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版《三國演義》劇本臺詞丨第3集:董卓霸京師

(董卓地)
董卓:我觀當(dāng)今天子暗弱無能,倒是陳留王聰穎好學(xué),可承大位,今日軍前,你看他恩威并施,撫慰得體,小小年紀(jì),實是難得呀。
李儒:有此同感。
董卓:我若是廢少帝而立陳留王,你看此事可行否。
李儒:公欲借廢立之事以揚(yáng)威,倒也是個好主意。
董卓:我久在西涼,這朝中之事,如何能于極短之日,樹立權(quán)威,立于當(dāng)朝,我想無過于廢舊帝,立新君之舉了。
李儒:廢舊立新,好,公行此舉可獲二利。
董卓:士言之。
李儒:昔日伊尹,霍光行廢立之事,皆在千古名相,一代人杰,今日主公效法先人,必定名垂青史,此一利也。
董卓:嗯,這二呢。
李儒:此次救駕大功,使公威著群臣之上,此時公若立新君,誰敢不從,新君既立,公便可挾天子以令群臣,進(jìn)而以謀天下,此二利也。
董卓:哈哈哈,你真不愧是老夫的智囊啊,有此二利,何不為之啊。
李儒:雖有二利,可是還有一害。
董卓:嗯,還有一害,說說看。
李儒:我朝自章和二帝起,凡在朝中掌大權(quán)者,諸如竇憲,鄧騭,閻顯,陳蕃,以至新近被十常侍所殺之大將軍何進(jìn),未有一人不遭橫死暴亡,請主公恕我直言,擁立皇帝者,固然權(quán)傾朝野,威赫當(dāng)時,但是也把自己置于眾矢之的,此一害,愿主公思之,慎之。
董卓:溫故而知新,好,你這番肺腑之言,甚好,甚是,然而我董卓并非竇憲,鄧騭等人,更絕非何進(jìn)屠夫之輩,既是有二利僅一害之舉,何樂而不為呀。
(街上)
大家伙:快跑啊。
士兵們:快,閃開。
大家伙:快走啊,快饒命,快跑啊

(王允地)
王允:國家多難,社稷多災(zāi),十常侍方除又來了,又來了個董卓。
鮑信:他每一日進(jìn)都市都是這樣,鐵甲軍開道,橫行街市,百姓們避之猶如惡鬼,腦得京城內(nèi)外惶恐不安。
袁紹:早知今日何必當(dāng)初。
鮑信:近日他出入宮廷,肆無忌憚,百官驚怵,天子不寧,當(dāng)初鄭泰,盧植等早有言在先,說董卓面善心狠,一入禁廷,必生禍患,真讓他們言中了,我看董卓心懷異志,應(yīng)速速除之,二位意下如何,說呀。
袁紹:鮑校尉之言,我又何嘗不知,只是十常侍之亂剛剛平息,朝廷新定,此時不宜輕舉妄動。
鮑信:那司徒大人你的意思呢。
王允:此事且容再議。
鮑信:既然如此,我引本部兵馬離京暫回,何時討伐董卓,再來效力。
下人:大人,董大人送來請柬。
王允:董卓明日在溫明園宴請百官。

(溫明園)
大家伙:你也來了。是啊,我們都來了,怎敢不來呀,怎么董公他,你也來了。
曹操:本初。
手下:董公到。
董卓:老夫來遲,失禮失禮,坐坐坐。
李儒:諸位見諒。
董卓:落座。
大家伙:謝謝謝謝。
董卓:諸位,自西涼來到京都,今日還望諸位關(guān)照一二,今日老夫略備薄酒,請諸位歡飲,諸位能光臨,不勝榮幸,諸位,請,請,請。
大家伙:董公請。
董卓:哈哈哈,諸位莫驚,我有一言,請諸位靜聽,自古以來,天子為萬民之主,萬乘之尊,無威儀不可以奉宗廟,承社稷,而當(dāng)今圣上懦弱少威,君儀失度,不如陳留王聰明好學(xué),精明強(qiáng)干,我欲廢少帝而立陳留王承繼大位,諸位,以為如何,如若諸位無有異議。
丁原:你是何人,敢發(fā)此狂言大語,天子乃先帝嫡子,并無過失,何得妄議廢立,此舉形同篡逆。
董卓:哼,今日是順我者昌逆我者亡。
李儒:主公,主公,今日飲宴之處,不談國政,不談國政。
大家伙:建陽息怒啊,建陽息怒啊,建陽息怒啊。
丁原:哼,走,董卓老賊,你休想得逞,走。
董卓:適才老夫所言,合公道否。
袁紹:董公,今十常侍新滅,朝廷初定,百廢待舉,不宜再生事端,以致上下不寧啊。
董卓:老夫此舉正為國家社稷著想,本初何必多慮呀。
盧植:明公差矣,昔日太甲不明,伊尹放之于桐宮,昌邑王登位方二十七日,造惡三千余條,故霍光告太廟而廢之,今天子雖幼,但聰明仁智,并無絲毫過失,公乃外郡刺史,素未參與國政,又無伊尹,霍光之大才,怎可妄談廢立之大事,圣人云,有伊尹之志則可,無伊尹之志則為篡逆也。
董卓:我先殺了你這逆賊。
王允:別。
大家伙:董公息怒,董公,董公,董公息怒,董公。
大臣:董公,盧尚書海內(nèi)人望,今若殺之,恐天下震驚。
董卓:哈哈哈,諸公受驚了,坐,坐。
王允:諸位,董公所言廢立之事乃國家社稷之大事,依老夫看,一可于酒后相商,還是改日再議,董公,你看,王允告辭。
大家伙:告辭。
曹操:告辭。
——待更——
如需整理電視劇《三國演義》更多集臺詞,可找公眾號【小小臺詞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