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320到332,機會總是留個有準備的人的

先放成績單:

一、備考背景
本人商科背景,英語水平一般,一年前參加過兩次GMAT考試,最高分680。
2019年因為專業(yè)選擇的原因開始備考GRE。
大概是從6月開始接觸GRE考試的,因為時間緊迫,月底辭掉了實習,專心備考。
從7月初開始準備,8月23號參加了一戰(zhàn),V157還過得去,但是Q只有163,嚴重拉分。

分析原因:其實投入和產出確實都是成正比的,我一戰(zhàn)80%的時間都是放在V上面,剩下的20%分給V和作文,所以導致偏科問題。
二戰(zhàn)洗心革面,因為V有一定的基礎了,所以V和Q的練習量平均分配。
于10月11號參加了二戰(zhàn),又經過一個多月的復習準備,最后結果是V162,Q170滿分,算是很滿意的結果了。

二、備考計劃
我有個習慣就是做任何事之前都制定計劃,然后按照這個計劃堅持下去。
這樣的方法是非常適用于GRE的,因為這是一門需要掌握科學的方法論再日積月累的考試。

備考前期,我基本是以掌握方法論和背單詞為主。
1.?方法論方面:
吸取了考GMAT的教訓,直接報班。
GMAT我都是自己看論壇上的心經、整理復習資料的。但是有個問題是,每個人的備考方法論都各有不同,看多了容易迷糊,而且心里也沒有底。
另外作為考試的一些解題技巧也可能忽略了,所以就決定直接報個班。

機構:我就直接選擇了真經GRE,因為GRE備考的江湖上都流傳著巍哥出的刷題資料。
一戰(zhàn)我是上了閱讀、填空和作文三門,前10天左右的時間,每天就根據課表的安排聽課、做作業(yè)。
2. 單詞方面:
剩下的時間就留給單詞,其他心經、資料一概沒看。刷題資料的選擇上,我只選擇了機經題:
《填空機經1250》、《閱讀機經260》、《數學回憶機經330》、《數學滿分寶典》。
備考中期,根據自己的時間來合理安排每天的刷題量。因為我是脫產備考,每天有充足的備考時間,所以一戰(zhàn)給自己的量安排的很充實。
一戰(zhàn)大約是分為上下午、晚上三個學習階段,一共4+4+2=10個小時。上下午以V為主,每個階段填空3個section,閱讀8篇,晚上刷少量V和作文。
二戰(zhàn)是分為上下午兩個階段4+4=8個小時,每個階段填空3個section,閱讀6篇,數學1個section。
這樣搭配是模擬考試,因為考試時V和Q是連接在一起的,保持大腦的連貫性。

備考后期,就是備考前兩天的時間,我上GRE官方網站模考了一下,這樣的目的主要是熟悉考試界面,因為這個界面和考試是一模一樣的。
個人認為初次參加考試??际怯斜匾?,因為GRE是可以跳題的,而且V有計算器。
需要提前熟悉,不要等到考試的時候手忙腳亂。??挤謹嫡堉苯雍雎?。二戰(zhàn)我沒有??肌?/span>
三、單詞:必須掌握
單詞可以說是貫穿GRE考試的重點了。
我從備考看網課開始到考試前一天,每天保持背單詞,一戰(zhàn)考前3000詞基本掌握90%,二戰(zhàn)考前3000詞掌握95%以上。
單詞在GRE考試中的重要性直接體現在V的大頭填空上,如果連選項都不認識,何談做題?

背詞媒介選擇上,我自己剛開始在公司的時候,抽空用的是紙質版的三千詞。
但是有個問題,我看紙質版不容易集中精神,因為燈光的關系很容易分神。
這是個因人而異的問題,如果也有類似問題的同學就推薦使用真經GRE自己出的3000詞APP。
詞書就是里面自帶的3000詞和鎮(zhèn)考詞。初學時我用的是正序版,感覺差不多之后就一直用亂序版。
APP還有一個好處,就是不會的直接加入生詞本,方便查看。
這個APP我使用的時候才剛發(fā)布,存在一點小缺陷,但是還是十分推薦的。
背詞方法上,個人認為GRE背詞“點到為止,多次重復”即可。

因為不需要主動輸出,所以不用做到會發(fā)音和拼寫,這樣的話雖然有3000多個詞,但是背詞壓力瞬間降低。
多次重復就是前期多看,我自己是早中晚各3個list,刷題前背。
這樣下來每天堅持的話,效果顯著,剛開始每3個list可能要花一個半個小時,后來基本上四十分鐘到一個小時搞定。
二戰(zhàn)的時候,我是早上和下午各5個list,也三四十分鐘能刷完。
有關于單詞混淆的問題
因為畢竟平時背的時候并沒有記住拼寫,所以有些詞長得很像,很容易混淆。
對于這一類的詞,我特地建了一個表格,平時也多積累多看看,很大程度上避免了這個問題,部分內容見下圖。

