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賞草書書法,淺析《愛蓮說》(書法:張德進)

周敦頤,一位古代哲學家,他在中寫道:“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边@句話的意思是,世界上有很多種花草,但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夠找到自己最愛的那一種。晉代的陶淵明也曾經(jīng)說過:“獨愛菊。”他并不是說只有菊花是他唯一的愛,而是他用這種方式表達了他對花卉的獨特情感。

原文: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甚愛 一作:盛愛)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作者說:讓那些人愛其所愛吧,“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蓮花,自古以來就被人們贊美為純潔、高雅的象征。然而,要在這個喧囂的世界中保持蓮花的清白,卻是一項艱巨的任務(wù)。視頻的主人公,用他的語言,向我們揭示了這一難題。
蓮花,從淤泥中生長,卻不被污泥所染;在清流中洗滌,卻不被清流所影響。它的內(nèi)心通明,外表筆直,不蔓延,不分支,香氣遠揚,潔凈地生長,可以在遠處欣賞,卻不能被輕慢玩弄。
這段描述,隱喻了視頻主人公自身的高尚品格。他說,官場的黑暗,使保持自己的高潔品格變得像蓮花出淤泥而不染一樣困難。他為官正直,多次洗清冤獄,為民作主。

他為官正直,數(shù)洗冤獄,為民作主;晚年定居廬山,著書明道,潔身自愛,頤養(yǎng)天年,便是身體力行,澹泊明志的體現(xiàn)。這正是這篇小品能給人思想情趣以深切感染的著力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