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研究生DIY申請攻略--日本國立大學
導航
一、為什么要去日本留學?
二、決定留學后首先要考慮什么?
三、如何選擇學校與教授。
四、如何開始套詞--第一次聯(lián)系教授。
五、研究計劃書如何準備。

前言
留學,是當下本科畢業(yè)生的熱門選擇之一。隨著中國經濟的發(fā)展,越來越多的家庭支持自己的孩子走出國門,學習先進的知識,了解不同的文化。在友人小米子的建議下,正逢初心征稿之時,將自己的一些經驗與大家分享,且做參考。
我畢業(yè)于東北農業(yè)大學,物聯(lián)網工程專業(yè),由于非常喜歡經濟學,所以大二就決定了要跨專業(yè)讀經濟專業(yè)的研究生。我在2019年12月開始DIY聯(lián)系教授,成功申請至日本東北大學資源與環(huán)境經濟研究科發(fā)展經濟學專業(yè)的研究生(預科生)。
作為一名非日專英專的學生,不依靠中介并成功的申請到了一所帝國大學,可以說是既有運氣,也有機緣。接下來我將為大家介紹如何跨專業(yè)申請到自己心儀的專業(yè)與院校。由于我申請的是國立大學日語項目,所以本文主要針對國立大學的申請流程。如果想了解申請私立大學(如早稻田、慶應等)的申請流程,還需要自己多做功課。
一、為什么要去日本留學
1.首先我要說一下準備留學前的狀態(tài)。
大二到大三,除了應付期末考試,我將大量的時間用在了學習日語與跨專業(yè)考研的準備上,并沒有考慮出國的問題。但是隨著九月份招生簡章的下發(fā),我報考的院校大幅度削減了統(tǒng)考的招生人數(shù),僅招收不足10人。作為一名跨專業(yè)跨地區(qū),選擇203日語參加考試,且不接受二戰(zhàn)的考生,我認為風險巨大,而再更換學校恐怕也為時已晚。所以在九月份,我開始思索是否要另尋出路。
當時的我有三條出路,一是繼續(xù)堅持考研,可能會換學校換專業(yè),可能會面對二戰(zhàn);二是直接參加秋招或者春招;三是直接跨專業(yè)出國讀研。
我做了這樣的決定:如果能夠考過12月的N1,就立刻申請研究生;同時準備春招,以備不時之需。我在一月拿下N1,三月拿到了上海某外企500強的對日研發(fā)offer,同時收到了東北大學教授的內諾。由于是我心儀的學校與專業(yè),我毅然放棄了offer,決定前往日本讀書。
2.然后說說我為什么選擇日本。
首先,由于從小受到日本動畫的影響,對日本有一定的向往。在大學的四年中我自學了日語,并且在學校的日語社團中與小米子(初心大佬實習生)共同擔任了講師的職務,沉淀了一些日語的基礎能力。如果去日本留學,就不用再去語言學校,省錢省時間。
第二,日本留學的費用相對低。我的家庭條件可能無法承擔遠赴歐美的留學費用,但是日本的國立大學可以申請到許多的獎學金,日本還允許學生打工,所以在經濟上不會有太大的壓力。而且作為一名跨專業(yè)讀研的學生,較難申請到歐美心儀的院校。相比較之下,日本留學費用相對低,門檻相對不高,頂尖大學的學術水平也很優(yōu)秀。
第三,未來的進路比較明朗。如果能申請到日本頂尖的大學,即有希望將其作為跳板去更好的學校讀博,又可能會找到大手企業(yè)的工作(前提是你的日語口語要好)。即使選擇回國,在自己的專業(yè)領域也有很強的競爭優(yōu)勢。
第四,我在大四上學期開學有緣參加了經管學院老師的偽滿經濟史研究項目,恰好我日本的導師也對經濟史有研究,所以同意接收了我這個跨專業(yè)考生。
所以在以上四點的綜合考量下,我決定前往日本讀研。
二、決定留學后首先要考慮什么
首先,我將大家必需要考慮的問題列出(目標院校為日本TOP20)
1.日語
