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師:企業(yè)涉嫌假冒注冊商標罪?如何辨析單位犯罪與自然人犯罪

作者:何國銘律師 (專于商標犯罪與商業(yè)秘密犯罪案件控告及辯護)
微信公眾號:知產刑案何國銘
關鍵詞:假冒注冊商標罪 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 商標侵權 非法制造、銷售非法制造的注冊商標標識罪 單位犯罪 自然人犯罪
什么是單位犯罪?在假冒注冊商標案件中區(qū)分單位犯罪與自然人犯罪能起到怎樣的辯護效果,或我們在什么樣的情況下去質疑假冒注冊商標案是單位犯罪與否?解決這個問題,須先理解單位犯罪與自然人犯罪之區(qū)別。
單位犯罪是公司、企業(yè)、事業(yè)單位、機關、團體為本單位謀取非法利益或以單位名義為本單位全體成員或者多數(shù)成員謀取非法利益,由單位的決策機構按照單位的決策程序決定,由直接責任人員具體實施的情形。對于單位犯罪,我國刑法采用雙罰制,既要對單位判處罰金,也要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也要科以刑罰。假定并非單位犯罪,辦案人員即只能按自然人犯罪來處理,僅追訴具體實施假冒行為的涉案人員之責任。
由此,站在公司法定代表人的立場,其多會提出案件應屬自然人犯罪,這樣公司就不用被處以罰金,假定實施假冒注冊商標的實際操作者是公司的員工,若其無指示員工生產銷售假冒涉案產品的,則其最終亦有可能被無罪處理。若站在員工的立場,其多會提出案件應屬單位犯罪,這樣大部分責任都應由法人來承擔,其最終能夠達到減輕處罰之目的。
那么,在假冒注冊商標案件中,如何辨析單位犯罪與自然人犯罪?這需要深層次理解單位犯罪的本質及仔細觀摩其外在特征。首先,判斷涉案行為是否在單位業(yè)務領域之內,是否在單位成員職務范圍之內,假定涉案行為與單位業(yè)務沒有任何關聯(lián),與單位的獨立人格沒有任何關聯(lián),則不能認定為單位犯罪,而是自然人犯罪。其次,單位犯罪是由單位按照單位的決策程序來抉擇,假定某員工盜用單位名義或擅自以單位名義,在未經單位決策機構批準、同意或認可而實施的犯罪行為,一般只能認定為自然人犯罪。最后,單位犯罪后的違法所得通常系歸單位所有,即非法收益的受益對象是單位或單位的多數(shù)員工,假定不是為了單位利益,而是為了謀取個人利益,犯罪后的違法所得多半為自然人個人所有,則不應按照單位犯罪處理,而應認定為自然人犯罪。
在此,值得注意以下幾種例外情形,比如被追訴人注冊了公司,涉案行為即使在公司的業(yè)務領域之內,決策即使是通過公司的正常程序,收益即使歸公司,但假定案件是個人為進行違法犯罪活動而設立的公司、企業(yè)、事業(yè)單位實施犯罪的,或公司、企業(yè)、事業(yè)單位設立后,以實施犯罪為主要活動的,又或者是個人盜用單位名義實施犯罪,違法所得由實施犯罪的個人私分的,則不能認定為單位犯罪。為了更深入地理解上述問題,我們通過大數(shù)據(jù)統(tǒng)計,收集大量假冒注冊商標罪案例,以實證探討的方式,結合相應的法律規(guī)定,剖析假冒注冊商標案件中的單位犯罪。
觀點一:成立公司后主要以非法業(yè)務為主的,應按自然人犯罪處理
案號:檢例第101號
法院觀點:檢察機關還依法對萬*國際公司是否構成單位犯罪進行了審查,認定萬*國際公司自2014年成立后截至案發(fā),并未開展其他業(yè)務,實際以實施犯罪活動為主,相關犯罪收益也均未歸屬于萬*國際公司。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辦理單位犯罪案件具體應用法律有關問題的解釋》第二條的規(guī)定,公司、企業(yè)、事業(yè)單位設立后,以實施犯罪為主要活動的,不以單位犯罪論處,故不構成單位犯罪。
案號:(2013)豫法知刑終字第***號
法院觀點:關于鄭州**油脂有限公司是否系單位犯罪的問題,經查,鄭州**油脂有限公司成立后,以實施犯罪為主要活動,假冒注冊商標非法經營數(shù)額19249759.5元,銷售非法制造的注冊商標標識542604件,依法不以單位犯罪論處。
觀點二:涉案行為是以單位的名義實施的,利益歸單位享有,系單位犯罪
案號:(2020)豫刑終**號
