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為知己者死!文在寅的復仇之路【歷史調(diào)研室06】

B站歷史研究-5
文在寅總統(tǒng)(歷史調(diào)研室出品)
引入部分-盧武鉉跳崖自殺
早年經(jīng)歷
文在寅出身寒微,父母是躲避戰(zhàn)亂的難民,曾因交不起學費被趕出學校,家人定居釜山后生活才漸漸穩(wěn)定。從小他就非常喜歡讀書。
1972年,文在寅考入慶熙大學法學系。在他上學時,時任總統(tǒng)樸正熙為加強軍閥獨裁統(tǒng)治,發(fā)動了十月維新政變并推翻國家憲法,這種行為在當時是難以接受的。文在寅與同學們徹夜討論政治,最后決定參加游行對抗獨裁政權(quán),這些經(jīng)歷對他的人生產(chǎn)生了巨大影響。
他最終被捕了,母親心急如焚:“就算是再正確的事,為什么非得是你去做呢?”,那時他沒能回答這個問題,但后來,他用自己的一生給出了答案。
出獄后,文在寅又被征召入伍,被分配到了特種作戰(zhàn)第一空降旅,這是韓國空軍直屬的首爾衛(wèi)戍部隊,死亡率很高,帶有懲罰性質(zhì)。盡管校園生活不盡人意,但他的軍旅生活非常成功,多次被授予表彰,值得一提的是,給他授勛的正是全斗煥——此人后通過軍事政變成為韓國總統(tǒng)(前一陣子人剛走)。
退役后,文在寅考入司法研修院深造,最后成為了一名律師。他先面試了幾家大事務所,但它們的客戶都是大企業(yè),文在寅則希望深入百姓,為蒙冤的普通人辯護,于是斷然拒絕。這時,朋友告訴他,一個叫盧武鉉的律師正尋找合伙人,文在寅與盧武鉉的命運,就此交織在一起。
知己相逢

文在寅與盧武鉉(右1與左1)
很多年后,文在寅還會回憶起兩人初見的那天,他們坐在辦公室里談了很多。盧武鉉談到了為普通人辯護的經(jīng)歷,文在寅則談起了學生時代(“我很快就對他產(chǎn)生了同質(zhì)感,我們身上有著同樣的氣質(zhì)”——《命運》),他們約定,如果兩人合作就要一起做干干凈凈的律師。
就在那一瞬,他們的合作法律事務所成立了。兩人一起當律師的那段時間,打了很多官司,幫助底層百姓向大企業(yè)維權(quán),這讓他們非常自豪,并成為釜山首屈一指的人權(quán)律師。
在生活上,他們潔身自好,文在寅甚至曾因此不敢接觸高爾夫。在釜林事件中,他們免費為學生辯護,促進了韓國民主化進程,并更進一步聲名遠揚(電影《辯護人》的原型)
邁入政壇
1986年,盧武鉉開始全身心投入政治活動;1988年當選國會議員正式邁入政壇。而文在寅生性淡泊,選擇繼續(xù)擔任律師。
闊別六年之后,盧武鉉找到了文在寅,希望他幫自己競選韓國總統(tǒng),就此文在寅也與政治產(chǎn)生了微妙的關系。
盧武鉉將文在寅視為自己最重要的參謀。在競選時,他面臨一個大問題:是否接受另一位競選者鄭夢準的條件——要求競選單一化,同時組建聯(lián)合政府(無論誰當選,另一人有一半內(nèi)閣任命權(quán))。鄭夢準是財閥支持者,他的行為是盧武鉉難以接受的,但如果得不到他的支持,盧武鉉很可能因而敗選。當時,只有文在寅站在了盧武鉉身邊,支持他拒絕了提議。
后來的結(jié)果證明他做得對,盧武鉉依然勝出,成為第十六任韓國總統(tǒng)。

