囡囡細語(嘗試武俠)
第一卷 烽煙將起
一、山中人
? ? 歷經(jīng)三百年國家動亂,新舊交替,戰(zhàn)伐不止。生靈涂炭,處處怨聲載道,有些是赤地千里,有些是人口十不存一。期間,又常起旱災(zāi)、蝗災(zāi)、瘟疫等大禍,光有文書記載“人相食”的慘狀,便已過十余處。
烽煙四起,家國不寧。
胡漢皆在血腥中慢慢融合了不少,可卻制止不了戰(zhàn)亂。
止戈為武,上承墨家俠義的武者開始挺身而出,或在民間賑災(zāi),或于戰(zhàn)場上殺伐,盡快平定天下。
無論是中原也好,西域也好,歷經(jīng)這兩百多年的紛亂,是再也折騰不起了。
蟲豸尚且能安一隅,但黎民百姓苦天下征伐,人口凋敝,只能寄希望于義士,還他們一個太平。
所幸,當朝太宗是個能人,平衡了各方勢力,使得江湖義士皆奮力平定戰(zhàn)場,換得如今幾十年的安定,生民回歸故里,耕種織造,休養(yǎng)生息。
自此,武林的江湖不僅在民間,也蔓延到了朝堂之上。
但陰謀,陽謀不斷,或許,又是新的一輪動蕩。

? ? ? ??
? ? ? ? 天色漸晚,山腳下人家炊煙裊裊,金黃的陽光鋪在緊挨著的房屋上,像擁抱著的溫暖,恍惚間,像聞到了屋舍的飯菜香。
呆愣了一會兒,眼看夜色中山路就更不好走了,便不再留戀,提勁快步行梯。
今日日頭正盛,夕時光如金沙,想必明天也是天氣大好,不用擔心下雨礙事。
山林間本氣溫低些,姑而雖日頭未落,抖落身上陽光,林中行路也不會汗流浹背。偶爾夏風略過,清涼之際似也帶來幾處人聲。
“徐小施主,別來無恙?!睒渑陨撕险埔姸Y。
“知客禮重,晚輩此番是有求而來,不曾想知客竟在此等待?!彼毜檬茄塾^六路、耳聽八方,卻一點都沒發(fā)現(xiàn)見法和尚的氣息,若其不語,趁人不備出手,豈不是手到擒來?
“徐小施主年紀尚小,不必太苛責自身,輕明心扉,最好。住持已在院中等候多時,請隨我來。”見法引手向前,緩步并行。
“知客明慧,那就煩請您了?!北欢Y,邁步而行。
本就離寺院不遠了,這下得見法和尚在旁溫習內(nèi)息調(diào)整之法,更是輕松。不多時,寺門已在眼前。
少林門地,總是沒什么華麗的裝飾,暗金檀木底的門匾和佛陀金身,基本就是門中全副身家了。偏偏這些都顯眼得很,古往今來多少賊子妄想竊取,都被武僧們打了出去。可若有人以此來夸耀少林中人,怕也沒什么歡喜。僧侶們更以經(jīng)典為寶,佛陀金身在心,少林門匾是打在拳腳上,總有愚人拍馬屁拍到馬腿上,被拂了面。
那個愚人就是他的父親。
當初他父親已成家,為了妻兒絕是不肯出家的,自然做不了僧侶??伤窒肓暤庙敿夤鞣?,說到棍法那少林肯定得是首選,一進來寺院就對住持大贊其人,從頭夸到腳,搞得母親都后悔與父親同來,直感丟人到十里地外。住持淡然,不為所動,不曾責怪。但見法年紀尚小,他那時候剛剛剃度,江湖匪氣沒褪去,脾性還不好,以為此人在侮辱寺院,當場就使出長拳把他父親打出門外。
這下可真是突如其來,父親雖自覺被偷襲感到憤怒,但他這個俗人居然立即通了一竅,借此敲詐少林棍法授予。寺內(nèi)僧侶自覺失禮,但一聽這話自然還是咬著牙不答應(yīng),唯有住持待眾人爭議完畢后,出聲勸和,力排眾議把少林棍法傳授于他父親。這與外門弟子學的不同,他父親得的是親傳武功,有幾位得道武僧教導(dǎo),一時間在外引起好一陣子的爭議。