法院觀點;睢縣**包裝制品有限公司并非是從事違法銷售非法制造的注冊商標而成立的公司。經查,睢縣**包裝制品有限公司以睢縣**包裝制品有限公司名義實施犯罪,違法所得歸睢縣**包裝制品有限公司所有。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十條:“公司、企業(yè)、事業(yè)單位、機關、團體實施的危害社會的行為,法律規(guī)定為單位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第三十一條:“單位犯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判處刑罰。本法分則和其他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依照規(guī)定?!惫试姓J定睢縣**包裝制品有限公司構成單位犯罪,所判處刑罰并無不當,睢縣**包裝制品有限公司的上訴理由與辯護意見,不能成立。
案號:(2020)浙02刑申**號
法院觀點:鄭**明知曾**要求奧克斯牌子變壓器,但你公司并未獲得奧克斯注冊商標權人授權的情況下,在曾**聯(lián)系鄭**要求提供驗收資料時,仍讓其直接聯(lián)系鄭*予以配合,該行為明顯違反國家相關規(guī)定。且在2016年至2018年期間,你公司對公賬戶顯示與廈門**電力設備有限公司之間存在多次資金往來,證明銷售涉案變壓器所得貨款由你公司收取。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單位犯罪案件具體應用法律有關問題的解釋》的規(guī)定,以單位名義實施犯罪,違法所得歸單位所有的,是單位犯罪。你公司具有假冒注冊商標的主觀故意,并與他人共同參與到假冒注冊商標行為中,原審依據(jù)該行為認定你公司為單位犯罪并無不當。
觀點三:為了實施違法行為而成立公司的,應認定為自然人犯罪
案號:(2021)粵19刑終***號
法院觀點:關于本案是否為單位犯罪的認定。經查,上訴人王某某在“拼多多”注冊“**新能源數(shù)碼”個人店鋪銷售手機電池,且王某某供述其使用個人銀行賬戶收取在“拼多多”網店的銷售貨款,不應以單位犯罪論處。故對王某某及其辯護人提出的本案是單位犯罪的意見,本院不予采納。
觀點四:以個人名義實施,利益歸個人所有,應系自然人犯罪
案號:(2020)粵03刑終***號
法院觀點:關于上訴人主張本案應當定性為單位犯罪的問題,本院認為,根據(jù)相關法律及司法解釋的規(guī)定,以單位名義實施犯罪,違法所得歸單位所有的,是單位犯罪。本案中,上訴人魯某某接受客戶訂單,按照客戶提供給其的樣品,分批次聯(lián)系不同商家從市場上采購了組裝“NewRixlng”NR-2013藍牙音箱的元件部件,聯(lián)系印刷商家生產相關商標圖樣及“NewRixlng”NR-2013商標字樣,安排公司生產部加以組裝,并無證據(jù)顯示上述犯罪行為均以單位名義實施,違法所得歸單位所有,故本案不應當定性為單位犯罪。
觀點五:公司負責人的意志對認定是否屬于單位犯罪有極大的影響
案號:案號:(2019)粵19刑終***號
法院觀點:上訴單位歐某公司構成單位犯罪。上訴人丘某某是歐某公司實際負責人,其對歐某公司的經營管理決定可以代表公司意志。丘某某明知三*公司、科*公司實施了制假售假行為,仍然決定以歐某公司的名義向科*公司出售原料,歐某公司構成單位犯罪,是本案假冒注冊商標罪的共犯。
觀點六:在辨析案件是否成立共同犯罪時,需結合被追訴人的工作職責來判斷
案號:(2019)蘇09刑初**號
法院觀點:關于被告單位江蘇**金屬制品有限公司認為,假冒注冊商標的犯罪行為系何某的個人行為,與公司無關的辯解意見。經查,被告人何某2系被告單位江蘇**金屬制品有限公司生產銷售副總經理,工作職責包括組織和建立完善生產指揮體系,編制生產計劃,確保生產任務的完成。根據(jù)市場行情變化,決定生產產品的品種、規(guī)格、型號等。涉案螺紋鋼是何某2基于其工作職責主持、指揮公司員工生產,使用以公司名義購進的原材料,并運用公司生產設備加工而成,雖然案涉螺紋鋼未能實際出售,但現(xiàn)有證據(jù)足以認定本案系單位犯罪。
在假冒注冊商標案件中,應認定是單位犯罪,抑或是自然人犯罪對被追訴人影響甚大,正確辨析兩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站在刑事辯護的視角,這能成為一個有效的辯護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