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二軍團的6位高級將領,均沒能看到革命勝利
紅軍時期,賀龍領導的紅二軍團是犧牲比較大的一支部隊,紅二軍團成立之初下轄2個軍3個師,一共10個團,2位軍長中犧牲了一個,3個軍長中犧牲了2個,10個團長全部犧牲。紅二軍團的軍政主官中僅軍團長賀龍和紅17師師長許光達見證了革命的勝利。太多的革命烈士們犧牲在前進的道路上,本文就跟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紅二軍團犧牲的那些高級將領。
1、周逸群
周逸群的祖籍在湖北蒲圻先,不過他出生于貴州銅仁,1924年考入黃埔軍校第二期學習,同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在學校他積極參加青年軍人運動的宣傳和組織工作,顯示出卓越的組織和宣傳才能,被稱為“黃埔島上的一顆新星”。
從軍校畢業(yè)后,周逸群參加了北伐戰(zhàn)爭,當時在賀龍領導的國民革命軍中,擔任過師、軍政治部主任,也就是從這時開始,他與賀老總成為親密的搭檔。
1927年,周逸群參加了南昌起義,起義失敗又率部參加瑞金、會昌等戰(zhàn)斗,期間介紹賀龍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

周逸群
1928年1月,周逸群與賀龍一同領導了鄂中鄂西地區(qū)年關暴動和桑植起義。起義后他統(tǒng)一鄂西地區(qū)黨的領導和軍事指揮,深入農(nóng)村發(fā)動群眾,組織游擊隊、赤衛(wèi)隊,在洪湖、白露湖和華容東山一帶開辟了若干塊游擊根據(jù)地。
1930年2月,周逸群領導組建中國工農(nóng)紅軍第6軍,兼任政委,與軍長鄺繼勛一同率領部隊轉(zhuǎn)戰(zhàn)各地。
1930年7月率紅6軍與紅4軍在公安縣會師組成紅2軍團,任軍團政治委員、中共前委書記,與賀龍領導創(chuàng)建以洪湖為中心的湘鄂西蘇區(qū)。1931年5月,在湖南岳陽賈家涼亭附近遭國民黨軍伏擊,英勇犧牲,時年35歲。
2、段德昌
段德昌是湖南南縣人,1925年進入黃埔軍校第四期學習,畢業(yè)后到國民革命軍第8軍第1師政治部工作,1927年,段德昌擔任賀龍任軍長的國民革命軍二十軍三師二團黨代表,參加了當年的南昌起義。
1928年,段德昌與周逸群。賀龍等人組織領導了年關暴動,創(chuàng)建湘鄂西革命根據(jù)地。此后歷任中共鄂西特委委員,鄂西游擊總隊參謀長、獨立師師長、紅6軍副軍長兼第1縱隊司令、紅三軍紅9師師長等職。

段德昌
在湘鄂西革命根據(jù)地,段德昌率領部隊粉碎了敵人的三次圍剿,在當?shù)刳A得了“常勝將軍”的美譽。1932年秋,由于“左”傾冒險主義的錯誤指導,段德昌未能挫敗國民黨軍第四次“圍剿”,被迫轉(zhuǎn)移。
1933年,段德昌在肅反運動中被殺,時年29歲。1952年,毛主席親自為段德昌簽發(fā)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第一號烈士證書,他也入選共和國歷史上的36位軍事家之一,值得一提的是,他還是彭德懷元帥的入黨介紹人。
3、柳直荀
柳直荀是湖南長沙人,毛主席詩詞中“我失驕楊君失柳,楊柳輕飏直上重霄九”中的楊指的是毛主席的第一位妻子楊開慧,柳指的就是柳直荀。
1924年經(jīng)何叔衡的介紹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1927年馬日事變當天,他迅速組織農(nóng)民自衛(wèi)軍奮起反抗,同年7月所部被編入賀龍的部隊,參加了南昌起義。

柳直荀
1930年柳直荀奉命到洪湖革命根據(jù)地工作,紅二軍團成立后擔任軍團政治部主任,1931年紅二軍團改編為紅三軍后,柳直荀擔任洪三軍政治部主任和前委委員。
1932年9月,柳直荀在湖北監(jiān)利因"肅反"運動被夏曦殺害,時年34歲。
4、孫德清
孫德清是安徽壽縣人,早年曾在廣州駐粵皖軍司令部當兵,1924年入黃埔一期學習,并于同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北伐戰(zhàn)爭時曾擔任葉挺獨立團一營營長,1927年參加了南昌起義。

孫德清
1929年孫德清被派到洪湖地區(qū),參與創(chuàng)建了紅六軍,1930年紅二軍團成立后,孫德清擔任軍團參謀長,后來兼任第二軍軍長,1931年紅二軍團改編為紅三軍,孫德清擔任軍參謀長兼第七師師長,1932 年夏,在“ 肅反” 中被誣陷殺害于湖北監(jiān)利瞿家灣,時年28歲。
5、朱勉之
朱勉之是湖北武昌人,1928年經(jīng)鄧中夏上文介紹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之后奉命到西北軍方振武部工作。1930年到達洪湖地區(qū),紅二軍團成立后,擔任紅2軍的政委、湘鄂西革命軍事委員會委員、政治保衛(wèi)局局長。率部參加了湘鄂西革命根據(jù)地反“圍剿”作戰(zhàn)。
1931年,紅2軍縮編為紅3軍第7師,朱勉之擔任該師政委,1933年夏,朱勉之在“肅反”中被誣陷殺害于湖北鶴峰,年僅28歲。
6、夏曦
夏曦是湖南益陽人,1921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是最早的一批共產(chǎn)黨員,也是益陽第一個共產(chǎn)黨員。1927年南昌起義后赴蘇聯(lián)莫斯科東方大學學習。
1931年3月,夏曦被派往湘鄂西蘇區(qū)接替鄧中夏的領導工作,并兼任紅二軍團政委,在此期間,夏曦忠實的執(zhí)行王明“左傾”冒險主義,在湘鄂西蘇區(qū)展開大規(guī)模的肅反行動。

夏曦
1932年,夏曦任湘鄂西蘇區(qū)中央局書記,兼任肅反委員會書記,在此任上,他以抓所謂改組派、托派、AB團、第三黨、取消派為名,殺害了大批紅軍將士,造成了湘鄂西蘇區(qū)的極大危機。賀龍曾說,夏曦的“肅反殺人,到了發(fā)瘋的地步”。
1934年6月湘鄂西中央分局在楓鄉(xiāng)溪召開會議,初步總結了肅反擴大化的慘痛教訓,夏曦開始認識到肅反中的錯誤。當年11月永順會議之后,撤銷了夏曦的全部領導職務。遵義會議后,夏曦被分配到紅六軍團擔任政治部主任,1936年2月,在長征途中不幸犧牲于貴州畢節(jié)七星關,是紅軍長征途中所任職務最高的罹難者。
小結:
紅二軍團的犧牲時比較大,軍團中的幾位高級將領,大部人都沒能看到革命的勝利,他們當中很多人不是犧牲在戰(zhàn)場上,而是在內(nèi)部的肅反運動中被殺,如果不是肅反運動,他們或許會建下更大的功勞,新中國的開國將帥中會增添更多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