徐立收回思緒,進院見了住持。
一見面,徐立抱拳跪地,正準備長拜,見法和尚施手制止了他。
“不必如此,尊親仁義,貧僧皆感于心。況且徐小施主為人繼尊親道也,能夠略盡綿力,是福緣。”住持合掌見禮,扶徐立起來。
“雖說令尊對你已有安排,可貧僧還要問您一句,自己可有其他想法?!弊〕衷诙U院內(nèi)沏了一壺新茶,龍井清淡綿長,適宜長談淺飲。
“家父教導(dǎo)舍生取義,我自覺不畏死,可我更擔憂自己不能像父母親般的深明大義,總怕辱沒家門,那真是無顏面對地下先祖?!毙炝⑵鋵嵄瘧嵾^后,便是無邊無際的迷惘與一絲絲的惶恐,要問安排,其實他是想不到什么。總歸是世家子出身,平日行事順遂,驟失雙親,宛如亂世浮萍,自覺眼前都是白茫茫一片,唯有父親囑托的住持這里,他還能喘息一二。
“世事無常,徐小施主節(jié)哀。但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或許需要的只是時間。無論如何,少林將會庇護您,直至您離開。”住持起身,打開書桌上一紅漆木盒,將盒中物件推至徐立身前。
《易筋經(jīng)》與千佛殿的令符。
這《易筋經(jīng)》徐立當然知道,少林內(nèi)功門法之一,最為周全。雖說內(nèi)功武當更勝一籌,外功才是少林第一。但成事在天,內(nèi)行人只認手上功夫,可不隨意崇拜任何功法,《易筋經(jīng)》若能被他參透,天下難有敵手。外功徐立自可請教院內(nèi)武僧,但內(nèi)功多要悟性,心胸開闊,住持一是傳授,二是勸勉。
再是這千佛殿令符,這可真是當今江湖上炙手可熱的東西。千佛殿是少林武僧的殿宇,也就是說,有了這個東西,就算在外行走,掛著它也等于受少林照拂,誰敢惹事。
自太宗起事,少林武僧便開始為朝廷所用,自然是惹了不少爭議。殊不知,武僧只為?,F(xiàn)世安穩(wěn)而出世,決不肯任意殺伐。
可一旦沾染了政治,又怎能輕易全身而退。朝廷既怕它又用它,少林為自保更為家國,江湖中人感其節(jié)義,又不禁忌其勢大。如此進退兩難的局面,徐立自覺焦慮,又是可笑。
但這令符可不是讓徐立去山下任意妄為的本錢,這是他的“敲門磚”。想要學少林武功,總得有人肯教,徐立并非出家人,有些事情不方便,只能用此行個方便了。
“按令尊所吩咐,徐小施主得精于一門功法才行,否則,便不得碰江湖爭端,回去過閑散日子,隱姓埋名。”住持捧起茶水,緩緩飲了一口。
“若有惑,既可隨時來問貧僧?!闭f罷抽出火折子,點了油燈。
天光未曾完全泯滅,住持此舉,徐立即刻會意,展開經(jīng)書相看。
這下,徐立才知道手中物重逾千斤——這是有親筆注釋的功法,往后頁落款一看,明明白白寫著悟?qū)挾帧?/p>
這是住持的法號。
注釋是練功人的心血,外功就罷了,總歸看了有不少,內(nèi)功注釋卻是得來不易,此等與天地協(xié)調(diào)的內(nèi)功練法,實是縹緲而不可言也。佛家經(jīng)文已是玄之又玄,更何況佛家功法,更是晦澀難懂。現(xiàn)如今,江湖中能有幾人看過《易筋經(jīng)》的注釋?
