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孩生育率跌至0.5:警惕終身不婚不育,年輕人的生育觀太超前
今天看新聞榜上,有一個帖子吸引了我,題目是”專家說警惕終身不婚不育”,仿佛專家發(fā)了一個警惕不婚不育的輕飄飄帖子,就能改變當今年輕人的生育觀一樣。

我國生育率從2019年的1.52下降至2022年的1.07,一孩生育率從0.7跌至0.5,能生且愿意生育第一個孩子的家庭數(shù)量明顯減少。專家稱,一孩生育率下降將進一步降低二孩和三孩生育率,就目前我國的生育結構來看,一孩的提升空間還很大。
首先,我們來說一下什么是一孩生育率。一孩生育率指的是年齡在15-49歲的婦女平均每人生育的孩子數(shù)。如果這個數(shù)字是2,那就意味著每個女性平均會生育2個孩子。而現(xiàn)在這個數(shù)字已經跌到0.5,意味著很多女性不想生孩子或者只想生一個孩子。
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呢?其實原因有很多,但是總的來說就是這是自然界的生存法則,當生存受到威脅時連動物都會停止繁衍,更何況高智商的人類。一方面,現(xiàn)在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追求個人發(fā)展和自由的聲音越來越響亮。很多人覺得養(yǎng)孩子太累、太貴,影響了自己的個人規(guī)劃。
另一方面,則有一些人因為婚姻觀念不同、經濟壓力大、或者生育障礙等原因,選擇不要孩子或者只生一個孩子。這雖然是個人選擇,但是也會產生很大的社會影響。
一個小孩從備孕到滿月至少3萬,然后就是購買奶粉、尿不濕等必需品,好不容易到了幼兒園,一學期4000,好多人還無法上公立幼兒園,只能上私立,那就更貴了,就這還沒計算上日?;ㄤN。
到了小學初中,說的是九年義務教育,這項政策的本意確實很好,也確實沒有收取學費、雜費等。但是各種教輔費、校服、延時服務費等加起來不多,但是交著心累,總是找個理由收費。還不說生個小病去個醫(yī)院,一年下來不剩多少錢,已經算是家境不錯的情況。

對于生育率降低及不婚不育的現(xiàn)象,有專家稱要“采取措施應對”。還采取措施應對,采取什么措施?強制生育?育齡婦女不生孩子入刑、罰款?其實每個專家每個領導都知道年輕人為什么不想生孩子,可就是不愿意去針對性解決這些問題。
現(xiàn)在的90后和00后,他們一畢業(yè)出來就面臨找工作難的問題,他們想要買房難于登天。所以有的人只能靠父母支持,有的人只能在家躺平,能出人頭地的真的太少了。
為什么要結婚?為什么要生孩子?有了這些只會給自己增加更多的壓力,所以很多年輕人就這么一直單身過著。房子、醫(yī)療、教育、撫養(yǎng)小孩、贍養(yǎng)老人等等這些問題都是現(xiàn)在年輕人要考慮的,而每一個問題都像一座大山一樣壓著自己。
無論國家制定哪種優(yōu)惠政策,可是各種收費還是跑不掉的。左邊割一刀還是右邊割一刀,早上割還是晚上割,自己選,早晚都少不了那一刀。生了養(yǎng)不起,還生那么多娃干嘛?自己都已經活得很艱難了,再多弄幾個娃來,怎么活?

不解決生活成本問題,天天在這里呼吁,就是喊破喉嚨也沒用。就是每個田間地頭、每個街道都裝上10萬瓦大喇叭天天廣播也沒用。要解決生育率的問題,最根本的辦法,用幾個字概括,就是“降低生活成本,減輕生活壓力”。
就像在古代,發(fā)生大饑荒的時候,在地無顆粒、家無殘羹的情況下,官府不思如何救災,卻一直在那里反復呼吁、勸說老百姓:“一定要吃飽飯??!一定要注意營養(yǎng)搭配?。 蹦阋詾槲也幌氤燥栵?,以為我肚子餓得很舒服咋地?關鍵我吃什么啊!
所以要想改變現(xiàn)狀,讓年輕人樂于結婚生養(yǎng)孩子,就得從根上解決問題,比如天價住房問題、女人生育的社會保障問題、教育的不平等問題、學區(qū)房問題。
希望所謂的專家能夠代替老百姓發(fā)出真實的聲音來,給管理層提供切實可行的改進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