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邊評測】閑話少說:新鮮的活力——拓品G5


過時?
近幾年拓品的許多產品通過高素質與高還原性的聲音特點和出色的性價比在臺機領域積累了很好的用戶口碑,像是DX系列的桌面式一體機、D90系列解碼、A90系列耳放等產品在市面上的反響都很不錯。但在便攜領域,拓品無論是產品種類數量還是熱度都還不算太出彩,只有NX系列便攜耳放獨自撐起大梁。進入到22年的下半年,拓品終于開始發(fā)力,以1799元的價格推出了解碼耳放G5。
在現(xiàn)在這個年代談起便攜解碼耳放,可能遠不如從前那樣從者眾多。隨著隨身HiFi市場的逐漸成熟,對很多玩家而言,數不勝數的優(yōu)秀播放器當中總能找到一款適合自己的,也是這個原因,十年前曾紅極一時的捆綁玩法逐漸顯得有些“落伍”。但老玩家們或許都忘不了,當年正是那些全尺寸的便攜耳放及其各種分體式的組合給發(fā)燒這件事帶來了無限的樂趣。
現(xiàn)在這種“捆綁”的玩法真的過時了嗎?
這次我想借著拓品推出新品便攜解碼耳放G5的機會好好分享一下。

客觀體驗
外觀與功能
G5尺寸為14cm*7cm*1.8cm,大小和我手中的iPhone 12 Pro很接近,只是厚度略突出,外殼由鋁制材料CNC加工而成,形狀方方正正,磨砂的觸摸質感和機身邊角的弧面處理使其握持手感十分出色。G5的機身正面設計是我認為它外觀上的最大亮點,長條狀透明玻璃窗和電源、藍牙指示燈都使G5在外觀簡約的基礎上有著相當出色的設計感,尤其相比拓品外觀一貫簡單樸素的臺機產品算是讓人小有驚喜的進步。G5背面貼有一層皮革質感材料,在捆綁使用時以背面作為接觸面時可以同時達到耐磨和防滑的效果。頂部兩邊和NX7一樣有護角設計,既能防止音量誤觸也可以對耳機插頭形成保護作用。功能方面,G5可通過撥碼選擇藍牙、USB、AUX三種工作模式,很大程度上兼容了各種不同的使用場景。


續(xù)航與充電
G5的電池容量是4000mAh,續(xù)航時間在不同工作模式下發(fā)揮大有不同,官方宣稱最低續(xù)航不小于6.5小時(USB模式高增益),最高續(xù)航超過25小時(AUX模式低增益)。根據多數人的使用習慣我主要實測了中增益USB(標稱不小于9小時)和藍牙(標稱不小于10小時)兩種模式下G5的續(xù)航表現(xiàn),在正常8小時上班中間偶爾間斷播放的情況下,兩種模式滿電都可以堅持到第二天上午用完,可推測官方續(xù)航參數基本沒啥水分。整體來看G5的續(xù)航能力和多數便攜播放器相比算是平均水平,輕度使用的話兩三天充一次電問題不大。
充電時間長是大部分非智能系統(tǒng)HiFi設備的硬傷,G5也沒能逃脫,官方宣稱充滿電時間小于5小時。從元件設計的角度上來說,這一方面是為了保證G5在邊充邊用時的穩(wěn)定性,另外一方面也是為了讓電池有更多的充放次數,延長使用壽命。對我而言,接近五個小時的充電差不多就是晚上睡前插上,第二天早上結束,相信我這種使用習慣一定程度上也能代表一大批打工人。
包裝與配件
G5維持了拓品在包裝上一貫的平平無奇,不過配件十分豐富,充電線、對錄線、Type-C彎頭直頭兩條數據線、綁帶、軟膠片等應有盡有,基本涵蓋了一般用戶絕大多數使用場景,Lightning版還會附帶一條Lightning轉Type-C的直頭數據線。

