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亂世里,周瑜文武兼?zhèn)洌瑲饬扛哐?,盡顯儒將風(fēng)范
歷史中的三國時代是中華文明中極具傳奇色彩的一段時期,東漢末年直至西晉統(tǒng)一之前這段時間被大家統(tǒng)稱為三國時期。曹操有言“白骨露于野,千里無雞鳴”生動的形容了這個時代的動亂和苦難的背景?!皽婧M流,方顯英雄本色”,在這個時代背景下也相繼催生了眾多英雄人物,比方說雄才大略的曹操,鞠躬盡瘁的諸葛亮,風(fēng)流瀟灑的周瑜,堅韌不拔的劉備等等。

編輯
周瑜這個人物在正史、野史、民間故事和小說編纂中的評價褒貶不一,時下我們對于周瑜的印象無非來自于“諸葛亮三氣周瑜”、“既生瑜,何生亮”、“周郎妙計安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這些所謂的名言,好像周瑜是個氣量很小,心胸狹隘的人,其實這是一種很大的誤解。
真正的周瑜是一個非常忠誠而又英雄的人物,他24歲的時候就被孫策任命為建威中郎將,從那時起就開始建功立業(yè),也就是在同一年周瑜和孫策一起迎娶了當(dāng)時東吳有名的美女大喬和小喬。由此看來,周瑜這個人少年得志,春風(fēng)得意。

編輯
周瑜不僅在仕途和愛情雙豐收,在顏值方面周瑜也長得很漂亮,在東吳流傳有二郎的說法,這其中就指孫郎和周郎,“郞”這個字代表的就是帥哥的意思??梢娭荑ぴ谡鎸嵉臍v史環(huán)境中十分受大家的喜歡與愛戴。后期蘇東坡的《念奴嬌-赤壁懷古》中“遙想公瑾當(dāng)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fā),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這句詩句也是流露出對周瑜的敬佩和贊揚。
羽扇綸巾是什么意思?羽扇就是羽毛做的扇子,綸巾指的是青絲做的頭巾,在《三國演義》中這種打扮應(yīng)該是諸葛亮的裝束,而對于周瑜來說這種儒將裝束很少展現(xiàn)在電視熒屏中?!罢勑﹂g,檣櫓灰飛煙滅”這句話確實是有些夸張了,但是細細推敲起來,周瑜在二十幾歲的年紀(jì)就主持吳國軍政并在赤壁以少勝多,擊敗曹操的大軍,這不能不說明周瑜確實是有巨大軍事才能和政治影響力的。

編輯
事實上歷史中的周瑜氣量是很大的,陳壽所著的《三國志》中有言稱周瑜“性度恢廓”,同時代的人對他評價也是非常高,劉備稱周瑜“氣量頗大”,蔣干稱周瑜“雅量高致”。
從中不難看出周瑜不僅心胸豁達而且品德高尚,所以小說中周瑜氣量狹小的形象著實是被冤枉了,至于三國演義為什么這樣塑造周瑜的負面形象,我們不做過多考究,想必其中不乏作者當(dāng)時所受政治因素的影響。

編輯
在赤壁之戰(zhàn)后,北方的曹操,西邊的劉備,東南的孫權(quán)三大軍事集團就切實確立了三足鼎立的政治局面。在暫時僵持不變的政治局面下,劉備忙著收漢中,占荊襄。周瑜作為吳中軍事主帥北拒曹仁,西防劉備,肯定是力不從心。在進軍西川的過程中,舊傷復(fù)發(fā)而亡,此時的周瑜僅僅三十六歲,可謂天妒英才。

編輯
不以成敗論英雄,在看待一個歷史人物時我們更應(yīng)該注重他的歷史功績和為人品行,周瑜在三國中的巨大歷史意義體現(xiàn)在由他領(lǐng)導(dǎo)并指揮了赤壁之戰(zhàn),奠定了三足鼎立的歷史局面,推動了中華文明的進一步發(fā)展,還是值得大家去敬仰和歌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