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威隆帶領陜西師范大學博物館學專業(yè)參觀漢陽陵和茂陵博物館
? ? ? ?2016年12月4日周天,陜西師范大學2014級與2015級博物館學專業(yè)的本科生,以及部分考古學專業(yè)的研究生,在朱君孝老師的帶領下,先后參觀了漢陽陵考古遺址公園與茂陵博物館。
? ?在每年的12月份,秦漢考古學的課接近尾聲時,朱老師都會帶領學生參觀漢陽陵博物館,我讀大三時也參加過這樣的活動。因此,周四晚上得知此事,第二天一早我就主動聯(lián)系朱老師,希望能夠參與其中,和老師同學們一起,重溫一下校園的美好時光。
? ?清晨,老師和學生們從陜師大長安校區(qū)出發(fā),同時我從咸陽市區(qū)的家中出發(fā),約定在漢陽陵博物館匯合。9點30分開始,我們一行60多人,先后參觀了漢陽陵的考古陳列館、地下遺址博物館和南闕門遺址等,原本老師安排給研究生的講解任務,由我欣然承擔起來。這也是本人第一次在漢陽陵,為這么多人進行講解——


? ? ? ?12點半,我們參觀完漢陽陵,順著機場高速,經(jīng)過咸陽市的北塬和西郊,將近下午兩點時來到茂陵。在隨后的兩個多小時中,我們先參觀了茂陵博物館,衛(wèi)青墓和漢武帝茂陵的封土。夕陽西下,漫步田野,沒有任何倦意——

?
1、茂陵博物館
?? ? ? ?博物館坐落在霍去病墓前,現(xiàn)有兩座文物陳列室,以及一座反映漢武帝生平故事的蠟像展室。東側的展廳由于維修,停止對外開放,我們參觀了西側的陳列室,這里展示著大量茂陵周圍出土的漢代文物。

?? ? ??其中,最珍貴的文物,要數(shù)著名的鎏金馬。它高62厘米,長76厘米,通體銅鑄鎏金,昂首,翹尾,四腿直立,體態(tài)矯健。頭部造型甚為生動,粉鼻亮眼,兩耳豎立,以大宛國的汗血馬為原型,史書記載其為“金馬”。

? ? ? 1981年5月,在平陽公主墓南,西吳鄉(xiāng)豆馬村的農(nóng)民,在平整土地時偶然發(fā)現(xiàn)了馬的尾巴。隨后,考古工作者在這里,清理出1號叢葬坑,又發(fā)現(xiàn)大量珍貴文物,包括鎏金漆耳杯座、青銅溫酒器、青銅爐和盤等。如今,這些文物都是茂陵博物館最重要的展品。



2、霍去病墓
? ?參觀完博物館的展室,我們來到霍去病的腳下?;羧ゲ?7歲時,隨衛(wèi)青大將軍出征,討伐匈奴,屢戰(zhàn)屢勝。特別是在河西走廊,祁連山一帶,縱橫馳騁,決戰(zhàn)千里,將匈奴主力橫掃無遺,徹底開通前往西域的絲綢之路。

? ?不幸,霍去病英年早逝,漢武帝非常悲哀,決定為其建造一座“冢像祁連山”的大墓,以表彰他的不朽功勛。在隨后一兩年內(nèi),武帝又命人創(chuàng)作出各類動物石雕,置于墓冢上下,表現(xiàn)活動在祁連山中的生靈。
? ?我們逐一欣賞這里展示的西漢石雕,首先看到的是位于陵前的馬踏匈奴和躍馬,隨后在陵墓東西兩側的回廊中,看到擺放期間的臥馬、臥虎、臥蟾、石蛙、石魚、人與熊;臥牛、臥象、野豬、野獸食羊等13件石刻。另外,還野人石雕和題銘刻石兩件,由于它們所在的回廊正在修繕,所以我們未能看到實物。
馬踏匈奴

石魚

人與熊

? ?霍去病墓石雕是我國最早、最大、最完整的大型石刻群,在國際上享有極高的聲譽,素為中外藝術大師所贊仰。
3、衛(wèi)青墓
? ?離開茂陵博物館,我們順著博物館的西墻向北,沿著泥濘的土路,前往衛(wèi)青墓參觀。它位于霍去病墓西側,由于道路不便,很少有人來此參觀,像我們這樣60多人的浩蕩隊伍,也算是難得一見的!



? ?衛(wèi)青墓的封土,遠望如一座線條柔美的小山,《漢書·衛(wèi)青霍去病傳》中記載:“起冢象盧山”。封土為二層臺覆斗形,高25.5米,占地約?8065平方米,西北角凹進一部分,西南角凸出一部分,南面坡陡,北面坡緩,中腰有平臺。

? ?來到墓冢下方,可見煥然一新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石碑,與畢沅所立“漢大將軍大司馬長平侯衛(wèi)公青墓”的石碑,前后而立,相互輝映。石碑的下方,總是能看到,衛(wèi)青的“粉絲”們,擺放的各類鮮花。

? ?在通往衛(wèi)青墓的小路拐彎處,有一座簡陋的小廟,是當?shù)厝斯┓钚l(wèi)青的祠堂。一位老大爺手持一本小冊子,似看非看地念念有詞道:“你們來衛(wèi)青墓,為什么不進來拜一拜呢?為什么不買束花呢?你們太沒有誠意了!”我則催促大家:“加快腳步!”

4、漢武帝茂陵
? ?離開衛(wèi)青墓,我們沿著前方東西向的小路,向西前往茂陵的核心區(qū)域—漢武帝的墓冢。這條路位于茂陵東門外的神道之上,兩側柏樹整齊排列,周圍農(nóng)田一望無際,原本是通往咸陽市區(qū)的主要道路。近年,茂陵景區(qū)經(jīng)過改造,重新修建了寬闊的公路,于是此路就被廢棄,從此破敗不堪。

? ?來到茂陵東門遺址后,我們又順著陵園東側,踏過正在施工的道路,繞到封土的正南側。終于在黃昏時分,來到漢武帝茂陵的前方——


? ?漢武帝的茂陵是西漢帝陵中規(guī)模最大的一座,封冢為覆斗形,高46.5米,東西長231米,南北長234米。武帝即位的第二年,就開始興建茂陵,工程耗時長達53年之久。
? ?根據(jù)史書記載,茂陵的殉葬品極為豐富,陵內(nèi)“金銀財物,烏獸魚鱉,牛馬虎豹生禽,幾百九十物,盡座藏之。又皆以后宮女置于園陵”,并將唐渠國王所贈的玉箱、玉杖,以及武帝生前閱讀的書籍,一并隨葬。到武帝入葬時,墓中的物品,塞滿墓室的空間,已經(jīng)容不下更多的隨葬品了。
?? ? ? ?西漢滅亡之后,茂陵就陸續(xù)遭到多次盜掘和破壞。如今,我們僅能在帝陵的封土前,看到兩塊高大的石碑,前者是陜西省文物管理委員會,在1963年樹立起來的;后者是清清乾隆年間的陜西巡撫畢沅所立。


? ? ???離開武帝的茂陵,我們一天的參觀就結束了。作為陜西師范大學2008級博物館學專業(yè)的畢業(yè)生,能夠帶領2014級和2015級博物館學專業(yè)的學弟學妹們,參觀家鄉(xiāng)的名勝古跡,對我來說是一種榮譽;同時,我也為陜西師范大學博物館學專業(yè)的蓬勃發(fā)展,以及學生們對專業(yè)的熱愛之情感到由衷的高興。
數(shù)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