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情侣中文字幕电影,在线麻豆精品传媒,在线网站高清黄,久久黄色视频

歡迎光臨散文網(wǎng) 會員登陸 & 注冊

動畫角色行為解析:“動機”與“三觀”哪個更重要?

2020-02-26 22:41 作者:動漫簡評  | 我要投稿

導語:

動畫角色的塑造,不僅是編劇和導演為之絞盡腦汁的難題,也是觀眾評論整部作品的重要入手點。有時候,針對角色行為的合理性的討論,甚至會成為整部作品最主流的話題。

但多數(shù)觀眾的評價是帶有主觀傾向、甚至是情緒化的,“三觀不正”成為了他們形容角色塑造失敗的常用詞語。然而閱歷、喜好、信仰各不相同的人,很難就“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達成共識。“三觀不正”就成了一句沒有固定的衡量標準的空話,在此基礎上進行的討論,往往會演變成觀眾之間知識量與口才的較量,甚至偏離對作品本身的評價。



另一方面,角色和故事是相輔相成的,像DIO一樣徹頭徹尾的壞人同樣可以被塑造得有血有肉,讓人為之傾心。角色行為的合理性,不應該受所謂的普世價值觀制約,動畫中絕大多數(shù)不合理的人物行為,也并非是“三觀不正”造成的,真正的問題是“動機不足”。

什么是角色的動機?

從創(chuàng)作的角度上講,角色的“動機”分為內(nèi)在和外在兩種。這與真實的人類有些類似,但創(chuàng)作者只會提及對敘事有幫助的動機,所以虛構角色不會像真人一樣復雜而難以捉摸,是有明確的規(guī)律可循的。

“內(nèi)在動機”指的是性格、記憶、情感、夢想等等,來源于角色的內(nèi)心,為了節(jié)省篇幅經(jīng)常被直接放進“前期設定”中,誕生于故事主線存在之前,會隨著劇情的推進一點點揭露出來。內(nèi)在動機傾向于維持角色的行為,比如《排球少年》的主角日向翔陽,身高只有162cm,在看過一場球賽之后,擁有了想要成為在賽場上飛翔的小巨人的夢想?!皦粝搿边@一內(nèi)在動機驅(qū)使著他刻苦訓練,小小的挫折也不會改變他追求夢想的決心。


“外在動機”指的是危機、誘惑、環(huán)境等等,來源于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的過程之中,外在動機傾向于改變角色的行為。比如《星合之空》中的軟式網(wǎng)球社,這支球隊是出了名的弱隊,隊員們也渾渾噩噩地虛度光陰,直到有一天學生會下達了命令,如果不在區(qū)域大賽中獲得一次勝利,便會將球隊取消。在隊員們一籌莫展的時候,天賦異稟的新人桂木真己加入了球隊?!皬U部指令”制造了危機,“新人加入”也帶來了轉(zhuǎn)機,在兩個外在動機同時作用下,隊員們便開始了加倍努力的訓練。

如何判斷角色的動機是否充足?

內(nèi)在動機作為作品的前期設定,是作者直接賦予角色的屬性,這類動機可以默認為“充足”的。比如《進擊的巨人》中的三笠是個很有趣的角色,她的行為都是基于想要保護艾倫、想幫艾倫實現(xiàn)夢想的內(nèi)在動機上的。而這種內(nèi)在動機,誕生于小時候艾倫為她戴上圍巾、讓她感到溫暖的往事。這件事在觀眾眼里可能不值一提,但對三笠這卻是個充足到可以為之付出一切。


當我們談論的動機是否充足的時候,其實是在談論“外在動機”。

由于內(nèi)在動機不會隨意改變,在沒有外在動機影響的情況下,角色的行為都是穩(wěn)定的、持續(xù)的、重復的,這種故事不具備戲劇性。只有當外界動機出現(xiàn)的時候,才會打破這種穩(wěn)定的平衡,讓故事向前發(fā)展。繼續(xù)用《星合之空》的例子,如果沒有廢部指令和強力新人的加入,網(wǎng)球社團將保持不求上進的作風,故事也就成了無價值的流水賬。


外在動機會改變角色的行動規(guī)律,因為它迫使角色“作出抉擇”。這些抉擇導致的結果差距越明顯,承擔風險之后的獲得的回報越大,角色的動機也就越充足。

我們來看個動機充足的例子。《JOJO的奇妙冒險》第3集DIO被眾人圍攻,被逼上絕路之際,他戴上了“石假面”成為了吸血鬼。這段故事中突如其來的危機,給了DIO有兩個選項。其一是不戴石假面,向眾人束手就擒,意味著他將背負上殺人的罪名下半生在牢獄中度過,也將失去自己年輕時代積累的一切;其二是戴上石假面化為吸血鬼,此后不能再曬太陽,但可以利用這超越人類的力量擺脫危機,實現(xiàn)自己的愿望。這兩種抉擇導致導致的結果可謂天壤之別,所以“被逼上絕路”是“DIO戴上假面”的充足動機。