答:在日語項目中,文科,商科N1;理工科N2。志愿東大與京大的同學,統(tǒng)一建議N1考到110+。在英語項目中,日語水平僅供參考,聊勝于無。一些教授在申請過程中會主動提出對成績的要求。
2.英語
答:在日語項目中,托福70+可以申請絕大多數(shù)的學校,80+帝大比較穩(wěn)妥,東大京大建議90+。在英語項目中,80+可以申請;如果追求穩(wěn)妥與頂尖院校,建議90+和3.0以上的GPA。如果覺得托福太難太貴,可以考托業(yè),托業(yè)800+也是一個比較穩(wěn)妥的分數(shù)。同樣,一些教授在申請過程中會主動提出對成績的要求。
3.尋找中介orDIY
答:我沒有委托中介,只找了一個日本人幫我修改郵件的語法和敬語,還找了一個學長幫我修改了研究計劃書,前后花費不超過4000元,而市場的中介價格大約在3-5萬不等。
關于是否委托中介,我的建議是:如果你的時間真的很緊張,而且有一定的經濟能力,對自己的學校出身也有信心,那就不要太在意價格,去找口碑最好的中介。如果你只是怕麻煩,只是覺得沒底,只是不想自己對自己負起責任,那你即使對付找了中介,需要你操心的事仍然不會減少,而且也不一定能夠達到滿意的效果。
我建議對自己有一定信心的同學,都可以嘗試DIY,省下多少錢并不是什么大問題,主要是你要對自己的留學負責。你既然決定了要留學,就意味著你將面對一段嶄新而獨立的人生。
留學的申請正是鍛煉自己的第一步,從學習日式信函,到制定研究計劃,再到收到第一個教授回信的喜悅,與教授交流的激動還有面試的緊張,以及被教授拒絕的失落,準備各種手續(xù)的興奮和心煩意亂… 這之中點點滴滴的苦辣酸甜,最后拿到內諾后的成功感,都是通過中介無法好好的品嘗到的,你只能在那里得到一個結果,而你對這其中的內容卻一無所知。
所以,我建議時間充裕(半年以上),能力自信(日語N2以上,英語六級500+,托福70+,績點3.0以上,任選其二)的同學都可以嘗試。通過中介來到我們研究科的成員中,有來自南京農業(yè),華中農業(yè),東北財經,天大的同學。所以211以上的同學,經過努力大多可以申請一個比較心儀的院校。
4.語言學校的選擇
答:N2,100分以下,或者考不過六級的同學,或者不想做研究生要直接考修士的同學(工科居多)都可以考慮語言學校。由于現(xiàn)在市場上語言學校質量參差不齊,一定要挑選管理嚴格的語言學校。個人推薦研究生優(yōu)先(如果你的外語水平說得過去),我現(xiàn)在就可以和日本的本科的同學一起上課,研究室也有我的位置每天可以去自習,可以吃食堂,去圖書館,也有許多學長學姐在周圍,個人認為環(huán)境要遠遠優(yōu)于語言學校。
5.大概要多少錢
答:以國立大學為例,分為入學金與授業(yè)料。
在研究生階段:一次性的入學金為84600日元,授業(yè)料每三個月為89100日元,由于是預科生,無法算作真正的修士,所以這部分的錢只能自費。(1RMB=15.5JPY)
以兩年的修士為例:具體來說,國立大學一年的授業(yè)料是535800日元,還有一次性的入學金267900元。在國立大學中,修士可以很輕松的申請到授業(yè)料半免,入學金一般情況不予免除。
在住宿方面,自己居住為例:非東京地區(qū)月租大概在40000日元左右,東京地區(qū)5-60000日元。如果能申請到學校的宿舍,大約一月的房租在30000-40000日元不等。
但是,國立學校的獎學金極為豐富,如果能成功考進修士并且日語成績優(yōu)異(有N1),申請到獎學金的概率會比較大。獎學金的額度在每月5w- 15w日元不等。
至于私立院校,也可以申請社會獎學金,還可以打工,普通便利店的時薪在800-1100日元不等。