客觀總結
G5從外觀、功能、配件等方面都透露著簡約實用的一面,機身上各個人性化的細節(jié)處理也能體現(xiàn)出拓品對多數用戶使用習慣的把握,可以說這是一臺客觀層面沒有硬傷且對新手非常友好的機器。考慮到使用場景的多樣化,其實便攜設備的客觀表現(xiàn)對用戶體驗的影響遠大于臺式設備,從這個角度出發(fā),我原本對過往少有便攜產品的拓品并未抱有太高的期望值,現(xiàn)在看來G5也算是交了一份不錯的答卷。
聲音部分
聲音概述
G5的聲音是典型的素質流走向,中正少音染和高信息量的特色使它對器樂類曲目場景的刻畫效果細膩而又豐滿。它對各樂器音色的把控精準,弦樂泛音自然,打擊樂力度充足,收放過程干脆不拖沓,在演繹多數大小編制曲目時擁有不俗的還原度。場面感方面,G5的聲場有較為科學的橫縱比,且深度相較許多中端播放器也不遑多讓,在呈現(xiàn)部分大編制曲目時它能夠在合理的聲音框架中把內容有層次地進行鋪張,使人聽起來不會覺得累,同時適度的低頻殘響也是它空間塑造效果的加分項。此外,漆黑的聲音背景是G5讓人印象非常深刻的特點,優(yōu)秀的屏蔽設計使它聽感純凈無雜,底噪控制更是達到了整個便攜領域都少有的出色程度,即使搭配低阻高敏的仙女座,中高增益下也聽不到任何噪音。
G5的三頻量感均衡分布,沒有過多的傾向性,低頻有著良好的彈性,也能呈現(xiàn)出不錯的氛圍,高頻順滑度出色,優(yōu)異的控制力使它駕馭EX1000這種耳塞也可以把齒音處理得更為順耳,中頻密度高,厚度適中,有著較強的線條感。整體上G5呈現(xiàn)出一種高還原性且略顯素雅的聲音風格,以強大的素質基礎為底,把聲音嚴肅準確地表達出來,但相較之下,音色的潤澤度對一些醇厚人聲的演繹來說可能稍欠友好。
聲音小結
G5身上有著對音樂風格明顯的取舍,小編制以及部分大編制是它最為游刃有余的領域,除此之外搖滾、ACG等類型的音樂它也能演繹出很棒的效果。我個人不推薦用它主聽流行人聲尤其是情感濃郁的慢節(jié)奏情歌,盡管通過搭配能一定程度上改善人聲的耐聽度。

使用場景
作為藍牙解碼耳放使用時,G5的聲音素質相較有線會低一個檔次,主要體現(xiàn)在音色的細膩程度、聲音密度和信息量上,而聲場和動態(tài)還是會保持在不錯的水平。我個人更建議大家在有條件的情況下以有線連接作為使用G5的主要手段,藍牙功能可以被看作是一個少數情況下的額外的補充。
作為有線解碼耳放G5可以捆綁手機、放置桌面以及配合筆記本和平板等設備使用,日常出街捆綁手機使用的話G5唯一的缺點只在體積重量方面,聲音上它碾壓級別的素質優(yōu)勢基本可以吊打一眾小尾巴產品,推力更是不用多說。而在固定桌面場景作解碼耳放使用時,它的劣勢在于需要定期充電(帶電池產品個人不建議邊充邊用,有設計優(yōu)化的產品除外),優(yōu)勢是體積小。聲音方面拿拓品自家的DX3Pro+來對比,拋去風格上的差異,G5在聲場和動態(tài)上略遜一籌,但驅動耳塞時整體的聲音會更為干凈而高級。
綜上所述,我個人認為G5最適合的使用場景是移動辦公、娛樂,例如出差在外或是辦公室、圖書館等場景下,筆記本、平板等設備搭配G5可以擁有性價比極高的聲音體驗。
搭配分享
G5在耳機端的適配性非常出色,它最高有21Vpp的輸出幅值和300Ω負載下175mW的輸出功率,而三檔增益的設置和低不可聞的底噪也使它能完美兼容各種不同阻抗和靈敏度的耳塞。為了更好地感受G5在搭配上的表現(xiàn),我選了EX1000、黑金仙女座兩條耳塞和DT 700 PRO X一副大耳機用作分享。
索尼 EX1000
EX1000在器樂上的表現(xiàn)十分突出,橫向聲場寬闊,低頻質感突出。這套搭配下G5完全發(fā)揮出了EX1000的上述優(yōu)勢,演繹編制類曲目時營造出一幅場面宏大、內容充實的音樂場景,且管弦樂厚重的音色、小提琴悠揚的風格等都能得到很好的詮釋。缺陷之一是兩者人聲皆不夠出彩,二是細節(jié)方面刻畫得還不夠細膩,不過整體聽感還算比較宜人。我個人推薦用這套來聆聽小編制、純音樂等類型曲目。

