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騰了幾個月,布林肯訪華是為了美國,還是為了自己?
折騰了幾個月之后,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終于踏上了中國的土地,與中國外長秦剛進行了5個半小時的會談。中美雙方都對會談的具體內(nèi)容語焉不詳,可見交流的問題不少,達成共識的不多,這也與之前大家預測的差不多。
今年二月初,布林肯其實已經(jīng)非常接近于訪華了。但就在他成行之前,在美國國內(nèi)忽然發(fā)生了“流浪氣球”事件。美國絕大多數(shù)主流媒體用一個失控的中國氣球作為借口,大肆攻擊中國對美國搞氣球間諜活動。美國政府擋不住美國朝野瘋狂的反華浪潮的挾持,出動最先進的戰(zhàn)斗機擊落氣球,布林肯也只好宣布取消訪華行程。
事后有人指出,美國政府炒作氣球事件,是為了掩飾發(fā)生在俄亥俄州的重大環(huán)境事故。但現(xiàn)在來看,這次炒作是一箭雙雕。一方面轉(zhuǎn)移公眾的視線,讓他們不去關注鐵路事故造成的重大環(huán)境危害事件,另一方面也是為了阻止布林肯的訪華,防止民主黨政治得分。也有可能是民主黨內(nèi)部的主流勢力,要阻止美國與中國關系的緩和。
美國內(nèi)部無底線的政治爭斗,以及美國失智反華的政治氛圍,讓中國認識到,不給予美國某些人嚴正的警告就不足以獲得應有的尊重;不讓美國某些人認識到自己日子難過,就不足以讓他們低下傲慢的腦袋。
因此,從2月份起,中方不再主動與美方交流,不再理睬美方希望溝通的請求。尤其是對布林肯領銜的美國國務院,讓其在外交上完全失能,這成為美國對外關系史上“最尷尬的時刻”。
布林肯還有今天一天的行程,還會與中方哪些人見面現(xiàn)在還不清楚,但從昨天會談的情況看,結(jié)果不是太好,他想見中方更重要人物的可能性越來越小。我們之所以如此判斷,從最近一段時間,美國并沒有表現(xiàn)出足夠的誠意有直接關系。
就在美國明確布林肯即將訪華的情況下,美國依然在經(jīng)貿(mào)、科技上對中國進行無理打壓,特別是在軍事上依然在進行更高強度的挑釁,在對臺問題上不斷地侵害中國主權(quán)。這樣一種狀態(tài)不是誠心要與中國進行合作的氛圍。
布林肯這次為什么要下決心來華一趟呢?是因為美國此前的極端反華政策徹底失敗,更主要的是美國陷入國際國內(nèi)的巨大麻煩,需要中國的合作甚至是幫助。因此,按照美國國務院發(fā)言人的說法,布林肯要來華建立溝通渠道防止誤解誤判、捍衛(wèi)美國價值觀和利益以及合作應對全球挑戰(zhàn)。同時做為美國國務院的負責人,布林肯必須為后續(xù)要來中國進行具體事務會談的各路人馬鋪平道路。
但是,道不同不相與謀;意不合必定南轅北轍。在美國反華政治正確的政治氛圍下,在美國朝野誰反華誰有理的瘋狂狀態(tài),布林肯就算到了中國,見到了中國有關負責人,也沒有辦法為美國的國家利益爭取些什么。
因為美國政府謀求的仍然是不公正不平等的強權(quán)關系,中國不但要幫美國解決問題,還要打掉牙齒往肚里咽。美國這種蠻不講理又不現(xiàn)實的目標,怎么可能在中國面前行得通?美國的政治現(xiàn)實布林肯是改變不了的,中美之間又怎么會因為一個國務卿的到訪而走到一起攜手前行?
布林肯這次訪華之行,不會有太理想的訪問成果。因為他既沒有他的老前輩基辛格的戰(zhàn)略頭腦,也沒有在中國人心中留下值得尊敬的言行。這已經(jīng)在安克雷奇會談中已經(jīng)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所以,我們根本不對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先生的訪華抱太高的期望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