綜合來說,如果完全依賴父母的支援,沒有獎學金,兩年的基礎花銷應該在20-25萬人民幣左右,如果在首都圈,由于房租等原因,花銷應該會更大。
6.我的本科能申請什么檔次的院校
答:從高向下排列
1)如果你是比較好的985,只要成績和外語說的過去,頂尖院校都有很大的可能性。
2)如果你是211院校,和一般的985,或者雙非但是名氣較大(如東北財經)那么你需要拿得出手的成績,或者有過相關項目經驗,就完全可以沖擊頂尖院校。其余學校都沒有太大的問題,具體要求要看你學校的【募集要項】。排名靠后的211的同學跨專業(yè)需要謹慎。
3)如果你是普通一本,那么前20的院校有很大的可能性,但是必須要有拿得出手的成績,外語,或者項目參賽經驗。
4)至于二本或以下的同學,大家需要非常努力的學習外語,積極參加項目,也是有很大希望申請到前30的院校的。
在現(xiàn)在的網絡環(huán)境中,由于搜索競價排名,會有很多誤導人的信息來給大家造成幸存者偏差的思維,比如“二本上東大,不會日語帝大保底,早稻田隨便上…等等”。這其中存在著很多復雜的利益,也有很多隱藏的不完全,不對稱的信息。我希望大家不要心存僥幸,要清楚自己的能力,充滿自信的同時腳踏實地的分析情況,選擇適合自己能力的院校。
三、如何選擇學校與教授
1.先給大家介紹選擇教授。
無論你已經決定尋找中介,亦或是DIY,我都建議大家要親自來選擇教授。
在日本各個大學的官網里,會有各個研究室教授的研究方向,論文發(fā)表,研究室成員,甚至有的還會有自己研究室的小主頁。如果你是真心想要做研究,我建議大家要花一定的時間來仔細排查篩選,有沒有某個教授研究過的或者正在研究的內容是自己心儀的方向。大家除了要看教授的論文,還可以看看往屆畢業(yè)生是否有中國人,教授在自己網頁上寫的注意事項,還可以看看研究室的資金情況。要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與本科擅長,感興趣的研究方向來尋找。這是一個比較耗費心力的過程,希望大家能夠堅持下去,畢竟是要選擇與你相伴兩三年的一名外國老師。
2.然后是選擇學校,我主要來講國公立大學。
關于日本學校的排行,網絡上有著非常豐富的數(shù)據(jù),煩請大家自行查閱,學術水平一般以THE與QS為基準。在選擇學校的時候,大家要考慮以下幾個方面:
1)我要就業(yè)還是讀博士(就業(yè)優(yōu)先大城市,讀博優(yōu)先學校與專業(yè)排名)。
2)我要去大城市還是地方(就業(yè)靈活,花銷較大,眼界開闊;安心學習,費用較低,小城市基礎設施也非常完備)。
3)我想體驗生活積累經驗還是鉆研課程。
以上問題的答案,因人而異。我選擇東北大的理由很簡單,我相對就業(yè)還是有讀博的打算的,所以要去國立,而且費用比東京節(jié)省。仙臺雖然小,但也是東北地區(qū)最大的城市,該有的基本都有。而且在非首都圈帝大中,名古屋與東北大的就業(yè)指標也都非常強悍,大家大可不必擔心。
3.?研究生入試。
在日本,對于我們自費生,有著三種讀研的路徑,分別是研究生入試(預科生)、直接參加修士考試、英文項目(SGU)。
絕大多數(shù)的同學會選擇研究生和英文項目,去參加直考的同學大多是從語言學校,通過上私塾的方式直接參加考試的。
我們主要來說研究生入試:
1)日本所有的國立大學都有著研究生制度,也就是你在經過教授的同意后,進入學校的研究室以預科生的身份進行半年(大多數(shù),我是1月15考試)至一年的備考,然后參加外國人特別選拔,通過后正式成為修士。
不同的大學,不同的專業(yè),都對研究生的入學水平有著明確的要求,具體信息需要大家去學校的網站中的【募集要項】自行搜索。在這其中,京都大學與大阪大學有著面向中國人的特別選拔方式,尤其是京都大學。由于申請人數(shù)過多,為了給教授減輕負擔,中國的畢業(yè)生要先在京大的主頁填寫AAO調查,經教務處審核通過后方可聯(lián)系教授。
