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貪淫表哥
北宋仁宗年間,開封府下轄的祥符縣中,有兩戶世代交好的人家,一家姓白,家中薄有田產(chǎn),是個殷實的小康之家,另一家姓呂,以讀書為業(yè),男主人考中了進士,頗有一些權勢。

白家生了個兒子,取名為玉堂,呂家生了女兒,小字為清蓮,在他們還小的時候,兩家的大人就為他們定下了親事,互相交換了龍鳳貼。
玉堂從小天資出眾,父母愛他聰穎,不要他從事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之類的事情,專門送他去讀書,十六歲考中了秀才,在鄉(xiāng)里也算是小有名氣。
只可惜這一年白家父母相繼病死,又遭遇了兩年的干旱,莊稼收成很差,玉堂沒有經(jīng)營的本事,家道逐漸淪為貧困,以至于后來變賣家產(chǎn)度日,灶里常常找不到下鍋的米。
呂舉人見白家蕭索,心里就生出了退婚的意思,只是不好意思開口,玉堂到呂家去提親,呂舉人也不說答應,也不說拒絕,只有具備六禮,才肯完婚,玉堂只能暫且按捺下娶親的心思。

清蓮溫婉賢惠,常讀《烈女傳》,心中十分敬佩那些守節(jié)的女子,見父親頗有 嫌貧愛富的意思,心中非??鄲溃赣H王氏訴苦:“孩兒已經(jīng)成年,父親既然把我許配給了白郎,就應該信守承諾,我也絕不肯改嫁他人?!?/p>
王氏心疼女兒,正好感傷呂舉人因事外出幾天,就叫人給玉堂送信,要他立刻來家中相見,贈送他銀兩作為聘禮,還擇日迎娶女兒完婚。
玉堂得到消息之后十分高興,正要前往呂家,低頭一看身上的衣服是補丁摞著補丁,窟窿挨著窟窿,就這么去,豈不是被人笑話嗎?
一念及此,玉堂就跑去姑母家中求援,說道:“我岳母招認給我送信,說要我去她家里,送我金銀作為聘禮,然后才好成親,我想這么莊重的一件事,不能草率前去,表哥有沒有新衣服借我穿一天,也省的丟了臉面。”
姑母也為之開心,急忙叫來兒子胡為,對他說明了此事,要他取來一套新衣服交給玉堂,胡為不學無術,是個街頭的無賴混混,聞言竟有了取而代之的歹意。

假意推說道:“我今天要去赴宴,難得表弟來家里做個,暫且住上一天,等明天一早我回來,就將新衣服給你?!?/p>
玉堂不疑有他,就在姑母家中住了起來,胡為以赴宴為由,來到了呂家拜謁,王氏見胡為言語粗魯,禮儀不濟,心中有些不喜,說道:“久聞姑爺飽讀詩書,通情達理,怎么今日一見,如此莽撞?”
胡為趕忙回道:“岳母大人見諒,常言道‘財壯人膽,衣妝人貌’,小婿久居困頓,郁郁人下,猛然來到府中,心中惶恐不安,所以才會這樣。”
王氏聞言倒有些同情他,叫人準備好酒菜供他享用,然后又留他住宿,在王氏的默許下,將清蓮放出,與胡為偷情,第二天一早,取出紋銀一百二十兩,又有金銀首飾,價值約莫百余兩,一起交給胡為,囑咐他盡快來提親。
胡為不僅得了女色,還發(fā)了橫財,心里別提有多得意了,出門后徑直回家,將衣服拿給玉堂,玉堂換上衣服,正要去呂府拜謁。

