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廠觀察筆記》by她與燈

讀到這首詩,忽然想到最近看的一本小說《東廠觀察筆記》by她與燈。高考后就沒再看過什么新的小說,這本是第一本也是我看過最年輕的一本,幸而寫得好,不算辜負了興致。
? ? ? ?埋頭在故紙堆里的女歷史博士楊婉穿越到明朝,遇見了自己的研究對象,一個明史中惡名昭著的太監(jiān)。男主鄧瑛作為明朝傳統(tǒng)士人形象,因連坐被處以極刑,卻依然茍延殘喘在他投入了心血的宮城中,以獨特的方式維持前后朝間微妙的平衡。
? ? ? ?這本書清新脫俗之處在于,作者沒有讓女主向古代灌輸平等思想妄圖否定現(xiàn)實,也沒有讓女主逃避現(xiàn)實,而是讓她作為一個學者、觀察者,用現(xiàn)代人的視角來看五百年前的清流宦官之爭。
封建吃人,來自另外一個時代的文明何嘗不會殺人。
楊婉慶幸歷史是線性的,沒有人像她這樣可以回頭,也沒有人能夠提前預知后世,人們都活在當下的平衡里,所以才不會覺得,自己是被滾滾向前的歷史車輪碾死的那一個。
因此,楊婉決定尊重鄧瑛。
? ? ? ? 故紙堆里的人不能說話,但鄧瑛有楊婉。五千年后的今天,有人為了他的名節(jié)投入一場又一場的口誅筆伐;五千年前的大明,依舊有人有勇氣為他在筆墨中再戰(zhàn)一場。楊婉說:“我不僅要做你的身后名,還要做身前名?!?于是,人們終于看見士人從沒彎下的脊梁。
如果名節(jié)便任由后人評說,但史實永遠無法湮滅在歷史的塵埃中。此時的因連著彼時的種種果,彼時的果又溯回當時的因,沒有人逃得開。儒家不參因果,但“濟天下”何嘗不是所求?“以一人渡天下人”又何嘗不是以身飼虎、割肉喂鷹?
我以文心發(fā)誓愿,成丈夫,做棟梁,不使為民者死,為國者亡。

阿霽碎碎念:手癢重回副業(yè)寫一小段書評,隨手而為寫得不好,諸君看看便罷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