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方舟】解手不等于掛機?日常和高難區(qū)別有多大?舟游現(xiàn)狀漫談
前言:昨天寫了一篇討論近期環(huán)境的變化的專欄,個人感覺反響還不錯。所以決定趁機糾正一些錯誤的觀念或者說單純的誤解,再漫談一下日常和極限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希望本篇攻略會為你提供幫助。
相關專欄:



? ? ? ? 首先說明一點,解手不等于掛機。根據(jù)明日方舟少人WIKI上的解釋,任何一次部署干員、召喚物及輔助道具、撤退、開啟技能都視為一次操作,允許調用一切編隊BUFF(即“掛件”)、無任何其他限制,用盡可能少的操作步數(shù)完成戰(zhàn)斗,當存在一個更少步數(shù)解的時候,其他解將不再為解手解??偠灾?,解手是追求最少步數(shù)的極限流派,它將與地圖的任何交互作為一步。而掛機則不同,雖然掛機沒有明確定義,不過掛機也初步分為廣義掛機(開啟手動技能)和狹義掛機(不開啟手動技能)。狹義掛機與解手很接近,不過解手并沒有不允許開啟手動技能的設定,雖然手動技能很多都會在一次次干員的更新或是思路的優(yōu)化后被壓掉。我個人的理解是,部分無概率無潛能需求的解手也可以作為掛機作業(yè),掛機的步數(shù)壓到極致也可作為解手。不過解手和掛機還是有本質區(qū)別,二者不能隨意混淆。
? ? ? ? 舉個例子就好理解了,這是解手平臺上一期排出的解手榜:

? ? ? ? 不難看出,解手與掛機在干員選擇上有明顯區(qū)別,因為解手并不考慮干員的獲取難度和持有率,練度要求(包括等級、技能專精和模組練度)是最主要的要求,當然有時候也有凹概率和潛能的需求。不過解手干員和掛機干員仍有不小的重合度。我本人反正主要還是打狹義掛機,畢竟號拉胯解手反正卷不過。
? ? ? ? 既然談到了解手與掛機的區(qū)別,不如再順勢談談日常與高難的區(qū)別。我個人的理解是,日常強度主要取決于兩個方面,一是少人記錄的數(shù)量,尤其是少人獨享記錄的數(shù)量,二是日常使用的舒適度。就比如,同樣是召喚師的令,日常使用的舒適度和少人記錄的數(shù)量都遠遠高于麥哲倫(麥哲倫的最后一個主線獨享H5-1已被摘帽),就可以說令的日常強度遠遠高于麥哲倫。再比如,傳統(tǒng)基石在新章和新活動的發(fā)揮不佳,所以舒適度不佳,換作深海隊尤其是混入了深海干員的其他隊伍,都能輕松碾壓主線或是新活動,我們就說深海獵人隊的日常強度遠遠高于傳統(tǒng)基石。

? ? ? ?再來談談高難,高難其實看法有分歧,一種認為H關也算高難,另外一種認為合約高層才算高難。我個人認為應該只有合約高層才算高難,畢竟H關一般少人記錄都是3人,非常接近日常,所以應該歸于日常一列。因此談到合約高層,不得不提到的就是大C和拐,基本上高難也就先鋒、大C和拐三個分類,而且這三個分類互有重合。先鋒自不必說,風投加夜半曉歌。然后,最典型的大C自然是三真神,三真神基本上都能實打實地打出輸出,當然其他大C還有很多。再談談拐,拐分為控制拐和增傷拐,典型的控制拐有夜半、瑕光、溫蒂、各大快活以及泥巖等等,而增傷拐則有鈴蘭、靈知、塞雷婭等等。從這個方面不難看出,現(xiàn)在的高難和日常差距還是非常大的,因為高難用的干員與日常就有很明顯的區(qū)別了,更別提潛能和練度硬性要求上的差距。
? ? ? ? 綜上所述,解手不等于掛機,目前的高難和日常也有了明顯區(qū)別。理解這些區(qū)別,或許能更好地理解舟游現(xiàn)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