2)我接著介紹一下入學考試:日本分為春季、秋季兩次入試。大部分教授都會允許自己的研究生參加兩次(就是給你一次重新參加考試的機會)。除英文項目直接入學(也要參加面試)以外,都要參加考試。
考試的錄取比例根據(jù)不同學校,不同專業(yè)而定。例如我校的工學類,經濟類競爭就較為激烈(錄取比例在50%左右),而心理學,農學等基本不存在競爭。具體的考試內容,各個學校學院的(過去問,入試募集要項)網頁基本都有記載,需要大家自行查找。
四、如何開始套詞--第一次聯(lián)系教授
在選擇好了教授,學校以后,就可以開始考慮給教授發(fā)第一封郵件自我介紹并套詞了(京大需要先AAO)。如果成功,教授會回信表示進一步聯(lián)系,或者提出對你的具體要求(比如成績,面試,外語水平)。如果不成功,大多數(shù)教授不會回信或者會以一些理由告訴你暫時不收研究生,但可以準備直考等等。
那么怎樣準備第一封信呢?
1)大家應該聽說過,在中介申請研究生的時候,有著撒網撈魚一說。也就是對不同學校的教授先海投一次,然后篩選。但是,我認為第一次發(fā)信范圍不要過于大,也不要首先就把自己最喜歡的教授全部聯(lián)系一遍,切記不要同時聯(lián)系同一個學校的同一個學院的兩個老師!因為在第一次DIY的時候,或多或少可能有一些小失誤,如果因此錯失了自己最心儀的教授就太遺憾了。
2)那么我們具體來說信的內容。它由以下幾部分組成:自我介紹-本科成績-外語能力-專業(yè)知識-找這位教授的理由(想研究什么-研究計劃書)-自己有什么規(guī)劃-表示感謝。
3)第一次的信不要太冗雜,但是至少要包含上面的內容。如果你以上的幾項中存在缺陷,那就一定要揚長避短。比如我剛開始套詞的時候,托福分數(shù)還很低,我就沒有刻意說明具體分數(shù),而是著重說了自己N1閱讀得到了滿分,參加了什么有關的項目。如果你是跨專業(yè)的學生,就一定要說明為什么要跨專業(yè)以及為了跨專業(yè)你做了什么努力,有什么可以讓教授接受你的理由。
跨專業(yè)的同學如果能通過本科的項目認識一些外院的教授,那么一定要讓老師知道你,因為你可以在套詞之前聯(lián)系他要一封推薦信,這是錦上添花的一件事。
當然,我來到這邊,也看到有些中介甚至會為跨專業(yè)的同學偽造學分欺騙教授,我是100%不推薦的。因為如果你的教授比較佛系對你不太關心還好,如果他問起你的學業(yè)而你一無所知,對于很講誠信的日本人而言,印象分會大打折扣。
4)另外一個重點就是敬語。我在寫完套詞信以后,去找了一個日本人幫我修改。因為大家也應該知道,在日本,尤其是年紀大的日本人,非常在意這些禮節(jié)。如果你的敬語寫得非常漂亮,對于教授而言也許也會是對你的一個加分項。所以DIY的大家一定要找日本人修改,具體的某寶應該就會有。
5)如果套詞成功,恭喜你,你可以握著手中的offer,繼續(xù)申請其他的大學。也可以開始聯(lián)系教務,準備材料了。我對大家申請的建議就是,先申請適合自己水平的,再沖心儀頂尖的,最后留下保底。
五、研究計劃書如何準備
1.我的建議是至少要準備兩-三個方向,投給不同的教授。當然,如果你是成績十分優(yōu)異,研究目標非常明確的同學,那另當別論。
我當時做了一個FTA貿易,是一個有機食品中日消費者比較分析。其實都是比較簡單的內容。然后FTA被九州拒絕,另一個被東北大錄取。我在寫完一個初步的計劃后,也去某寶店找了DIY的修改服務,幫我增減刪改了論文引用和更具體的細節(jié)。因為只是修改,前后花銷在3000元左右。
2.那么研究計劃書怎么寫呢?
