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象
網(wǎng)上沖浪的核心,在于分享信息和輸出觀點。
擬同客觀事實與經(jīng)驗事實。
只是很多網(wǎng)友,既非學(xué)者,又非行家,何談事實呢?
年輕人身陷網(wǎng)絡(luò)泥潭最大的問題是沒有形成獨立的認知,只會借由本能憑依著他人。
缺少完整的辯證思維,比起分析矛盾,她們更優(yōu)先于尋找共情。
誠然,無知使人幸福,同樣也任人魚肉。
身邊之人應(yīng)予以引導(dǎo)。

第一次在夢中有了思識,連同醒后的記憶都清晰許多。
“你的思想也沾染了暴力,這就是來自過去的詛咒,它曾予你力量,也將誤入歧途?!?/p>
“但是此刻... ...”
“唯有暴力才能對抗暴力?!?/p>
我這么想著,并向他揮出了拳頭。
夢境從家庭開始,初現(xiàn)端倪。
以現(xiàn)實之識勘破幾位故人后,我見到了F。
準確的說,她是F又不是F。
藏在意識深處的女性集合體,這次盜用了她的身份。姓名作為個體最高級別的標簽,只是被冠以便得到了承認。
她借宿在我家。
上前敲了敲房門,半敞未鎖,象征著我想接近的期望。
她蒙在被子里,耳邊適時地響起了裝修的噪音。
靜待聲止,她探出身來,聲線沙啞而慵懶。
陌生的臉,卻讓人移不開目光,這是醒后唯一丟失的印象。
視線向下,是不著半縷的肌膚與紅暈。
與之對話,她的一顰一笑似潮或汐,起伏于心緒之間,蓋過了思識。
厲厲浮生,如夢落痕。

網(wǎng)絡(luò)時代加速了信息流動的同時,也帶來與日俱增的虛無。
人們沉淪于此,不見現(xiàn)實真貌。
許久未嘗顫栗滋味,卻仍直不起腰來。
我想,或許亂象根源,是因為人們需要「斗爭」。
與自我、階級、意識形態(tài)相斗。
為理想、美與真物而爭。
只是大勢之下,個體意志猶如惶惶孤星,夜色漸染,幾分黯然。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