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中容易讀錯的人名-續(xù)

上一篇發(fā)表的文章《三國演義中容易讀錯的人名》中,有甄宓、荀彧等人,然后又有朋友說三國演義中還有其他容易讀錯的人,我們就繼續(xù)盤點出來,讓大家都來審查一下。要知道羅貫中所寫的《三國演義》中的登場人物就高達1121個,同樣以人多著稱的古典名著《紅樓夢》也才983個。

# 賈詡 (jiǎ xǔ)
賈詡是曹魏陣營的著名謀士,"毒士"。

如果你不認識"詡"就想想成員“栩栩如生”,就錯不了了?!霸偂痹诠糯钦f大話的意思,有個詞語叫“自詡”。但賈詡的性格卻正好與名字相反,他心思縝密、沉穩(wěn)寡言。建安四年隨張繡歸降曹操。官渡之戰(zhàn)時,力主決戰(zhàn)。在赤壁之戰(zhàn)前,主張先安楚地,后圖江東,可惜沒有得到采納。曹操與關(guān)中聯(lián)軍相持渭南時,獻上離間計瓦解馬超、韓遂,一舉平定關(guān)中。在曹操繼承人的確定上,以袁紹、劉表為例,暗示曹操不可廢長立幼,支持曹丕成為世子。曹丕登基后,他仍然盡心盡力為曹家做事,可以說是曹魏的大功臣。
# 泠苞(líng bāo)
泠苞是東漢末年劉璋的部將。

劉璋手下有“西川四將”之一,泠苞位列其一,其性格剛勇、果敢精進。劉璋想邀請劉備入川,泠苞等文臣武將都認為不可行,無奈劉璋不聽,就此引狼入室。魏延在席上舞劍想要謀害劉璋時,又是泠苞起身舞劍阻止。公元213年,劉備進攻益州時,泠苞被黃忠擊敗,被魏延的伏兵所擒。劉璋兵敗后,泠苞被劉備下令處決。
# 李傕 (lǐ jué)
李傕是東漢末年漢獻帝時的軍閥、權(quán)臣。

本為董卓部下武將。董卓死后,在謀士賈詡的計謀之下,攻入都城長安,朝中大權(quán)盡數(shù)掌控。此后李傕與同僚郭汜反目,自相殘殺,曹操趁機奉迎獻帝前往許縣,開始了“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偉大戰(zhàn)略和實踐。198年,曹操派裴茂率領(lǐng)關(guān)中諸將段煨等人誅殺李傕。李傕戰(zhàn)敗后被滅了三族。
# 郭汜 (guō sì)
郭汜是東漢末年的地方軍閥。

郭汜出身馬賊,投靠董卓部下,善于用兵。董卓被殺后,采用謀臣賈詡計策,和李傕聯(lián)兵攻破長安,擊敗溫侯呂布,殺死司徒王允,占領(lǐng)長安。挾持漢獻帝,加號揚烈將軍。
# 鐘繇(zhōng yáo)
鐘繇,曹魏集團重臣之一。

在很多領(lǐng)域都有造詣,其中尤以書法最好,有“楷書鼻祖”之美譽。鐘繇在曹魏建立后位至三公,小兒子鐘會幫助司馬家西征,戰(zhàn)降蜀漢政權(quán),功名赫赫。只是鐘會最后謀反有點出乎意料。
# 夏侯惇(xià hōu dūn)
夏侯惇,曹魏集團元老級功勛。曹操最信任的宗室將領(lǐng),基本上是僅次于曹操的最高統(tǒng)帥。

因為曹操的父親曹嵩,是大宦官曹騰從夏侯家包養(yǎng)的孩子,因此曹家和夏侯家本就是一家。小時候,曹操和夏侯惇就是很好的玩伴。因此后世有段子調(diào)侃,夏侯惇打仗沒贏過,升官沒停過。由此可見,曹操對夏侯惇的信任。
# 許褚 (xǔ chǔ)
許褚,曹魏集團著名武將。

許褚曾在身負重傷的情況下,保護曹操周全,基本上算是曹操的貼身護衛(wèi)。曾憑借一己之力,將來犯的刺客全部殲滅,勇猛異常,但最關(guān)鍵的是對曹操非常忠心。被曹操賜為“虎侯”。
“褚”原意是一種絲綿紡織品?!榜摇弊鳛樾帐系臅r候比較多見,比如那個在風(fēng)燭殘年依然種出“褚橙”的堅毅老人-- 褚時健。
# 蔡邕? (cài yōng)
蔡邕,東漢時期文學(xué)家、書法家。

這在古代是和諧、和睦的意思。但蔡邕的生平可與名字完全相反,其一生十分波折艱難。他本出身中原,早年拒朝廷征召之命;入朝為官后,又被奸臣打壓排擠,因罪被流放朔方;幾經(jīng)周折,避難江南十二年,結(jié)果又被同僚陷害死于獄中。

如果我們對蔡邕不了解的話,那么他的女兒蔡文姬,一定如雷貫耳。蔡邕去世后,女兒蔡文姬還被南匈奴擄掠為王妃,被迫在邊荒之地生活了十二年。后來被曹操接回中原,蔡文姬憑借自己的博聞強記,將戰(zhàn)亂中蔡邕遺失的文章重新進行整理集結(jié)。
# 劉禪 (liú shàn)
劉禪,蜀漢后主,“樂不思蜀”的主角。

“禪”之所以說這個讀“shàn”,是因為有繼承的意思;而“chán”,通常跟佛家有關(guān)系。劉備早年曾經(jīng)收養(yǎng)過一個孩子,為其取名劉封。封與禪連在一起,意義就非常明確了吧。根據(jù)禮制,只有在天下大亂之后,復(fù)歸太平的時候才能舉行封禪大典,為兒子們?nèi)∪绱松羁桃饬x的名字,可見劉備志存高遠。
本文使用 文章同步助手 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