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父視女如己出,她卻要放棄撫養(yǎng)權:她要的是尊重,不是勸和
帶著女兒再婚繼父視若己出,她卻要放棄撫養(yǎng)權:她要的是尊重,不是勸和
9歲的女兒放暑假了,32歲的任燁把她送到前夫家,還說要放棄撫養(yǎng)權。為此,和現(xiàn)任老公吵架后離家出走,手無分文又沒手機在街頭流浪了三天。結果,她母親卻說她是惹事撒謊精。

3年前,任燁的前夫劉強受不了兩人每次一吵架,任燁就跑回娘家,接著任燁的母親就帶人上來鬧。
劉強可能覺得和任燁這樣下去挺沒意思的,就提出了離婚。兩人育有一兒一女,于是兒子歸劉強,女兒歸華燁。
離婚后華燁經(jīng)人介紹認識了一樣是離異的梁軍,梁軍沒有自己的孩子,他看中華燁有女兒,剛好能和她組建一個完整的家庭,就同意了。
婚后,華燁把女兒丟給了婆婆帶,自己每天在家閑著。既不做飯也不幫忙做家務,里里外外都是公婆在操勞。
梁軍家面積很大,蓋了兩層樓,都裝修好了。任燁和梁軍女兒就睡在二樓房間,但房間的窗很大,夏日的時間陽光從窗照進來,沒裝空調的房間就像火爐一樣。
任燁說,自從半年前和梁軍吵架后,梁軍就搬到了一樓。她和女兒在二樓只有風扇,而梁軍卻在一樓裝了空調。

加上她沒工作沒錢,家里又沒菜,在家里她過得人不人鬼不鬼,女兒也變瘦變黑了。
她擔心女兒,于是就想放棄撫養(yǎng)權,把女兒送到前夫家。還提出了離婚但梁軍不同意。
為此,她故意把女兒送到她姑姑家。之后,她就一個人在市場徘徊了三天,身上沒錢又沒手機。最后還是好心人幫她打電話到節(jié)目組尋求幫助。
只是讓人奇怪的是不管是任燁的公婆還是任燁的母親和弟弟,都不站在任燁這邊。甚至任燁的母親還說寧愿選擇梁軍也不要任燁。
原來在任燁母親的眼里,任燁從小被任家人嬌養(yǎng)長大,在沒嫁人前,還會聽家里的話。
和劉強結婚后,脾氣就變壞了,還學會了撒謊騙人。
這次任燁提出離婚,她不同意。她認為再沒有比梁軍更好的女婿,她認為純粹是女兒矯情,為此還打了任燁一巴掌。

任燁說自己有病,去醫(yī)院檢查卻沒有一絲問題。任燁的母親更加認為是任燁故意的,還說她要是沒錢,不會問家人給嗎?一人一百都有上千塊,現(xiàn)在這樣子鬧很不懂事。
而梁軍也承認自己不懂任燁心里想什么,嫁人后性格內向,很少與人交流。
為了接回女兒,梁軍和任燁兩家人把劉強一家人叫出來。只是任燁女兒的姑姑卻說是任燁主動把孩子送過來的,也是她主動提出放棄撫養(yǎng)權,也走了法律程序,就差簽名了。
任燁母親不同意,她希望外孫女能留在任燁身邊,可以陪伴著任燁。
最后任燁在節(jié)目組和家人的勸說,選擇留下女兒的撫養(yǎng)權,和梁軍和好。
在我看來,這段婚姻一開始就是錯的。梁軍會同意和任燁結婚的前提是她有孩子,不拒絕離婚是離婚后孩子的撫養(yǎng)權就不歸他了。

兩人是重組家庭,任燁離婚后就嫁嫁給了梁軍??梢哉f這一手操辦的是雙方的家長,梁軍還算好,有選擇權的,但任燁就沒了。
任母認為梁軍好,一來是因為他能接納任燁女兒,二來是把外孫女視為己出,三來是梁軍家生活條件也不錯。
她知道任燁是什么樣的人,沖著任燁下半生,她也要死綁著兩人。
至于任燁說得生病,我猜她是有心理病或抑郁癥之類。心理上的病是沒辦法看出來的,去醫(yī)院檢查,只是檢查生理上的問題,那自然也是檢查不出來。
因此任母才會覺得任燁在說謊,這樣的打擊,只會讓任燁認為家人信不過,把她內心世界再次封閉了。
所以反觀任燁才是最可憐的那個,女兒今年9歲,也就是說可能大學都沒讀完就結婚,之后相夫教子。每每吵架,就跑回娘家,每次又是任母帶著她沖鋒上陣。這樣一來,夫妻可以自己解決的問題慢慢就會被放大,上升到兩家人上。時間一久,面子情都沒了。
而任燁依然長不大,依賴著家人。但婆家可不是娘家,娘家人把她當寶,愿意為她出頭,嬌寵著好, 不代表婆家愿意把她當女兒。
無法自己一個人處理婚姻出現(xiàn)的問題,婆媳相處又不好。時間一久,這日子就沒法子湊合了。

和前夫離婚后又被嫁與梁軍,之后又是沒工作狀態(tài)。上一段婚姻的創(chuàng)傷還沒痊愈又進入另一段婚姻,而這段婚姻卻是為了因為孩子,能讓婆家人享有天倫之樂。
任燁從頭到尾都沒得選擇,可能有抗議過,但大家都認為她是撒謊不聽話的人,自然認為她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所以節(jié)目后面她說不再放棄撫養(yǎng)權了,選擇和梁軍好好過,看著就很可憐。沒人幫她走出來,沒人告訴她,她需要的是有份工作,學會獨立不再依賴別人,才能重新找回臉上的笑容。
打著“為你好”的旗號忽視了任燁內心真正的需求,這是重新把她推到黑暗。
只愿任燁,能自己看破,重新振作。
也希望任燁的家人能站在她的角度上替她著想:尊重任燁的意見,走出陰霾,重新讓她選擇一條是自己選擇的,想要走的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