當選后,盧武鉉立即邀請文在寅任民政首席秘書官,文在寅原本很猶豫,但在盧武鉉的堅持下,他同意了。文在寅曾天真地想只干兩年,但青瓦臺好像有一種魔力 ,一旦走進去一次,一生都難以擺脫。
盧武鉉是一個極具理想主義色彩的人,但現(xiàn)實無比殘酷,他不僅得罪了許多利益集團,而且提出的朝韓友好思想在朝核危機時被認為是懦夫的象征。當反對派要求彈劾盧武鉉時,文在寅四處奔走,帶著妻子參加了反彈劾的燭光集會,最終使盧武鉉復職。然而,總統(tǒng)任期只有五年,盧武鉉想要解決的問題太多,個人和時代都有局限,晚期支持率也一路走低,曾經(jīng)的雄心壯志最后化為了理想主義的悲歌。
2008年2月25日,盧武鉉任期結(jié)束。退休后,兩人不約而同地選擇回鄉(xiāng)務農(nóng),隱居于山水之間。然而這樣的生活還是被打破了。
復仇之路

盧武鉉之死推動者,韓國第十七任總統(tǒng),現(xiàn)代集團總裁李明博↑
在李明博政府的推動下,他們抓捕了大批與盧武鉉有關的人,指責盧武鉉離職后帶走了自己檔案的復印件,并查出其親人受賄(其實打了欠條)。最后,盧武鉉不堪重負,跳崖自殺。
李明博總是指責盧武鉉執(zhí)政時期打擊財閥使GDP增速緩慢,還大肆宣傳其親人受賄,可當他自己執(zhí)政時,不僅GDP增速更加緩慢,后來更是被查出受賄4000萬美元。
2009年5月23日,盧武鉉的身體消失在了貓頭鷹巖之下,但是,他的影子,卻從黑暗中走了出來。
2012年,文在寅出山,當選第十九屆國會議員,并且立刻宣布參選韓國總統(tǒng),成為樸正熙之女——樸槿惠最大的競爭對手。最終文在寅以微小差距敗選(3%)
2016年10月,“閨蜜門”事件爆發(fā),樸槿惠的親信崔順實被曝長期收受財閥賄賂并干涉其執(zhí)政,韓國舉國嘩然,多地爆發(fā)抗議游行,她隨即遭到國會彈劾。

那年11月,光華門,文在寅舉著燭光,站在反對樸槿惠的人群之中,他已經(jīng)63歲了,頭發(fā)都白了,但他還是執(zhí)拗的站在那里,滿臉都寫著“復仇”兩個字。
2017年3月10日,彈劾成立,樸槿惠成為首位因彈劾而下臺的韓國總統(tǒng)。
很快,文在寅再次參選韓國總統(tǒng),他的主張頗受平民和年輕人歡迎,憑借很高的支持率一舉當選。
當選后,文在寅一直隨身帶著一張紙,那是盧武鉉的遺書——“沒有別的理由,就是不能扔?!?/span>
2017年5月23日,樸槿惠出庭受審(近日她已獲釋出獄)
2018年5月23日,李明博出庭受審。
5月23日,是盧武鉉的祭日,文在寅不僅為他報了仇,還繼承了他的政治理想,繼續(xù)對抗韓國財閥,在張紫妍和李勝利案中繼續(xù)打壓特權(quán)階層。在政治手腕上,他更加靈活,當選后還參拜了李承晚和樸正熙的墓地,謀求跨黨派合作。面對疫情,他采取迅速果斷的措施成功控制住傳播。
在最新的選舉中,他的黨派一舉拿下六成席位,創(chuàng)下歷史記錄。
全片總結(jié)
盧武鉉很喜歡江水這個概念,他希望人們能夠像江水一樣,不論遇到什么挫折,都能匯聚在一起,奔騰入海。
而文在寅在自轉(zhuǎn)的結(jié)尾寫道:
愿為江水,與君重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