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vit干貨 | 系統(tǒng)族、內建族、可載入族一次性搞清楚!
對于使用人數(shù)較多的revit軟件,其中的許多概念與我們常用的CAD完全不同,以至于讓許多工程師覺得revit軟件有點高深莫測,不可琢磨,從而有了抗拒心理。
Revit軟件中的重要概念:
“族”是revit軟件中的很重要也很基本的概念,是由英文“family”翻譯而來,很自然的,族本身就是一個集合,也是一個項目中最基本的組成部分。
一個項目中的元素很多,最基本的元素就是族,為了管理和使用上的方便,按照“類別”對族進行劃分,比如常見的“類別”包括:門、墻、樓板、樓梯等。
而族也可以細分為不同規(guī)格的族,也就是“類型”,比如“結構柱”的類別,可以創(chuàng)建“混凝土柱族”和“鋼結構柱族”,根據(jù)使用的具體尺寸不同,可以將“混凝土柱族”中添加600x600、700x700不同“類型”的柱子。
具體到一個實際項目中的實際柱子而言就是“實例”。
如果把族比喻成家庭,那么一個項目就是一個國家,家庭中的成員兒子、女兒、父親或母親就是“類型”。
所以軟件中族的層級關系從大到小依次是:類別、族、類型、實例。
下面默認建筑樣板新建一個項目文件,點擊“結構”選項卡下的“結構柱”,查看其屬性:“結構柱”為一個類別,“熱軋H型鋼柱”為類別下的一個柱族。
然后點擊“編輯類型”,可以看到要創(chuàng)建的鋼柱子為“HW400x400x13x21”的一個類型。

結構鋼柱屬性對話框

類型屬性
族的分類:
根據(jù)“族”的可編輯性可以分為“系統(tǒng)族”、“內建族”和“可載入族”。
系統(tǒng)族包含基本建筑圖元,大致包括:墻、屋頂、天花板、樓板、標高、軸網(wǎng)等。內建到軟件系統(tǒng)中的,無法“創(chuàng)建”和“刪除”系統(tǒng)族,比如說:“墻”是一個系統(tǒng)族,意思是說,軟件已經(jīng)定義了“什么是墻”,墻的形態(tài)就是這個樣子。
可以點擊“建筑”選項卡中的“墻”,在屬性欄中點擊“編輯類型”,可以看到下圖:系統(tǒng)族:基本墻。就說明墻是一個系統(tǒng)族,同時右側的“載入”是灰色不可編輯的,也說明了系統(tǒng)族的一些屬性。
而對于“可在載入族”剛好相反??奢d入族是用于創(chuàng)建建筑構件和一些注釋圖元的族,例如門、窗、裝置、家具、一些常規(guī)自定義的注釋圖元(符號、標題欄),可以重復用,不會顯示“系統(tǒng)族”的字樣,同時可以點擊“載入”,比如點擊“建筑”下的“門”,點屬性的編輯類型:可以看到下圖。

系統(tǒng)族

可載入族
以上是“系統(tǒng)族”和“可載入族”的基本區(qū)別。

“內建族”:當前項目專有的特殊構件,是一個特殊的類型,也是可以編輯的,和可載入族一樣需要自己定義形狀內容,內容往往由于項目中的其他部分相關聯(lián),所以并不適合在族編輯器中創(chuàng)建,就采用的“內建”的方式。
也就是說:只是在特定的情況下才會用到“內建族”,不需要重復用。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創(chuàng)建了一個內建族,并復制到項目中的其他位置,那么就是創(chuàng)建了一個全新的族的實例。如果修改第一個內建族,第二個并不會跟著修改。
系統(tǒng)族和可載入族是樣板文件的重要組成部分,而樣板文件是設計的工作環(huán)境設置,對軟件的應用至關重要。
對于軟件中的元素,還有一個概念“圖元”,依然是為了方便管理模型中的元素,將圖元劃分為“模型圖元”、“基準面圖元”、“視圖專用圖元”,模型圖元又分為“主體圖元”和“構件圖元。
主體圖元其實”也就是上面所說的不可編輯的系統(tǒng)族,構件圖元指的就是“可載入族”。
基準面圖元包括“軸網(wǎng)”、“標高“、”參照平面”,這些也屬于“系統(tǒng)族”,不過是二維的。視圖專用圖元分為“注釋圖元”和“視圖圖元”,注釋圖元又分為“尺寸標注”和“文字注釋”,視圖圖元包括“圖紙”“視口”等。其中注釋圖元也屬于“系統(tǒng)族”。
可以說“族”和“圖元”是從不同的角度來命名組成模型的元素的。
Revit中還有許多其他的概念,但是都屬于這兩個大概念下的分類。理解了這些概念,日后學習Revit會比較輕松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