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中歐班列運行第一城?
誰是中歐班列運行第一城?

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和深化,運行于中國與歐洲以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間的集裝箱等鐵路國際聯運列車,成為深化我國與沿線國家經貿合作的重要載體和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抓手。
公開消息顯示,2022年我國與“一帶一路”倡議沿線國家進出口規(guī)模創(chuàng)新高,貿易總額達13.83萬億,占我國外貿總值32.9%,比上年增長19.4%。

“中歐班列”的運行和發(fā)展,也成為這一趨勢的最佳見證者和參與者之一。2022年,開行中歐班列就達1.6萬列,發(fā)送160萬標箱,同比分別增長9%、10%。在這個背景下,“中歐班列第一城”之爭逐步開始。
2021年,重慶、成都同時發(fā)出中歐班列(成渝)號列車。作為國鐵集團首次批準成渝兩地統(tǒng)一品牌,并使用統(tǒng)一名稱開展品牌宣傳推廣。這個方式并不鮮見,整個山東也整合成為“齊魯號”。在2022年,其運行量達到2057列。

不過,按照城市口徑來看,西安以4639列高居第一。盡管成渝不單列公布,但最近四川省一則相關報道稱“納入中歐班列站點的有成都、綿陽、瀘州三市,2022年全省開行量達2700列”,結合報道可推算重慶數據。
從單一城市來看,西安、鄭州、成都和重慶位列前四。鄭州的2800例,這個數字也不容小覷。

在“一帶一路”倡議下,中國向西開放既是必然也是趨勢。對不臨海、不沿邊的西部來說,航空和中歐班列無疑成為新的發(fā)展大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