胡為將他攔住,說道:“表弟來一趟不容易,昨晚為兄去拜會朋友,沒能好好招待你,今天說什么也不能走,咱們兄弟倆好好敘敘舊?!?/p>
玉堂因此又耽擱了一天,直到第三天,才以女婿的身份前往呂府,王氏還以為是胡為來了,趕忙叫人請進來,一見是玉堂,跟原先來的女婿不是同一個人,心里頓時咯噔一下。
玉堂以女婿的禮節(jié)拜見王氏,言辭文雅,禮儀周到,氣象雍容,人物超群,王氏詢問玉堂的家事,玉堂一一說明,分毫不差,王氏才知道這個女婿是真的,原先來的是假的,又驚又怒,卻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王氏不知道怎么辦才好,只能去請女兒出來相見,清蓮自知失節(jié),不肯出來,只隔著簾子詢問道:“先前母親約你三天前來相見,為什么到現(xiàn)在才來?!?/p>
玉堂回道:“前兩天我身體雖然有些不舒服,所以耽擱了兩天,還請小姐見諒。”
清蓮幽幽一嘆:“若是你三天前就來,妾自當是君的妻子,金銀也都有,只可惜過了三天,咱們注定是不能在一起了,這大概就是你我的命運吧。”
玉堂不明所以,還以為是被戲耍了,生氣的說道:“令堂派人約我前來,說是要以金銀贈我,我才敢冒昧前來拜訪,有沒有金銀相贈也不妨事,何必以昨日今日之類的話來敷衍我,我要是不答應退婚,就是再過三十年,你還是我的妻子,即便是你爹有權有勢,也不敢將你另嫁他人!”
玉堂說完,當即準備拂袖而去,清蓮趕忙叫住他:“你不要發(fā)怒,我說的話都是有原因的,等到明天你自然就會明白,我這里還有金釵一對,給你充當讀書的費用,你日后還有好妻子可娶,今生我與你是沒有緣分了,愿等來生,再結良緣?!?/p>
玉堂怒聲說道:“小姐說話好無禮,就準備拿這一對金釵當做退親的財力嗎?”

清蓮說道:“這并非是退親之禮,郎君帶上他趕緊離開,走得慢了,恐怕會惹禍上身?!鼻迳徴f完就離開了,玉堂拿著金釵不明所以,走也不是,留也不是。
過了一會兒,內堂突然傳來清蓮自縊的消息,玉堂原本還不信,走進去一看,清蓮的尸體剛被抬下來,已經(jīng)沒了氣息,王氏抱著她痛哭流涕,玉堂也難過的流下了眼淚。
王氏扭頭看到玉堂還在,流著淚說道:“這件事與你無關,你趕緊離開,不可在此地逗留?!?/p>
玉堂沒奈何,只能退了出來,回到姑母家中,將衣服脫了,把事情說了一遍,姑母素知兒子的秉性,一聽就知道是兒子冒充玉堂玷污了清蓮,沒想到清蓮剛烈,自縊而亡,心中惶恐不安,嚇出病來,沒過多久就死了。
胡為的妻子楊氏,也是個性情中人,知道丈夫做下了這等惡事,吵鬧道:“既然拿了銀子,就不該污了別人的身子,像你這樣喪盡天良的人,我恥于做你的妻子,請你立刻把我休了吧?!?/p>
胡為脾氣也上來了:“我有這么多金銀,還擔心找不到一個媳婦兒嗎?你天生沒有享福的命,滾回你的娘家去吧?!闭f罷揮手寫下了休妻書,楊氏拿著休書就離開了。
呂舉人在外聽說兒女死了,趕緊跑回了家,驚問女兒的死因,王氏不好說出丑事,只能說道:“前幾天白玉堂來求親,女兒見他衣衫襤褸,不好見面,深感羞恥,于是就自縊而死,這是她一時想不開,跟女婿沒有關系。”
呂舉人恨得咬牙切齒,說道:“早先我就說跟他退親,你教女兒執(zhí)意不肯,現(xiàn)在他來玷污的我門風,坑死了我女兒,你還說跟他沒關系,我偏要讓他償命不可。”

說罷,呂舉人寫成了狀紙,誣告玉堂試圖強逼自家女兒求歡,女兒為了保全名節(jié),自縊身亡,呂舉人財廣勢大,上下打通關節(jié),根本沒有玉堂辯解的機會,直接就坐成了冤獄,縣令判決玉堂死刑,并將案宗呈送包拯。
呂舉人與包拯有舊,寫信給他,請求立刻處死玉堂,王氏也趕緊差人給包拯報信,請求留下女婿一命。
包拯嘖嘖稱奇:“都是女婿,岳父要趕緊殺了,岳母卻請求別殺,這其中必有蹊蹺?!?/p>
于是包拯決定親自審理案件,將玉堂提到自己府上審問道:“當天,小姐怪你遲了三天才赴約,你是因為什么事耽擱了?”
玉堂老實說道:“我家里實在太窮了,連件像樣的衣服都找不到,所以就跑去了姑母家中去借,表兄當天晚上說是去赴宴,第二天又苦留我做客,第三天才得以脫身去拜訪?!?/p>
聽完敘述,包拯心里跟明鏡似的,將玉堂屏退,自己蒙上額頭的月牙,偽裝成布商,來到胡為家里賣布,胡為正要買兩匹去討隔壁寡婦的歡心,于是問道:“我要你兩匹絹布,多少銀兩?”
包拯故意要激怒胡為,于是獅子大開口道:“兩匹絹布,就收你十兩銀子好了?!?/p>
當時一匹絹布的市價在二兩銀子左右,胡為聞言大怒:“好你個奸商,故意要來坑我的吧,一匹布要五兩銀子,虧你也說得出口!”
包拯故意裝出輕蔑的樣子,說道:“看你的樣子就不像個有錢人,我有一百五十匹絹布,價值三百兩,你要是能要,讓你八十兩,二百二十兩銀子就賣給你。”
胡為說道:“我又不是賣布的,要這么多絹布干什么?”