其實,研究計劃書就是一個小論文的綜述性質的產物。在日本,許多學校都對研究計劃書的字數(shù)有著明確的約束,有的2000,有的甚至1000就可以。研究計劃書的特點就在于,不是看寫的有多詳細,而是看寫的是否有邏輯,是否提出了你的問題,做出了你的規(guī)劃,文字是否簡練。一言以蔽之,就是能否在精煉的字數(shù)中展現(xiàn)你的思考與研究能力,讓教授對你產生認可。研究計劃書大體的框架如下:
1)此研究現(xiàn)有的主要成果,重要理論,以及研究手法。
2)你想研究的內容的前人經驗。
3)在此基礎上有什么部分尚未明確,或者尚未有人研究,或者研究較少。
4)你對這個缺陷提出自己的想法。
5)制定可行的研究方法。
6)想達到一個怎樣的效果。
在這里,自不必說,3-5是最重要的。
3.那么什么基礎的同學可以開始準備了呢?
在這里我要講兩個方向,一個是沒有跨專業(yè),有較明確研究目的的同學;另外一個就是跨專業(yè),或者基礎知識薄弱的同學。
1)首先,我相信第一種同學絕大多數(shù)都有著自己的考慮,那么具體怎么實施呢。我建議這類同學在寫研究計劃書的時候,多參考日本在這一領域的研究情況。因為中日學術風格和方向多少存在差異,如果你的研究計劃書中是千篇一律的國內的內容,即使內容再好,也可能因為你的教授不了解這一領域而被拒絕。
比如國內蓬勃發(fā)展的共享經濟,互聯(lián)網電商平臺等,這類話題最好要結合日本的一些情況來具體說明。日本最大的論文查詢網叫做【cinii】,利用其中的【文本あり】就可以查到在線資源。另外,有條件的同學可以利用學校的資源庫查詢,或者拜托一些有資源的學姐學長來幫忙下載。
2)那么,基礎薄弱的同學呢,我希望大家至少要做到以下幾點。
1.知道自己要申請的教授研究的方向。
2.圍繞著教授的研究內容,做一定的研究規(guī)劃。
3在有限的時間盡快學一些跨專業(yè)的基礎知識。
如果你對制定研究計劃書還是很苦手,那就只能建議你去找一個中介,幫你寫一份研究計劃了。

總結
以上,較為詳細的介紹了我DIY日本國立大學的步驟,申請學校與找工作一樣,需要有耐心,有信心,有實力,在漫長的等待后必有理想的結果!
當下考研成績已出,能夠理解部分同學的焦慮與急躁,希望本文能夠對想要留學的同學有一定的幫助。由于經驗僅僅出自本人,一定存在許多紕漏疏忽之處,若同樣具有DIY經驗的同學發(fā)現(xiàn)不足之處,請務必提出意見及建議便于修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