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轉(zhuǎn)了?同學曝兩次評選細節(jié),老師確認時某貧困,當事人被揭短
辣條陪你嘮嗑
隨著助學金事件的持續(xù)發(fā)酵,這件事情更多細節(jié)被曝光。
類似中德這種事情,其實在全國各類大學都是普遍存在的。
根本原因就是在于每個學院的評選制度。
根據(jù)爆料,中德的助學金標準是50%家庭困難程度+班級投票30%+成績品德20%。
看到此,大家已經(jīng)懂了吧,偏離了初衷。
同班同學曝光兩次評選細節(jié),對朱同學不利
朱同學這事前后經(jīng)歷了兩次評選,為何會出現(xiàn)兩次評選?
主要原因在班長身上。
第一次評選中,班長提交的評分表被輔導員發(fā)現(xiàn)了問題。
當選人的時某計分是10分,可是實際上時某票數(shù)并不夠。
面對輔導員質(zhì)問,班長承認自己算錯了。
最后給出了兩點選擇。
第一:拿掉朱同學的分數(shù)。
第二:重新再次選一次。
第一次評選,按照同學表述有以下幾點。
1,全班同學并沒有到齊,是差不多后班長就開始了。名次是朱同學第五,時某第四。
評選完成后,朱同學就表示有異議。氣不過就懟了時某,也是視頻中展現(xiàn)的。
2,表示朱同學強烈要求更改排名,不同意就發(fā)錄音和視頻。
3,班長問同學要不要重新選,沒人表示反對就,各回各家了。事后朱同學氣不過又在班級群懟人。
其實,大家都懂,班級內(nèi)這些都是人情票。
朱同學平時不合群,和室友關系也不好,在班內(nèi)就是個小透明,能拿到高票才奇怪呢。
第二次評選,有以下幾點。
1,該同學表示第二次是輔導員親自主持,沒有出現(xiàn)任何舞弊不公。
2,該同學再次表示了,朱同學語氣惡劣,輔導員還要求朱同學向時某道歉。
3,時某家在上海郊區(qū),有證明,學校打電話問了家長,材料上沒有問題。
4,表明朱同學對于時某的證明有異議,說是偽造的。時某表示是真的,不怕查驗。
5,這次全班評分,朱同學分數(shù)成了最低了,其他同學高,是輔導員將朱同學分數(shù)改為一致分數(shù)
其實,證明不會偽造,也沒必要偽造,因為一般去村里開這種證明是很容易的。
看到這,朱同學分數(shù)為什么低,大家想必也都明白了。
就像上面說的一樣都是人情票,以朱同學的性格不管選多少次都一樣。
看了朱同學同班同學的這些表述,內(nèi)在就一個感想,朱同學在班里確實不怎么受歡迎啊。
人緣是真的差啊,當然他的生活都成問題了,又哪有心思去社交維護同學關系呢?
這件事情最后肯定是會得到妥善解決,但朱同學估計在學校也不太好過,室友、同學、老師、領導他是得罪了一個遍。
同時,希望這件事情能夠成為一個里程碑,推動全國高校助學金方面的變革。
【辣條著,未經(jīng)授權搬運必究,圖片來自網(wǎng)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