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壓抑也不發(fā)泄,五分鐘釋放情緒法,讓身心都通透!
你有過深夜哭泣、情緒崩潰的時刻嗎?
是否經常陷入焦慮、心煩、恐懼的內耗中無法自拔?
又或者,感覺自己沒有情緒,卻經常疲憊,開心不起來?
如果有以上情況,那說明你真的需要好好關照自己的內心,學習如何正確管理情緒啦。
在上篇文章《壓抑的情緒,正在緩慢侵蝕你的身體》中,我們講了情緒與健康的關系,明白了做好情緒管理對我們的身心健康來說,是不可或缺的一環(huán)。
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來了解:如何正確釋放情緒,才能不造成身體的堵塞!
允許情緒的發(fā)生
試想一個這樣的場景:家長給孩子輔導作業(yè),但孩子心不在焉,只想著玩,家長生氣了。
這時,多數(shù)家長會有兩種反應。一種是通過發(fā)火、懲罰或冷暴力,命令孩子專心做作業(yè)。
另一種,是壓著怒火給孩子講道理,哄著孩子做作業(yè)。
前者是發(fā)泄情緒,后者是壓抑情緒,家長無論選擇哪種,都不能讓自己感到好受一點,也無法解決和孩子之間的問題。
因為,一個是企圖通過改變別人來解決掉情緒,一個是通過自我壓抑來無視情緒,本質上,都是對情緒的抗拒和不允許。
我們以為通過抗拒能解決問題,可事實是,你越抗拒什么,就會越加強什么。
化解的唯一途徑,便是先接納。
既然情緒已經升起,那就接納它的發(fā)生,放下要立刻解決掉這份情緒的沖動,但也不要忽視它。
所以說,正確釋放情緒的第一個關鍵點,就是不帶評判地承認自己的真實感受:
是的,我現(xiàn)在很生氣 / 焦慮 / 恐懼 / 悲傷……
承認,便是一種看見,把注意力從外在引向內在,收回向外的抓取,療愈才會開始發(fā)生。
我不是我的情緒
從本質上來說,情緒只是一種生理反應,是由身體分泌出一些化學物質,刺激腦神經而產生的。
它只是一種感受,而我們卻常常把自己等同于這種感受,迷失在其中。
就如同你開著車走在路上,忽然下起大雨,你打開雨刷器,卻被左搖右晃的雨刷器吸引了全部注意力,忘記了看向前方。
所以說,正確釋放情緒的第二個關鍵點,是以更大的視角看待自己,不把自己認同于這個情緒,不是只盯著情緒。
比如,當你很生氣時,告訴自己:我只是感受到了憤怒的情緒。
當你對某事、某人失望甚至絕望時,告訴自己:我只是感受到了失望 / 絕望的情緒。
當你這么做時,便停止了頭腦思維對情緒的放大和發(fā)酵,能避免自己在情緒下做出不恰當?shù)臎Q定,或是不理智的行為。
并且你會發(fā)現(xiàn),有時感受到的情緒并不是你的,只是受到了別人的影響。
如此我們便明白,需要的不是控制情緒,而是讓自己不被情緒所控制。
放松全然感受
我們經常聽中醫(yī)講:怒傷肝,思傷脾,憂傷肺,恐傷腎。另外還有一個,人們常常不太理解的——喜傷心。
壓抑情緒會造成身體的堵塞,開心也是一種情緒,壓抑開心、快樂或過度開心,同樣會損傷身體。
但是為什么我們很少聽說有人是因為太開心而生病的呢?——是因為我們喜歡開心的感覺,不太會壓抑它。
但悲傷、憤怒、恐懼就不一樣了,會讓我們產生不好的感受,所以當它們升起時,人會下意識地逃避、抗拒這些感受。
不想體驗情緒,便會開始壓抑。
但正確釋放情緒的關鍵恰恰就是——完整地體驗它。
因為產生的激素需要釋放完,才能被代謝掉,已經開始的化學反應需要完成,它才能結束。
完整地體驗,即是允許情緒在我們的身體里流淌,直至自然消散,而非粗暴地抑制、中斷、驅趕。
這便是正確釋放情緒的第三個關鍵點。
了解了以上三個釋放情緒的關鍵點,具體可以怎么做呢?