Campfire 黑金仙女座
黑金版仙女彌補了原版仙女低頻方面的不足,久煲之后算是三頻基本均衡且風格非常鮮活的一款耳塞。G5驅動下的黑仙女低頻量感稍多,彈性優(yōu)異,氛圍十分濃郁,中頻一定程度上改善了G5過于直白的風格,使部分流行人聲歌曲有了一些耐聽度,高頻量感適中,保留了一定的透明度。整體來看這套搭配風格上比較雜食,黑仙女鮮活的個性給予了G5在流行樂方面很大程度的加成,盡管人聲表現(xiàn)遠達不到完美,但基本算是越過了一個門檻。

拜雅 DT 700 PRO X
DT 700 PRO X是兩千價位綜合素質非常出色的一款大耳,聲音中正均衡,注重音色的把控,同時中頻比一般的監(jiān)聽大耳更為溫潤一些。DT 700 PRO X在G5的驅動下呈現(xiàn)出的聲音三頻均衡,音色還原度很高,聲場形狀規(guī)整、規(guī)模適中,從某種角度來說這種聲音像極了小時候學校里的三好學生,做事一板一眼,沒有靈性,但各方面偏偏都很出色,讓人挑不出毛病。這套搭配充分展現(xiàn)了G5在驅動力、控制力等方面的過“人”之處,它使DT 700 PRO X表現(xiàn)出了遠超一般播放器驅動時的聲音水準,在動態(tài)、聲場規(guī)模和細節(jié)的刻畫精度上都有了接近入門小臺機驅動時的實力,且在演繹編制類曲目時尤為突出。

搭配總結
G5的驅動力足以駕馭基本所有耳塞和多數大耳機,搭配方面可以選擇飽滿溫潤的耳塞互補來呈現(xiàn)出更均衡雜食的風格。而G5的搭配優(yōu)勢在大耳上面體現(xiàn)得更加明顯,首先它能夠把多數大耳的聲音框架塑造出較高的完成度,其次它有著不亞于一般便攜播放器的小巧機身,這對于想要在移動場景下充分發(fā)揮大耳實力的玩家來說無疑是一個絕佳的解決方案。
音樂分享
用適合的器材聽適合的音樂是怎樣一種感受?我選取了G5在搭配DT 700 PRO X時令我非常喜歡的一首歌曲分享給大家。
要分享的曲目是《Brahms-Concerto in A Minor for Violin and Cello, Op. 102 - 1. Allegro》(Jascha Heifetz/Gregor Piatigorsky/Alfred Wallenstein)。這首協(xié)奏曲開場就是一段慷慨激昂的奏樂,用這套搭配聆聽時能清晰地感受到一股氣勢撲面而來,激昂結束馬上轉變?yōu)槁曇舫錆M“木質味兒”的低音演奏,不同提琴的音色呈現(xiàn)在腦海中仿佛被具象化,無論是高頻的嘹亮還是低頻的醇厚都給人很真實的感覺。慢慢聽下去,大小提琴反復轉折變緩,瞬態(tài)響應迅速,讓人聽起來非常帶感,聲場規(guī)模雖然算不上特別開闊,但各個聲音的此起彼伏很有層次,結像也十分清晰。整首曲目聽下來情緒隨著音樂波動不停,直到結束也意猶未盡。

美中不足
客觀層面,除了充電速度慢以外G5也缺少更加直觀的電量顯示,以至于無論是充電還是使用過程中用戶都難以確定它的剩余電量。聲音方面如上文所說,G5的聲音擁有極其出色的推力和強大的素質,但整體直白有余而稍欠韻味,導致其音色會微微發(fā)干,這需要玩家在搭配方面去下更多的功夫。
活力
全尺寸的便攜解碼耳放近期受到的關注度并不高,但它們有著其它產品不可比擬的優(yōu)勢,例如比臺機更輕巧便攜、比隨身播放器性價比更高等等,這使得它們在移動辦公、學習等場景下能夠與許多玩家的使用需求更加契合。而像G5這樣售價親民的產品,也為這個市場注入了新鮮的活力,非常值得一些對這類產品存在好奇但接觸不多的玩家去親身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