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中天原創(chuàng)詩詞0115《蘇州博物館有感》

蘇州博物館有感
初成于2018年12月8日
?
十二年來第三次,三十人中末二人。
立志高攀七層塔,甘心屈就八股文。
事死如生往生玉,將錢抵罪議罪銀。
貪名好利名弘歷,賣國欺人號居仁。
?
1.十二年:據(jù)志愿者講解員介紹,他在蘇州博物館工作了十二年,其四大鎮(zhèn)館之寶之一的宋銀杏木彩繪四大天王像內函只展出了三次!這次被我們有幸趕上了!
2.三十人:由于我和劉九龍決定去蘇州博物館已經(jīng)是1201的晚上,而網(wǎng)上預約的名額早已告罄!我們只好在當天去博物館排隊,雖然已經(jīng)提前了十五分鐘到(博物館九點開門),但是前面已經(jīng)有七八十人了!我料定排不到志愿者的免費講解,于是進門后便去問付費的語音導覽業(yè)務,但是工作人員告訴我導覽器已經(jīng)租完了!我極其失望。然而工作人員告訴我可以排隊等候志愿者講解。抱著試一試的心態(tài)我倆在隊伍后面等。終于排到我倆的時候,工作人員說:“你們后面的不要排了,最后兩個了!”哈哈!我們居然是三十人團的最后兩人!從來沒用過的奢望??!哈哈!
3.七層塔:據(jù)志愿者講解員介紹,蘇州博物館的前廳,從底部向上,一共有七層三角形(三角形可以說是貝聿銘先生的標志性符號了,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巴黎盧浮宮門前的三角形金字塔了。),非常像金字塔的形狀。而我則想到了中國歷史上鮮明的“金字塔結構”,人人都想“階級躍升”,攀爬到金字塔的高層乃止頂層!
4.八股文:講解員講到明朝文化時說,明太祖朱元璋定下的八股文制度對中國文化的戕害甚于秦始皇的焚書坑儒;這一觀點我基本贊同,唯一要補充的是,八股文對中國文化的戕害主要在思想禁錮方面,其形式上的限制應該是利弊各半的。
5.往生玉:志愿者給我們講解真山東周墓地出土的玉斂藏飾件時解釋說,古代中國人有“事死如事生”的觀念,并且認為玉器可以讓死者保持靈魂不死、肉身不爛。因此古代達到一定身份的人都會為自己準備金縷玉衣、銀縷玉衣來斂藏。這些玉盔甲等飾品都是可以活動的,不像西方只是一塊完整固定的鋼板!他讓我們注意玉盔甲甲片上細密的針眼,那需要極其細致的工藝才能完成!玉珠也是一樣!怪不得都想當大官、發(fā)大財!呵呵。
6.議罪銀:百度百科介紹:是清朝乾隆年間由和珅提議設立的一項以錢頂罪的制度..解決了乾隆個人的財政危機;乾隆六次南巡,沿途建造了30個行宮,80歲時舉行了萬壽大典,竟然沒有動用國庫里的一兩銀子,全系“議罪銀”開支,并且內務府還有剩余。和珅就是這樣當上戶部尚書的,就因為他創(chuàng)立了議罪銀制度。
7.號居仁:民國第一任總統(tǒng)袁世凱,當權后把海晏堂作為自己辦公會客的場所,更名居仁堂。1915年12月13日,想嘗嘗黃袍加身滋味的袁世凱,在居仁堂建起他的洪憲王朝。特制的龍案上,擺著“疊羽沖天冠”,他身著元帥服,在居仁堂接受文官武將的朝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