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100萬買房,發(fā)票顯示房價僅41萬,開發(fā)商:60萬是服務費
引言
浙江杭州,一男子花100萬買房,結果購房合同和發(fā)票卻顯示房價僅41萬,男子懷疑銷售方私吞近60萬,于是聯系記者和稅務部門找開發(fā)商理論,開發(fā)商:那60萬是服務費。
事件回顧
老曹是杭州本地的一位中年商人,最近他看中了某樓盤的一間商住房,打算購置作為自己的辦公地點,經過一番討價還價,最終以1006800元的價格與開發(fā)商達成協議。
當天晚上,老曹就刷了98萬的房款,剩下的26800元第二天通過網銀轉賬給開發(fā)商,之后老曹興致勃勃地來到售樓部,準備簽署購房合同。
小麗一見老曹來了,連忙招呼著熱情地將合同遞給他,老曹仔細閱讀了合同,突然明顯一滯——合同上寫的房價竟然只有415000元!這與他剛剛支付的房款相差一大截。
老曹連忙問小麗這個怎么回事,小麗的臉閃過一絲慌亂,隨即又恢復常態(tài),她笑著跟老曹解釋,415000元只是為了繳稅記錄用的,開發(fā)商會根據老曹實付的100萬開具發(fā)票。
老曹一時疑心,似乎有些不太對,但想到發(fā)票才是真實成交價格的證明,也就信以為真,在合同上簽下了自己的名字。
可等老曹拿到發(fā)票一個月后,上面寫著的數字還是415000元,老曹立刻給小麗打去電話,語氣中的怒火避無可避。
小麗聲音里的慌張已經無以掩藏,她支支吾吾地說,除了房款,剩下的近60萬都是服務費,所以發(fā)票上才會寫415000元。
老曹徹底看清小麗的真面目,原來這是一個徹頭徹尾的騙局,小麗明明在賣房之初就跟老曹提到過2萬的服務費,現在竟然變成了60萬,分明就是故意隱瞞事實以逃避稅收。
老曹氣之不過,當即趕往售樓部找到小麗理論,小麗見老曹來了,已經慌亂不已,支支吾吾半天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老曹一口咬定這是開發(fā)商故意瞞報房價以減稅的手法,必然要開發(fā)商給出一個合理解釋,可開發(fā)商一直不愿出面解釋,無計可施的老曹只能找來記者一同去售樓部理論。
可等他們趕到售樓部時,負責他交易的小麗卻不見了人影,電話也處于無法接聽狀態(tài),售樓部的其他工作人員表示會上報此事,讓領導與老曹聯系。
記者了解此事后也聯系了相關稅務部門,工作人員表示,開發(fā)商確實可以通過“服務費”這一名義大幅減少稅負,但老曹的購房合同上已經明確寫明房價415000元,要證明開發(fā)商逃稅并不容易。
1、開發(fā)商涉嫌逃稅。
根據《稅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三條規(guī)定,納稅人偽造、變造、隱匿、擅自銷毀帳簿、記帳憑證,或者在帳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經稅務機關通知申報而拒不申報或者進行虛假的納稅申報,不繳或者少繳應納稅款的,是偷稅。對納稅人偷稅的,由稅務機關追繳其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滯納金,并處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根據案例,開發(fā)商收取老曹100萬元的房款,但發(fā)票上只開具了415000元,并將其他60萬元稱為“服務費”,這顯然是一種逃避繳納應納稅款的“其他欺騙手段”。
根據我國的房地產交易政策,購房支付和發(fā)票開具的價格應當一致,開發(fā)商收取的每一分房款,都應當如實在發(fā)票中體現并納入銷售額繳納相應的增值稅、營業(yè)稅等稅費。
考慮到開發(fā)商的行為涉嫌逃稅罪,稅務機關還有權依法對其進行立案調查,并在查證屬實的情況下移送公安機關,追究刑事責任。
2、開發(fā)商涉嫌陰陽合同,老曹可要求銷售方按照合同和發(fā)票,退還多支付的錢款。
根據《民法典》第465條規(guī)定,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護。依法成立的合同,僅對當事人具有法律約束力,但是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除外。
合同簽訂金額與付款金額不一致,是合同一方未嚴格按照合同約定的簽訂金額付款,如果是付款金額少于簽訂金額,一般會構成違約。如果是付款金額多于簽訂金額,多出的部分屬于另一方的不當得利,應當予以返還。
既然合同和發(fā)票,都寫明了房款為415000元,老曹多支付的60萬元房款屬于開發(fā)商的不當得利,老曹有權請求開發(fā)商退還。
根據《關于進一步規(guī)范房地產開發(fā)企業(yè)經營行為維護房地產市場秩序的通知》,明令禁止商品房銷售在標價之外加價出售房屋或收取未標明的費用。
除了房款部分,開發(fā)商不可以主張服務費,但是如果有中介的介入,中介可以主張居間服務費,房屋買賣中介費,按成交價格總額的0.5-2.5%計收。如果實行代理的,收費標準由委托方與房地產中介機構協商,可適當提高,但不超過成交價格的3%。
經過一番糾結,開發(fā)商最后同意給老曹辦理退房退款手續(xù),老曹雖然收回了房款,但由于簽過合同,期間產生的各種損失也難以計量。
對此,您怎么看?
留言參與討論
關注@子夜侃世界
多學法少吃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