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談 關于“習慣”的影響

咳咳,首先這屬于我個人見解,但我不希望留下一些會影響其他人包括我自己觀文體驗的評論。所以,如果要噴,請思考后再噴,無腦噴只會讓人覺得這是一個“僵尸”,或者是“機器人”。
首先,先來說說雞湯,雞湯不外乎是帶來一些正能量的文字,又或者是選取一個溫馨的小故事,至少它的作用就是讓你感受到其中蘊含的一些道理,也就是所謂的“規(guī)律”,當然,這個是題外話,以后可能會細說。那么回到正題,為什么要說到雞湯?因為有些雞湯它并不像是表面上說的那么簡單,它有時候更像是一種類似“道德綁架”,然而恐怖的就在這里,很多人甚至很理所當然的將它當做真理,在習慣的作用下完全不會去質(zhì)疑,去思考,僅僅只是跟著別人畫好的思路走。
很多情況下,這些人都被利用著,有些人將他們稱作為愚民,或許你會看著畫面又或是文字中出現(xiàn)的他們露出一個嗤之以鼻的淡笑,殊不知有些時候,可能你也是其中一員。
那么先來鑒賞一下某個雞湯吧:其實每個人都會累,只是偽裝著保護自己,有時像患了憂郁癥一樣,會突然心情不好。 偶爾像患了自閉癥似的,不想說話也不想動。別人問起,也不知道該怎樣回答。不是假裝沉默,只是無力訴說。或許每個人都有一個死角,自己走不出來,別人也闖不進去,我把最深沉的秘密放在那里,你不懂我,我不怪你。
看起來是不是很有道理?看起來是不是無懈可擊,以一個溫熱的擁抱來撫慰著無力的你?但在我看來,這就是“綁架”,那么先來以我的視角解析一下為什么會說是綁架。
首先,這碗雞湯超過70%是沒問題的,最后一句話是大陷阱,而最后一句話卻正好戳中了大多數(shù)人的心聲:你不懂我,我不怪你。
為什么說是陷阱?這句話就是妥妥的甩鍋,將自己封閉到憂郁的責任全都甩給了你認為應該將你拉出來的朋友身上。沒有誰從一開始就了解對方的全部,都是通過各種接觸來增加對彼此的認知,別人幫你是好事,但不意味著別人不幫你就將他的好全部抹殺,這要分情況,然而習慣這個詞匯卻蒙蔽了太多人的雙眼。
和別人的接觸中,我們逐漸開始習慣,你對朋友好,朋友對你好,這樣對等的付出和回報之間的關系是正常的,但你將自己和別人鏈接的端口關閉了。別人當然無法了解到你的心聲,是你自己將自己逼到別人甚至都無法了解你的程度,卻在習慣之中依然保持著“對方一定會和平時一樣理所當然的了解自己的心聲”這樣的想法,之后期望很自然的被背叛,所以你開始發(fā)狂,開始發(fā)泄,抱怨著朋友不理解你,沒人關心你,甚至無力訴說。
你是否在習慣之中依然保持著這樣沒有絲毫危機感的世界?那么,在此勸你,最好是改了。
綜上所述,那種孤獨甚至根本不能叫做孤獨,他們甚至不懂得為什么朋友會變得不了解自己,為什么自己會變得孤獨,甚至是孤寂,只會一味的抱怨。
如果你覺得這樣的習慣依舊沒什么大不了的,那么就再扯扯。
有多少人關注著陌生人對自己的關心程度,然后漠視親人無微不至的關心?一個突如其來的點贊通知就能讓你歡呼雀躍、興奮顫抖,一個評論的回復就能讓你覺得自己找到了知心朋友?有人會很酷的告訴你,那叫孤獨,你覺得呢?
不……那種沒有做好心理準備感受到些許孤獨的恐怖就開始顫抖的僅僅是獨身而已,距離孤獨相差甚遠。為什么你會無視親人的關心卻又無法控制自己收到陌生人關心的激動心情?以我的視角來說,那也是習慣。是的,無處不在的習慣讓你覺得親人的關心是廉價的,是“應該”這樣的,一旦你習慣了某物之后,就不會覺得那是“好”的部分,為什么?因為你習慣了從親人那里獲得關心,習以為常,不曾想過何時會失去,也就意識不到這種關心的重要性。
時間長了,“好”就變成了“正常”,正常到習以為常,自然是無須在意的東西。
而陌生人自然不同,陌生人不關心你當然是正常的,關心這種事情就變成了相對而言“難得”的“好事”,當然會開心,當然會雀躍。
這樣莫名其妙的憂傷有時候看起來真的很可笑,如果你是因為不可控原因,那么請你努力改正自己,不要總是抱怨,那樣只會讓別人覺得你只會抱怨。我并不反對抱怨,因為人積壓的一些情緒是需要釋放,抱怨是一種很好的行為,可這是你自己的所作所為,卻一無所知,反過來還將自己變成這樣的鍋甩給別人以求讓自己安心,這就太過了。
所以,如果我要給上述雞湯的評價,那么我會說這是一碗毒雞湯,你不懂,我也懶得管你,你懂了,那自然更好。
是的,這就是陌生人應該有的距離,我?guī)湍闶呛檬?,但我不幫你,那也是理所當然?/p>
總有那么些笨蛋會理所當然的接受別人的好意,僅僅是收取別人的付出,卻完全不懂得回報,被拒絕時抱怨著別人不幫助你。
如果你是這樣,那么請你改正,至少不要成為這篇文里說的傻子!
最后我要說句,不要習慣來自別人的好意,多一些危機感!不要只會抱怨,成為別人眼中的傻子!既然已經(jīng)選擇了不和別人深度接觸的道路,那么就不要有事沒事抱怨別人不關心你!至少不要成為我寫的關于神的故事里的那些只會在習慣中迷茫的跟隨著大部隊的腳步叫囂著“燒死異端”的那種笨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