四、填空:全力拿下
填空和閱讀各10題組成了一個完整的V section。但是就我個人而言,填空的難度要小于閱讀。
但這個難度小是建立在單詞熟悉和方法論掌握得當的基礎上(單詞的準備要點已在上文寫出)
方法論:
我就按照真經GRE博哥的方法來。上完課后,我將其整理成了一張思維導圖,方便查看,如下圖。

注:這樣的圖是不能直接問別人要的,一定要自己整理。因為在整理的過程中,相當于又把博哥上課講的內容重新消化了一遍,這樣的產出才是自己的東西。

做填空的時候,我都會以每個section為單位計時,一刷時medium和hard難度的題基本超過10分鐘,有些難的甚至超過15分鐘才能完成。
但隨著方法的掌握和單詞的鞏固,一看題目就能馬上反應出考點和邏輯標志詞在哪,該如何破解。
所以到二戰(zhàn)三刷的時候,每個section不論難度如何,我基本都在7分鐘內完成。

但是填空又不僅僅是刷題。尤其是一刷的時候,一定要復盤,不能盲目沖量。
這個原理和GMAT也是相通的,整理錯題產生的效用可能比做題本身還大。
每次復盤錯題,我都會標出,問題是出在單詞上還是方法論的掌握上?
如果是單詞那就去更努力地背詞。如果是方法論的掌握,我就會對應自己做的那個思維導圖的其中一個部分,思考如何避免類似的問題。
考試的時候,我會先做完6道單雙三空,然后直接跳到后面做完4道六選二等價題。
這樣做一是因為平時刷題的連貫性,二是便于把握時間,即在十分鐘內完成所有填空。

五、閱讀:策略應對
個人認為閱讀是GRE中的棘手問題,不是因為讀不懂,而是因為來不及。
通讀全文在GRE閱讀中是行不通的,所以要根據不同的文章類型、不同的題型來制定對應的策略。
關于文章類型的選擇,小克老師也一直在強調,短文章才是重點,邏輯題次之,長文章最末。
在考試時也是采用這樣的先后策略,即先做完全部短文章,再跳到邏輯題,最后解決長文章。

關于不同題型的選擇,課上也是有一套“見招拆招”的方法論,換言之就是碰到什么題型用什么方法來定位、解題等。
根據老師要求,我也整理了一份思維導圖,便于查看,見下圖:

個人認為這樣類似數學公式的方法論幫助頗多,因為即使是文章內容千變萬化。但題型也就這些,GRE的出題套路也萬變不離其宗。
同樣,閱讀的錯題復盤也很重要,每次出錯都要對著這些邏輯公式問自己,是沒有識別出題型還是具體解題哪個步驟出現了失誤?
長期堅持下去,成效顯著!
六、數學:不該失分
作為一戰(zhàn)Q163到二戰(zhàn)Q170滿分的人,數學這塊我應該最有發(fā)言權。
我對自己失敗原因的評價是刷題不夠。
這里的刷題實際上涉及了考點掌握、坑難題識別、閱讀理解三個方面。

考點是GRE數學的基礎,這些在OG中有體現。
如果對自己數學基礎不是很有信心的同學,可以嘗試上課,相當于把考點都過一遍,這樣做題的時候就有底了。
閱讀理解是個制約考試分數的重要問題。一戰(zhàn)我每個V section都來不及做。
因為數學英語的表達沒有掌握好,所以二戰(zhàn)我把《數學滿分寶典》附錄的數學單詞專門拉出來背。

另外,一戰(zhàn)我一直在做中文回憶機經的題,所以導致突然在考場上做英文的有些轉不過來。
二戰(zhàn)前期我二刷三刷了回憶機經,考前就做《滿分寶典》里的配套英文練習,這樣在考場上沒有異化感,每個section完成甚至還有5-8分鐘檢查。
其實GRE數學考點本身對于國人來說確實難度不高,都是小學、初中數學知識。
數學真正的難點
難點就在于部分坑難題和閱讀理解問題。所以刷題資料用《數學滿分寶典》+回憶機經即可。
寫在最后
我備考的一路也算坎坷,從GMAT轉考GRE,一共參加了4次考試。
途中是一定產生過放棄的念頭的,但總歸還是堅持下來了,感謝有女朋友的陪伴和鼓勵。

我的一位大學老師有一句話我一直很受啟發(fā),“先走對的路,再把路走對”。
備考過程中的學習方法和學習態(tài)度是同等重要的,兩者缺一不可。
另外,對自己一定要有信心,再努把力,成功一定在不遠處等你!
最后,祝大家早日殺G,順利申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