包拯嘲笑道:“我就知道,你這窮骨頭,哪里比得上我,要是買不起就趕緊走,別在這兒耽誤我做生意?!?/p>
胡為也被激起了火氣,轉念想到:我現(xiàn)銀有一百二十兩,加上金銀首飾,也堪堪湊夠了二百二十兩白銀,以低價買回來,再轉手賣出去,最少也能賺五十兩銀子。
打定主意以后,胡為說道:“一個賣布的小販,不要狗眼看人低,大爺我就出這二百二十兩銀子,把你的布全買下來,只不過我的銀子都借出去了,如果你愿意我用首飾相抵,咱們這樁生意就成交,若是不答應,愛去哪兒就去哪兒賣去吧?!?/p>
包拯心中暗喜,裝作不情不愿的樣子,勉強答應了下來,將白銀拿出一百二十兩,又將首飾全部拿出,作價一百兩,兩人一手交錢,一手交貨。
包拯返回府衙之后,立即喊來呂舉人,將首飾交給他辨認,呂舉人仔細看了又看,驚訝的說道:“這些東西全都是我家的,怎么會在大人手里?”

包拯又派人將胡為拘捕到堂,胡為一見包拯的面,就知道他是假裝布商的人,無法抵賴,只能招供:“先前表弟來借衣服,小人冒充他去了呂家,小姐夜間出來相見,得以成就奸情,后來小姐自縊,表弟被冤入獄,大人已經(jīng)查明了真相,小人情愿認罪,只是,小姐并非是我所殺,請大人饒我一命?!?/p>
包拯目眥欲裂:“你雖然沒有親手殺死呂家小姐,但她卻因你失節(jié),羞憤而死,你如今還想求生嗎?”命人杖責胡為六十大板,生生打死了他。
呂舉人回家之后。怨氣難消,對外放出話來:“被騙了銀子還沒什么,可恨我女兒被胡為玷污,女婿險些冤死獄中,幸虧包大人明斷,否則我九泉之下如何面見女兒,現(xiàn)在一定要讓胡為的妻子也死于獄中,才能泄我心頭之恨。”
楊氏聽到風聲以后,趕忙來到了呂家,解釋道:“妾身楊氏,嫁到胡家不滿一個月,因為不滿先夫騙取貴府的金銀,玷污了小姐,所以請求與胡為離異,現(xiàn)有休書在此,請老爺和夫人明察?!?/p>
呂舉人取來休書,看完又詳細問明了原因,感嘆道:“你不染不義之財,不局大惡之家,如此通情達理,即便是名門閨秀,也不過如此啊?!?/p>
王氏也喜歡她的貞毅,說道:“我一向視愛女如掌上明珠,可憐一朝身死魂消,我想認你做義女,以寬慰我痛失愛女的心,你意下如何?”
楊氏聞言當即下拜:“有幸能得到老爺和夫人的寵愛,如同再生之父母?!?/p>
呂舉人提議道:“如此甚好,楊氏既然做了我們的義女,如今你沒有丈夫,玉堂沒有妻子,我來做這個媒,讓你們成親如何?”
楊氏臉色一紅,說是全憑父母之言,王氏也拍手叫好,呂舉人于是就將玉堂請來,與楊氏成親,入贅到了自己家中,從此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胡為試圖謀人之妻,結果自己的妻子反倒是成了別人的,謀取別人的不義之財,而最終不但沒了財,連命也搭進去了,這就是作惡的報償,后來人不能不引以為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