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
我小時候總以為春夏秋冬都是循序漸進,不會昨天還是近四十度的艷陽天,今天便風起云涌送來秋日的颯爽所謂。然而事實卻就是這樣,今天的秋雨送走了處暑滯留的炎氣,甚至能觸摸到天的涼意。
苦夏如此,凜冬如此,種種如此。
『去感受』這件事向來是如此的厚重,大抵是從小夏天便未曾善待與我。大多數(shù)時候感受到的是沾著悶氣的倚疊如山的作業(yè),或者是突然從小賣鋪貨柜中絕跡的鹽水棒冰,或者是浪費掉的旅程與風景被時常翻出敝帚自珍。每每如此,苦夏便容易過去。
我生在鄉(xiāng)下,父母也少不了帶著我去七大姑八大姨家走親訪友,而我平生便時常痛恨這類瑣事。倒不是厭惡那份人情下的喧鬧或者錢財通貨下的微迎,而是那份自己心底暗涌下的代溝。面對實際時,比我大出近一倍的長輩們會說他們『以前』最喜歡的就是到處走親戚,我卻至今難以反駁,因為這既是時代的烙痕又是兩代人的王屋太行。大多數(shù)時候長輩們只是希望得到晚輩的陪護,認為這是一種綿延,殊不知是變種的牽扯。這是人之常情無可厚非,我也常希望理解這份晚年的心酸。但當面對那滿桌豐盛卻總是不和胃口的飯菜和飯桌上人們會員制的嘮家常環(huán)節(jié)時,我又如鯁在喉。長輩們會理解晚輩對此的不耐煩心理嗎 可能會。長輩們知道自己這樣做無非是強加自己的心愿并鍍上親情的金漆讓人難以違抗嗎 也許吧。但即便如此,我從未見過有長輩挺身而出承認這點,我便覺得無比悲哀,是否自己以后也會如此。當然我也從未在人前表露過類似想法,在飯桌上掛滿微笑算是基本素質(zhì),以上這種想法的出現(xiàn)大概也是自己的不成熟所致,畢竟這不過是情分,不這樣做才是符號中華幾千年來傳統(tǒng)美德的慣例表態(tài),說出去別人可能也只會把我當涼薄冷漠的不肖子孫來看待,所以我也欣然接受。
在結(jié)尾,這個夏天很糟,不是一般的糟,我沒有變成自己想要的樣子,也沒做成自己曾滿心期待的事,生活仍舊一塌糊涂。不過一切苦難也終將逝去,未來的日子仍然值得期待。不過若說有什么值得稱道的事,我也早忘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