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筆記】學術“咸魚”自救指南-第一部分
注:原書為錢婧老師新作《學術“咸魚”自救指南》(貴州人民出版社)。
“【】”括號內為讀者(也就是up本人)自己的使用習慣和對相關問題的理解,具有高度主觀性,如果只想了解本書內容可以忽視。
第一部分 學術基礎素養(yǎng)
1. 如何形成自己的文獻體系(文獻管理有哪些技巧)?
(1)重視文獻命名:可以采用“年份+標題”的方式,也可以根據(jù)個人習慣加入作者、期刊、文獻關鍵詞等信息。下載好的文獻一定要盡快重命名,這樣便于管理。
(2)把文獻歸類:按照一定類別(如文章主題、期刊、作者)建多個文件夾,并將相關文獻整理到對應文件夾下。
(3)善用文獻管理工具:使用Mendeley、Zotero等文獻管理軟件實現(xiàn)命名、分類、記筆記、生成參考文獻?!疚覀€人用小綠鯨,感覺類似軟件只要找到一款自己喜歡且功能齊全的即可,無需重復或者強迫自己使用某個軟件。我也曾經(jīng)用過傳統(tǒng)的文獻管理軟件NoteExpress,但是由于功能不太符合我的需求就棄用了?!?/p>
(4)找到核心文獻100篇:研究生鉆研的一個小的話題(topic)領域的核心文獻在100篇左右。找核心文獻的目的是進行科研積累和掌握研究領域發(fā)展脈絡,以及形成自己的“研究審美”?!具@個方法也適用于課程論文或者課題的寫作,但數(shù)量不需要達到100篇,可以視時間和重要程度決定】
*如何找到這個領域的核心文獻?搜索中文綜述論文——英文綜述論文(提示詞:review meta-analysis development history)——按照引用量排序——邊閱讀邊補充新的文獻
2. 如何用思維導圖閱讀文獻?
(1)讀文章比較務實的方法不是上來就逐字逐句精讀,而是先拆分文章結構,按照需要看個大概,篩選出與自己研究相關/方法或寫作值得借鑒的文章再精讀。先看標題、摘要、關鍵詞,再看其他部分?!咀髡咴诖艘詫嵶C論文為例,介紹了實證論文需要看引言、理論與研究假設、研究方法、研究結果、討論、結論、參考文獻。對于非實證論文(up的專業(yè)一般都不涉及實證),個人經(jīng)驗是先摘要關鍵詞,其次看各級標題,最后看結論(結語)】
(2)如何用思維導圖輔助文獻精讀?
先用1分鐘判斷這篇文獻是否要讀,再用5-10分鐘讀摘要判斷是否要精讀,如是,則借助思維導圖工具進行精讀。其中精讀分為30分鐘的初級精讀和2小時的進階精讀。
(3)初級精讀:定位詞+關鍵句+邏輯整合。需要獲取信息的維度如研究主題、研究變量、研究方法、研究模型、主要結論。
(4)進階精讀:羅列+歸類+復盤。將重要的論點、句子整理到對應的子主題下。
3.如何通過模仿學習科研?
(1)認真甄別模仿對象:本領域頂刊上的研究
(2)精準定位模仿內容:樹立問題意識,選取與自己的研究問題高度契合的研究進行模仿【要知道自己要模仿什么,例如模仿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甚至是寫作風格】
(3)反思總結和改良創(chuàng)新:對模仿的內容有深刻的認識和思考,也可以借此找出既往研究的局限,整合不同研究的優(yōu)勢
(4)模仿式學習:定位自己研究的核心創(chuàng)新點——在本領域頂級刊物中找到同一類型創(chuàng)新點的文章(不需要研究主題完全相同)——找到2~3篇與自己的創(chuàng)新類型最契合的好文章
4.寫論文時如何獲取數(shù)據(jù)?
(1)二手數(shù)據(jù):需要甄別數(shù)據(jù)是否合適且靠譜,推薦國家統(tǒng)計局和各省市統(tǒng)計局網(wǎng)站、行業(yè)協(xié)會官網(wǎng)、開發(fā)數(shù)據(jù)平臺。注意看數(shù)據(jù)庫數(shù)據(jù)的基本情況,如數(shù)據(jù)的收集方法、流程、研究工具(量表)等。
(2)一手數(shù)據(jù):實驗法、調查問卷法(設計調查問卷——確定調查樣本——發(fā)放與回收調查問卷)【因為up不太熟悉且不太需要這方面的信息,問卷調查的注意事項就略過了】
5.如何用翻譯和潤色工具助力英文寫作?
(1)建議直接寫英文,但如果時間緊不得不寫中文后翻譯,也有應對之法,注意寫中文時要盡量按照“英文思維”寫作,例如多用短句、減少鋪墊、直入主題,有利于提高翻譯的準確性。
(2)中譯英網(wǎng)站:DeepL【親測好用,唯一的不足是翻譯后的文字無法編輯,只能復制粘貼】
(3)潤色軟件和網(wǎng)站:Grammarly,可以檢測語法錯誤和文字是否通順。QuillBot,可以段落改述,有查重功能。Wordtune,可以提供10種不同的改寫方式?!局挥眠^Grammarly,感覺免費版基本夠用,不過ChatGPT出了之后基本都在用gpt了】
6.學生階段的時間管理法
(1)簡歷管理法:想象自己畢業(yè)時理想/目標成為的樣子,并列出需要的技能和履歷(硬性條件),再看自己當前和目標差距在哪些技能和履歷上,從而確定自己的努力方向。(畢業(yè)時的簡歷-現(xiàn)在的簡歷=現(xiàn)在要做的事情)【適用于三四年的生涯規(guī)劃。個人想法是如果目標還不確定,可能本方法效果有限,或者如果后來目標發(fā)生了變化,需要重新進行簡歷管理。】
(2)階段性三件事法:以三個月或者一學期為一個階段,確定本階段最重要的三件事,并對應細化到每天應當完成的任務?!具m合學期初立flag,如果目標夠堅定,可以減少99%的迷茫和精神內耗。本人就是讀研之初非常搖擺不定,一邊決定了以后想專心搞科研就沒加學生會和社團,一邊還想著刷活動分拿獎學金,結果狠狠自閉了一段時間orz】
(3)寫作每天100字法:將論文總字數(shù)除以ddl前的總天數(shù),得到每天的基本工作量?!咀⒁膺@個方法一定要留足提前量,以防萬一客觀條件不允許或者主觀上論文進程不順利→真實想法是預防拖延癥(bushi)我自己不怎么敢這樣的主要原因就是拖延癥實在太嚴重以及靈感時有時無,寫上頭了一天兩三千,沒思路是真的對著電腦自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