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牛大王”傅秉勛,聚眾三千卻號稱十萬,被我軍擒拿后投河自盡
作者:小橘子
1952年6月的一天,偉人在中南海會見了西南軍區(qū)司令員賀龍,一見面,偉人就一臉不高興地問了一個讓人摸不著頭腦的問題:“你們說中國有幾個寶島啊?”
賀龍一時沒有搞明白偉人的意思,愣住沒有說話,偉人自問自答道:“看來有兩個,東南方向海上有一個蔣氏在那里,你們西南軍區(qū)大山里恐怕也要冒出一個了!黑水蘆花就是另一個?!?/span>
說罷,偉人拿出一張內(nèi)參報紙遞給他們,二人接過一看,上面轉(zhuǎn)載了美聯(lián)社一篇報道《傅秉勛在匪軍后方黑水拉起十萬大軍》,兩個人立即明白偉人說的什么了。
原來偉人說的“黑水蘆花”,其實就是今天四川的黑水縣,這里晚清稱作蘆花縣。這里是當(dāng)?shù)赝了臼来殉值牡貐^(qū),時常會發(fā)動叛亂,熟悉中國歷史的朋友都知道乾隆時期清朝曾派兵兩次鎮(zhèn)壓“大小金川”叛亂,黑水蘆花就是叛區(qū)。
到了蔣軍統(tǒng)治時期,他們將該地區(qū)視作大后方,解放戰(zhàn)爭中,蔣氏一開始是打算與解放軍打游擊,實在不行,再退到緬甸。因此蔣氏在西南安插許多特務(wù)軍閥,命令他們到處拉起武裝進行叛亂,這時黑水蘆花地區(qū)就出現(xiàn)了一個叫做傅秉勛的特務(wù)拉起了叛亂武裝。
這個傅秉勛是個地道漢人,還是黃埔五期畢業(yè)生,早年跟隨胡宗南進攻紅軍,殺害過許多紅軍,是我軍一個死敵。后來在楊森手下做軍長的時候,竟私自攜全軍的巨額軍餉潛逃,逃到川西躲了起來。
到了1949年,解放軍解放四川大部分地區(qū),傅秉勛感覺無處可逃,于是又在川西拉起土匪武裝,并和寶島取得聯(lián)系。蔣介石本來一直想殺他,可此一時彼一時,蔣氏正是用人之際,也就不計前嫌,重新任命他為“突擊軍249路中將總指揮”,并讓美國派飛機給他們空投武器彈藥和電臺等裝備。傅秉勛拉起三千多人,對外卻吹噓有十萬大軍。
賀龍看了報紙,輕蔑地一笑,對偉人保證說:“這些殘匪,還想在西南軍區(qū)地盤上建基地呢,真是白日夢,我這就滅了它!”
偉人提醒賀龍,千萬不要小看這里的敵情,清朝兩次平亂,當(dāng)年川軍三次進剿,都失敗了,因此絕不能輕敵。
熟諳歷史的偉人說的不錯,黑水和大小金川,地勢險惡,當(dāng)?shù)厝?/span>村村寨寨建立碉樓,易守難攻,乾隆時期清軍打了兩次平叛戰(zhàn)爭,第一次完敗,第二次則打了十幾年,耗費國庫一半白銀,陣亡幾萬將士才最后平定。
1931-1932年,四川軍閥進剿這里,結(jié)果又在黑水三戰(zhàn)三敗,足見這里民風(fēng)的強悍。
這戰(zhàn)敗川軍的黑水土司就是多吉巴桑,他統(tǒng)轄川西很大地區(qū),蔣氏也極力拉攏他,給他起了一個漢族名字——蘇永和,是取唐朝鎮(zhèn)守汶川的武將蘇定遠之姓。傅秉勛也忽悠蘇永和,要他和自己一起反對解放軍,送給他許多黃金財寶,并封他做“突擊軍249路中將副總指揮”,蘇永和就帶著他的武裝加入反叛軍隊,也令形勢更加復(fù)雜。
賀龍回到西南軍區(qū)后,立即調(diào)兵遣將,派郭林祥擔(dān)任剿匪總指揮,此人參加過著名的中原突圍,是個勇將,又從貴州重慶軍分區(qū)調(diào)來11個團兵力,分路合擊。
這次剿匪過程中與眾不同的是,我軍后勤手段也鳥槍換炮,用上運輸機“空投”,極大地解決了川西多山運輸困難的阻撓。為了瓦解敵人士氣,空軍還向叛區(qū)空投大量用漢藏兩種文字印刷的“安全證”,要叛匪高舉此證,我軍就可保他安全。
在這種情況下,剿匪部隊進軍十分順利,僅僅用五天時間,就一舉擊潰傅秉勛的“大軍”,這些烏合之眾果然一群一群高舉著“安全證”向我軍投降,蘇永和和傅秉勛各自帶著少數(shù)隨從潛逃,解放軍分路追擊,對他倆采取不同策略。
周總理指示,古代諸葛亮還能對孟獲“七擒七縱”,因此也要對蘇永和寬大,先后派他妻子和兩個兒子上山規(guī)勸他投降,家人告訴他我軍的寬大政策后,蘇永和終于下山投降。
而傅秉勛就必須嚴(yán)厲追捕,剿匪部隊和當(dāng)?shù)?/span>群眾一起搜索如喪家犬一般的傅秉勛,這家伙化裝成難民,東躲西藏,最后饑餓難耐下,竟用金子向當(dāng)?shù)孛癖?/span>買食物,誰見過用金子買干糧的?結(jié)果露餡,被群眾抓獲,在押解他去找解放軍的路上,傅秉勛想到自己難逃被槍決,于是就投水自盡,結(jié)束了自己可恥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