea, the Dancer)是一個開朗地傳遞幸福的角色,所以歌曲的開頭有一種略微悲傷的凱爾特音樂風(fēng)格的感覺,但在中間的副歌中,我試圖讓主題音樂變得輕松愉快。
在這首曲子中,主要的旋律是用小提琴(violin)演奏的,但實際上樂譜上寫的樂器名是“fiddle”?!癴iddle”是凱爾特音樂中經(jīng)常使用的一種樂器,我想你聽說過這個名字,但它實際上是與小提琴(violin)完全相同的樂器。
那么,為什么會有“violin”和“fiddle”這兩種叫法呢?這是因為名稱會根據(jù)音樂流派及其在歌曲中的使用方式而變化。
在管弦樂團演奏時,會標記為“violin”,而在演奏凱爾特音樂時,則會標記為“fiddle”。
音樂的起源和文化有時是這樣的,這也是音樂的有趣之處。(笑)
順便說一下,這個名稱其實很重要。
在樂譜上寫““violin””和寫“fiddle”,演奏者的心態(tài)是不同的,雖然是同樣的樂器,但是演奏方法也完全不同。
如果你讓一個拉古典小提琴的樂手去拉 “fiddle”,他可能沒辦法做到,因為風(fēng)格的特點不同。
打個有點奇怪的比方,同樣是咖喱,歐風(fēng)咖喱和印度式咖喱的制作方法和使用的香料也完全不同。
不過,有些音樂家既能演奏歐洲風(fēng)格的音樂也能演奏印度風(fēng)格的音樂,甚至還能演奏日本風(fēng)格的音樂。此次負責所有小提琴獨奏部分的吉田篤貴先生(@ats_vl)就是一位全能型演奏家,他可以演奏各種風(fēng)格與流派,并且能夠輕松巧妙地在這些風(fēng)格之間切換。
Tr1-9 神官テメノスのテーマ(Track 1-9: Temenos, the Cleric)
提米諾斯(Temenos, the Cleric)是在圣火教堂的城鎮(zhèn)弗拉姆教堂(Flamechurch )擔任異端審問官的牧師,他逐漸被卷入圣火教堂背后盤旋的邪惡陰謀中。
雖然他是一名牧師,但他對事物的態(tài)度有些偏頗,他與具有正直、忠誠性格的克里克( Crick)結(jié)成了伙伴,“伙伴冒險”的故事情節(jié)是我個人最喜歡的,因為它展示了他們努力克服困難的過程。
表現(xiàn)提米諾斯(Temenos, the Cleric)的音樂首先要表現(xiàn)出他難以捉摸、孤傲的性格和神秘的氣息。另外,這個游戲還有一個解謎元素的特色,這也是很重要的,我也想強調(diào)它。
首先,我通過使用羽管鍵琴(Cembalo)音色和馬林巴(Marimba)的顫音( tremolo)技巧營造出一種超俗絕世的氛圍,同時,我通過在和弦進行中使用許多轉(zhuǎn)調(diào)來表達難以捉摸的感覺。
那么,為什么大量使用轉(zhuǎn)調(diào)會產(chǎn)生一種奇怪的、捉摸不透的氛圍呢?
是因為我們平時聽的流行音樂(現(xiàn)代音樂等有點難度的音樂除外)基本上被調(diào)性(key)所束縛,音樂的形成是通過只使用與該調(diào)有關(guān)的音階或在該調(diào)中發(fā)展和弦進行而形成的。
然而,雖然被束縛在一個調(diào)上,但也可以借用其他調(diào)的和弦,如前面提到的甚至完全轉(zhuǎn)到其他調(diào),結(jié)合這些技巧,我們可以使音樂變得不枯燥。
簡而言之,當我們處于在調(diào)性的世界里時,會有某種安全感,而當離開那個調(diào)就會出現(xiàn)緊張或者其他的情緒波動,所以作曲家可以通過此手段來掌控聽眾的情緒。
提米諾斯的主題曲(Track 1-9: Temenos, the Cleric)從開頭的Em和弦(mi,sol,si)開始,然后立即移動到C7和弦(do,mi,sol,降si)。
這兩個和弦有很多共同點(mi和sol),所以你不會感覺到調(diào)性的急劇變化,但降si音不在Em調(diào)中,所以它有一種略顯輕快的和脫離Em調(diào)的氛圍。
通過在整個作品中穿插這些輕快而難以捉摸的和弦進行,我完成了對角色性格特點的表達。
Tr1-10 剣士ヒカリのテーマ(Track 1-10: Hikari, the Warrior)
光(Hikari, the Warrior)作為皇室成員有強烈的責任感和尊嚴,但也有一顆溫柔的心,不忘為人民著想。
他的故鄉(xiāng)庫國(ku)是一個虛構(gòu)的國家,但這個國家的設(shè)計具有濃厚的亞洲色彩,因此光(Hikari, the Warrior)以及與他有聯(lián)系的地區(qū)的配樂也加入了很多亞洲元素。
如二胡和簫(中國的豎笛)等中國樂器,也使用了五聲音階和四度音程。

我們請來李英姿老師演奏二胡,Sun Xiaomeng老師演奏簫。
OT1中的劍士歐爾貝克(Olberic, the Warrior )在設(shè)定上也有一些類似的元素,然而,在光的主題中(Track 1-9: Temenos, the Cleric),我試圖表達他獨特的情感,如他衰落的故鄉(xiāng),他與兄弟的關(guān)系,以及隱藏在他纖細身體下的強烈情感。
-----------------------------------------------------
中文翻譯:全徵
2019年考入東京音樂大學(xué)作曲系,攻讀以電影配樂為主的課程。2023年考入東京音樂大學(xué)作曲系研究生。
在學(xué)期間,主要學(xué)習(xí)電影配樂、流行歌曲、廣告音樂等風(fēng)格的作曲法。同時參加了東京藝術(shù)大學(xué)電影專業(yè)畢業(yè)作品展的音樂制作。
作曲師從小六禮次郎、堀井勝美、佐藤直紀、山下康介。
微博: @全徵
bilibili: 全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