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身社會(一)愛情是一種病

單身是為了什么呢?有人說是為了快樂,有人說是為了自由。但那只是一種選擇,也許并不是為了什么。雖然書中給出了調查數據,證明了單身人士并沒有很悲慘,但對于具體的某個人而言,單身人士并不一定比結婚的人快樂或者悲慘。
這個世界對那些單身的人有很深的偏見,是帶有污名化的,用有色眼鏡看待那些主動選擇單身的人。
就我的生活體驗來講,確實很多人不理解為什么選擇單身,他們承認現如今婚姻對于我這樣的年輕人來說只是負擔,無論是心理上還是經濟上,但是他們依舊執(zhí)拗的認為婚姻是人生的必然旅途,仿佛人生就好像一條狹窄的長路,根本沒有任何選擇的余地,然而事實并非如此。人生是不斷的站在岔路前進行選擇的,不但選擇眾多,而且是具有相當寬度的。?

在很多事情上,我認為絕大多數人是認可我的這種說法的,那為什么在婚姻問題上就不能選擇呢?我不理解其邏輯,就像他們不理解我一樣。人們總是認為結婚是幸福的,反之單身是不幸的,主動選擇單身的人更是不可理喻的。正如書中所做出的結論一樣,不婚人士也許是更加快樂的,能更好的面對生活,擁有獨處的時光,獨立思考的能力。書中提到的一些喪偶的人生活真是一團糟。這也是我感到可悲的,婚姻將兩個獨立的人變成了兩個缺乏自主的人,兩個不完整的人,人們將這視為人生“圓滿”。
況且在生活中我還未曾見到任何人婚后變得無比幸福,跟未結婚前差距很大,即使剛剛結婚的紀念幾年有快樂時光,最后也是歸于正常,甚至多了很多煩惱,包括自己原來的煩惱,伴侶的煩惱,以及由于結婚帶來的新煩惱,例如一個孩子。也許就像叔本華說的:大自然只在乎你是否能夠在那充滿激情的歲月中繁育后代,即完成生殖意志,并不在乎夫妻雙方是否會永浴愛河。對于人類來說這是沒有辦法的,基因中就寫下了我們不可能真正愛上什么。

戀愛時那種心動,為此徹夜難眠,心心念念,甚至能讓不懂文學的人為此寫下十三行情詩,那是荷爾蒙和其他激素作用的結果,讓身體誤解,你會愛上什么,這也許就是“婚姻狂熱”吧。我不知道具體的生物學或者醫(yī)學原理是什么,但是毫無疑問那是一種病態(tài)的,至少是非正常狀態(tài)的。就像我曾經聽到一句話:愛情是一種病,婚姻就是治病的藥,但是你的病好了卻要永遠吃這個藥。無數的已婚人士向我吐槽婚后的艱辛,顯然他們可能已經忘記了當初的甜蜜時光,也許很短,又或許根本沒有。
人終歸會回歸理性的,就像病終歸會好一樣。也許看出“未病”的神醫(yī)就是不能被理解,而名揚天下,甚至還會被人質疑其精神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