我們給大家介紹一個五分鐘進行情緒釋放的小方法,經常練習,慢慢你會找到感覺,并靈活運用。
5分鐘小練習
首先,當你意識到自己起情緒的時候,不要用以前的方式去排解它,先找個安靜的地方坐下來,讓脊柱放松地打直,讓身體舒適、放松下來。
不管你現(xiàn)在認為自己有沒有情緒,都可以嘗試一下,去陪伴自己的感受是一種什么體驗。
如果有情緒,告訴自己,這只是一個情緒,不要順著情緒去思考、浮想聯(lián)翩。
把注意力帶回當下,帶回你的身體,只需要去感受此刻,這個情緒在你體內時所產生的感覺。
完全地允許這份情緒在身體里產生的任何反應,去陪伴它,不干涉、不控制、不引導、不逃避、不評判,允許任何感受經由身體釋放,充分地去體驗它。
放松地陪伴著情緒與身體的感受,就像陪著一個正在發(fā)脾氣的孩子,就像在陪著自己的一部分,允許它自由地釋放,
這個過程中,可能產生很多念頭,比如“還要多久才能結束???”“這樣下去真的有用嗎?”
無論是擔心,還是懷疑,都意識到這只是頭腦中漂浮而過的念頭,然后把注意力帶回到身體,繼續(xù)放松地陪伴著身體的感受,允許它是它現(xiàn)在的樣子,允許它帶來任何的變化。
在這里,給大家講解一個小案例。
我們有個學佛多年的學員,他說自己一看到孩子亂扔玩具就會發(fā)火,也知道這樣不好,可就是控制不住,試盡了各種方法都解決不了。
后來學習了正確釋放情緒的方法,他就照著做,在情緒升起那一刻不做任何事情。
不急于去糾正孩子的行為,不發(fā)泄,不壓抑,也不勸自己不要生氣。
只是完全允許自己去體驗這份情緒,逐漸地,情緒就自然消解掉了,他也平靜了下來。
他說這是他第一次在這樣的情況中不發(fā)火,平靜下來,心平氣和地和孩子交流了。
另外講一個和身體健康相關的案例。
有一位學員經常容易焦慮、抑郁,身體也不太好。
有天他焦慮又冒上來,覺得很恐懼,問嘯軒老師:“我的病就是因為有焦慮,現(xiàn)在焦慮又上來了,會不會讓身體更差?”
嘯軒老師跟他講:“這是你的恐懼,它會造成身體的緊張,反倒加重堵塞,焦慮不是問題,只是每次它一冒出來想釋放的時候,你就開始恐懼緊張,把焦慮壓回去了。所以現(xiàn)在我們學著把焦慮釋放掉?!?/p>
于是他跟著嘯軒老師的引導,深呼吸放松,陪著這份焦慮,允許自己去體驗它。
放松下來以后,他開始感覺到焦慮往下走了,好像兩肋更疼了。
這是因為氣血終于運作到原來僵死的沒有感覺的地方,才會知道疼痛,氣血動起來了,這是非常好的事情。
然后他繼續(xù)放松,陪著情緒,不控制不抗拒。過了一會兒,他就感覺焦慮好多了,兩肋雖然還有點痛,但也好多了,感覺真的舒服多了。
引導完后,他感慨說:“原來就這么簡單嗎?”
確實就這么簡單,只是大多數(shù)人要么帶著恐懼,不敢去體驗情緒,要么帶著厭惡,想讓情緒趕快走。
頭腦的過度參與反而打斷了情緒消解代謝的過程,其實只要不理會頭腦,去陪伴這個過程,情緒就會自然地釋放。
這位學員后來反饋說這個方法太好了,他自己又嘗試了一下,真的能做到,他感動地流下了眼淚,終于明白那些恐懼原來都是自己強加上去的。
現(xiàn)在大家應該對釋放情緒的過程有一個更清晰的認知了吧?下次起情緒的時候,便知道如何應對了。
就是這么一個簡單的過程,重復地去練習,逐漸地,你會越來越能安靜下來陪伴自己,知道如何處理釋放情緒。
正確地看待情緒,不再抗拒情緒,是有效應對情緒的前提,沒有這一步的基礎,很難開始真正地消除情緒的影響,甚至會適得其反。
在了解情緒的前提下,運用這個基礎的練習,便是能很好釋放情緒的開始了。
而每個人的情緒深度不同,背后原因也是復雜多樣,一些深度的療愈,可能更需要在療愈師的引導下完成。
最終,我們想要在生活里學會自如地應對情緒,還是需要提高覺知力,能夠看清情緒背后的真相,從根源上減少情緒的發(fā)生。
之后的文章,我們會更深入地講解:情緒的根源又來自于哪里?以及如何通過覺知練習,讓身心越來越通透自在。
關注我們,一起悅振動,越健康!
喜歡本文的朋友可以在微信搜索“悅振動”,點擊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