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ker——赫費斯提翁
每個人有每個人的選擇,韋伯選擇跟隨大帝,謳歌霸道;
赫費斯提翁(妹)選擇,否定幻想,行動上為王盡忠。
這里本就沒有誰對誰錯,每個人對忠義的理解因位置的不同而職責不同。
在《君主·埃爾梅羅二世事件簿》里我始終認為韋伯否定赫費斯提翁(妹)有些過分了。

赫費斯提翁(妹),職介faker,最為最衷心于大帝的臣下與朋友赫費斯提翁的妹妹,亞歷山大的替身影武者。作為幼帝時期(紅顏美少年)的替身影武者,其存在就是為了王的安危而存在的,對于無盡之海的征討,這種虛妄的幻想,其存在就是讓亞歷山大陷入死局的行為,無論如何,作為影武者也無法認同,故此在"王之軍勢"中并未出現(xiàn)其身影。
(赫妹不存在于王之軍勢,是對大帝的忠義的表現(xiàn),大帝也知道赫妹不會同意征服無盡之海的,對她不出現(xiàn)在王之軍勢也不會意外)

忠義和榮光,有時候是矛盾的,

大帝有著自己的王道,其為謳歌征服的霸道,第四次圣杯戰(zhàn)爭中,大帝傳授給韋伯的就是謳歌霸道。但是,征服王所有的抉擇并非完全正確,正如Saber所言,大地死亡后國家分裂陷入戰(zhàn)亂,對人民也并非幸??裳浴?/p>
故此,并非王所有決定都是正確且毫無疑問的,埃爾梅羅二世想成為軍師的存在的話,要首先確保王的安全為首要,追隨是必然的,但是王拿自身性命做賭注追求幻想的行為是不可取的。 在FGO的FZ聯(lián)動中,大帝明明知道知道埃爾梅羅二世的夢想、追求與渴望,但是出于肯定和擔心,大帝仍是的使用王之軍勢與埃爾梅羅二世作戰(zhàn),打碎了他所有的計劃。想必生前作為影武者赫妹對他的這種不經大腦的決定也是頭疼的要命。
"不出現(xiàn)于王之軍勢"="不認同大帝",這是對Faker赫費斯提翁忠義的否定。正因對韋伯有所期待有所期待,赫費斯提翁才會對韋伯的回答更加失望,她希望能有一個讓他的王冷靜下來的臣子,而非無視危險盲目追隨王的追隨者。?


此時的韋伯只是盲目追尋大帝身影,而沒有作為軍師的覺悟,所以,赫費斯提翁對這樣的回答無疑是失望的。赫費斯提翁不認同為了征服無盡之海亞歷山大的王之軍勢,不存在于故而并不在王之軍勢其中,與其為了榮光而被召喚,她更希望自己的王能避免那樣的結局,她的忠誠與憂心,注定了她不會進入王之軍勢,因為她的職責就是保衛(wèi)王,為他迎接可能帶來的致命的一擊,能代替王去死是她作為影武者的夙愿。
然而一直當著名偵探的埃爾梅羅二世,并不明白這種心情,他只是被大帝庇護之下的人,并不是赫費斯提翁苦苦追尋能制止王,或是保護王的人才。此時的他,只是追隨者謳歌霸道的覺悟,卻沒有作為軍師勸誡君主的主動思考,這令赫費斯提翁失望透頂。


雖然不認可大帝的夢想,但她和大帝兩個人關系如何, 她又是怎樣的人呢?這些問題在事件簿中已有答案。
其一:赫費斯提翁是用大帝的披風所召喚出來的,其寶具由大帝所贈,且極為相像,二者關系絕不算差。
其二:在與格蕾解放的圣槍十三道拘束中,其中對邪惡作戰(zhàn),不能對心地善良作戰(zhàn)這兩項,并未得到圓桌騎士團的承認,只承認了其中5道約束釋放Rhongomyniad。所以赫費斯提翁并非邪惡之人,且是心地善良之人。

然而,作為影武者的赫費斯提翁被召喚,說明她也祈求著圣杯,那么,她會對圣杯許下什么樣的愿望呢?
也許,她只是希望自己的王能現(xiàn)實些,或者,能有人好好的勸誡她,是她所祈求的愿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