心下一斂,忙看了下去。
《易筋經(jīng)》顧名思義,鍛齊筋骨,使力、勁燧洗與身內(nèi),達到脫胎換骨的地步。徐立看至此處,略有疑惑。
“住持,這《易筋經(jīng)》后練《洗髓經(jīng)》,都是肉身加持的模樣,又怎可說同天地協(xié)調(diào),氣息與同呢?”
住持聞言一笑,端起茶杯示意相敬。飲罷,住持說稍等一會兒,便又為彼此添茶。
徐立便耐心等著,繼續(xù)看手中經(jīng)書。
約莫半柱香時間,住持忽然抬手,慢慢得敲了三下桌面。一時間,安靜的禪院只有桌木被扣響的聲音。
徐立正想問住持何意,便聽其開口問。
“已至夜,可聞鼓聲?”徐立來過不少次寺院,自然知曉寺院晨時撞鐘,晚時敲鼓為準。聞言,更加疑惑,合著剛才就應(yīng)該聽到鼓聲才對,怎會沒有,總不該是自己太入迷吧?
不可能,也不知這寺院僧侶怎么撞的鐘、敲的鼓,早上想睡懶覺或者晚上想不歸房嬉鬧,都是不成的,那聲音切切人耳,雖不刺耳,但絕對是醒神的很。想必行事的,是個高手,父親也曾這么說過。
可今日,這是那高手忘了?
鐘聲三次,鼓聲三次……
剛剛住持是不是輕輕敲了三次桌子!
徐立連忙起身,就想拜師??蓜倓傁氚萦窒肫鹱约哼€沒皈依,更沒剃度,急得想出口又一時間語塞。之前自己是無心佛法的俗人,如今世外高人在前不拜師真是枉為武林中人,頭發(fā)算什么?媳婦都不想要了!
幸好徐家二老不知道,否則非得抓他趕緊弄個孩子再把他踹進少林。
在徐立這三五秒的糾結(jié)里,住持寬厚笑著讓他坐下,喝口茶先。僅以指叩之聲便蓋住鼓鳴,想是內(nèi)功登峰造極,既要控制聲息在徐立雙耳不散,又要抵御外來聲息,內(nèi)勁深厚不可度量。武當傳聞有御物之內(nèi)功法,已是令人嘖嘖稱奇,今見御聲息之法,更是感覺練武之路長久,這種猶如窺見大道的心情,差點沒讓年紀輕輕的徐立一跳三丈高,以示興奮。
“貧僧會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徐小施主,勿急。天下武功,本為安定,不是一家之財。若不是人心難測,少林從不想私武,您為仁者,貧僧能看得出來,所以功法皆可傳授,也算盡亂世之責。”住持念了念佛號,重新看向徐立。
“少林誠義,晚輩明白。”
“《易筋經(jīng)》實則分內(nèi)外功法,由皮肉筋骨伊始鍛煉,也由此體會天地氣息,感受萬物生氣。內(nèi)功外顯無不以強健體魄為基礎(chǔ),如同一道指叩,由內(nèi)發(fā)勁,方可綿厚,抵住千萬聲息?!?/p>
油燈忽然被風呼了一下,搖搖晃晃,還是沒滅。
“功法如此,人亦當然?!?/p>
“住持誡勉,徐立銘記于心!”
徐立拿著紅漆盒子離開方丈院,把門扣上時,見法和尚在身后輕聲提醒。
“徐小施主,客房已備在東院,請隨我來。”
“知客有心了,還在此等候?!?/p>
“無妨,等會可看著是否有缺,明天好去添置。寺中簡陋,還望徐小施主見諒?!?/p>
“心中無垢,哪里都是一處好風景,知客待我至誠,晚輩明了?!?/p>
月上樹梢,院下清明。

? ? ? ?寫來玩玩的,不敢投去正式的地方。參照了歷史背景,可是有點亂,也怕平臺不給放(民族紛爭),所以投在這里,有緣就能看到吧。里面有些是不符合當時的,特別是一些武術(shù)的出現(xiàn),可能是后世才有,但我為了劇情就拿來用了,有不嚴謹?shù)牡胤秸埗喽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