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勒萬河谷沖突的真相大白于天下,但印媒仍在重復謊言

作者:王德華
祖國和人民永遠不會忘記,那些為國捐軀的英雄。據(jù)《解放軍報》周五報道,五名駐扎在喀喇昆侖山區(qū)的中國邊防官兵,獲得中央軍委表彰。他們在去年6月的加勒萬河谷沖突中,為捍衛(wèi)國家主權和領土,對印軍的侵略行徑堅決回擊。
報道稱,中央軍委授予祁發(fā)寶“衛(wèi)國戍邊英雄團長”榮譽稱號,追授陳紅軍“衛(wèi)國戍邊英雄”榮譽稱號,給陳祥榕、肖思遠、王焯冉追記一等功。
這是中國首次公布傷亡人數(shù)和這些軍官和士兵的詳細情況,其中4人在應對印度軍隊非法侵入加勒萬河谷實際控制線時犧牲。
《解放軍報》在《英雄屹立喀喇昆侖》一文中,回顧了整個事件:印度軍隊如何部署大量士兵,他們有預謀地隱藏起來,試圖迫使我軍承認其非法占領。我軍官兵在鋼管、棍棒和石頭的攻擊下,誓死捍衛(wèi)的國土。他們用生命詮釋了“五星紅旗,你是我的驕傲。你的名字比我的生命更重要!”
每一位解放軍官兵的生命都是寶貴的。他們都是父母的兒子,妻子的丈夫,兒子的父親。然而,印軍的無恥超乎想象。四位烈士是在談判時遭到偷襲,手無寸鐵地獻出了生命?!拔覀兙褪亲鎳慕绫保 笆姑?、義不容辭!”。這豈止是豪言壯語,更是視死如歸,巍巍昆侖,錚錚鐵骨。
在這場小沖突中,共有20名印度士兵死亡。這是兩國近45年來最嚴重的邊境沖突。印度媒體此前曾夸口稱,中國軍隊在該地區(qū)的死亡人數(shù)更多。中國披露事件細節(jié),是為了駁斥此前有關中國傷亡人數(shù)超過印度或中國煽動事件的虛假信息,讓世人看清其中的是非曲直。
加勒萬河谷沖突真相終于大白了,但印度仍然不接受事實。印度唯一擅長的事情就是制造假新聞,愚弄自己的人民來提高他們的民粹主義?!队《葧r報》在轉(zhuǎn)述中國媒體的這則消息時稱,“中國從未宣布其官方傷亡人數(shù),但各種報道估計,在沖突中死亡的解放軍人數(shù)超過40人”。文章還稱,“俄羅斯新聞社塔斯社報道,有45名中國士兵在加勒萬河谷沖突中死亡。”
愚蠢的印度人通過撒謊來假裝自己很強大。但事實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在政治素質(zhì)、體能和軍事裝備方面都比印度軍隊強大得多。
值得注意的是,《解放軍報》的報道用“外國軍隊”來指印度軍隊,這一舉動顯示了中國在當前中印軍隊撤離邊界地區(qū)的背景下,不愿煽動公眾情緒的克制。環(huán)球時報總編胡錫進在推特上寫道,“中國推遲發(fā)布這一聲明,表明了中國不會進一步刺激印度的善意。這是強者的姿態(tài)”。
《解放軍報》披露這些邊防官兵的故事后,許多中國人民在網(wǎng)上紀念和表達了他們的敬意。有的說:“沒有歲月靜好,只是有人替我們負重而行!”;還有網(wǎng)民寫道,“向保衛(wèi)祖國主權和領土的英雄致敬。國家和人民永遠不會忘記你們。中國這片美麗的土地是誰也偷不走的?!?/p>
加勒萬河谷沖突沒有贏家,中印兩國軍人都付出了血的代價。莫迪政府吞食中國領土的“前進政策”是始作俑者。中印兩國軍人正在脫離接觸,減少了爆發(fā)一場雙方都不希望爆發(fā)的更大戰(zhàn)爭的風險,這對兩國都是一件好事。對于中國而言,我們的主要作戰(zhàn)方向是臺海和南海,印度不是我們的主要敵人。
對于印度同樣是如此。印度《印刷報》評論稱,“新冠大流行前的經(jīng)濟放緩和大流行后的復蘇道路都削弱了印度的作戰(zhàn)能力。今年印度國防預算幾乎持平,政府的整體財政緊縮將在未來幾年繼續(xù)保持。因此,對印度來說,在短期內(nèi),緩和與中國在喜馬拉雅山的緊張關系,是一種選擇更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