再看個動機不足的例子。剛完結不久的《巴比倫》收到了極多的差評,泛泛而談的劇情令人生厭,人物的行動也讓人摸不到頭腦。反派曲世愛擁有使用語言操縱人心的能力,同時也擅長易容可以隨意裝扮成各種形象。第2集男主正崎善口頭要求她協(xié)助調(diào)查,并把她帶到了警署審問了十幾個小時。其實曲世愛完全可以當場讓男主自殺,沒必要以身犯險深入警署內(nèi)部,協(xié)助調(diào)查也對她沒有一丁點好處。她做出的是一個高風險、低回報的決定,“正崎善提出的調(diào)查要求”就可以看做是一個不充足的動機。角色的行為建立在不充足的動機之上,很容易讓觀眾質(zhì)疑故事的合理性。

動機之間的沖突:

在實際應用中,每個人物可能同時存在多個內(nèi)在動機,也可能遇到多個外在動機。內(nèi)在動機與內(nèi)在動機,外在動機與外在動機,內(nèi)在動機與外在動機都有可能是沖突的。這種沖突造就的“兩難抉擇”,有時會將角色自身都沒有意識到的“潛在的想法”展現(xiàn)出來。

這里需要看兩個案例:

案例1:《新世紀福音戰(zhàn)士》主角碇真嗣第1集來第三新東京市見父親,內(nèi)在動機是親情、是渴望父愛,外在動機是父親的邀請。兩種動機導向的結果一致,真嗣應邀前來是順理成章的行為。


久別重逢的父親沒有關心他的生活,而是命令他乘上初號機與使徒作戰(zhàn),這時就出現(xiàn)了內(nèi)在動機與外在動機的沖突。真嗣想要的是父子之間的正常關系,以及幸福的生活。“與使徒戰(zhàn)斗的命令”伴隨著巨大的風險,對與碇真嗣而言也沒有任何回報,所以這個外在動機不足以讓真嗣改變自己的行動規(guī)律。

看到真嗣不想駕駛,父親便放棄繼續(xù)說服他,啟動了備用計劃。此時此刻,連碇真嗣本潛在的內(nèi)在動機被發(fā)掘了出來,他渴望得到的是父親的認可,并想要證明自己的價值。這就出現(xiàn)了內(nèi)在動機與內(nèi)在動機的沖突,“證明價值”的代價是付出生命,與“追求幸?!笔峭耆喾吹?。對于碇真嗣來說,兩個相互沖突的內(nèi)在動機平衡在一個中間狀態(tài),讓他陷入了“兩難抉擇”,這時只有加入外在動機才會打破這種穩(wěn)定的局面。



隨后,身負重傷的綾波麗登場,真嗣不愿意看到綾波麗帶傷替自己駕駛EVA,一方面是出于同情心,更重要的是他不想被綾波麗取代自身的存在價值。這一外部動機與“證明價值”的內(nèi)在動機導向一致,打破了兩種內(nèi)在動機的平衡,最終讓真嗣克服內(nèi)心的糾結,并登上了初號機。

案例2:《進擊的巨人》第三季調(diào)查兵團團長和阿爾敏同時身負重傷,而艾倫手里的巨人藥劑可以救活其中一個?!熬葓F長”與“救阿爾敏”,是兩個相互沖突的外在動機。團長是整個調(diào)查兵團的象征和精神領袖,阿爾敏憑借過人的智謀屢次讓調(diào)查兵團化險為夷,這種情況下艾倫選擇救誰都是有充足的動機的,相互沖突的外在動機達成平衡,又形成了一個“兩難抉擇”。這時候需要內(nèi)在動機去打破平衡,最終“友情”這一內(nèi)在動機,讓艾倫心中的天平向著阿爾敏傾斜了。


角色的行為是建立在內(nèi)在動機與外在動機的共同作用上的,互相沖突的動機往往讓主角陷入“兩難抉擇”。而通過角色的選擇,我們也可以窺探到角色潛在的想法,這是深挖和解析角色內(nèi)心世界的有效途徑。

總結:

角色的“三觀”沒有明確的評價標準,但是“動機”卻不一樣。角色的動機是有規(guī)律可循、有可比性、有探究的價值的。

我們討論角色三觀的時候,參照物是現(xiàn)實中的自己、或是自己認可的主流觀念,參照物是因人而異的,得出來的結論自然也會有爭議。但角色動機都是來源于故事本身,是明確的、真實的、且不會被故事外的因素改變的,在此基礎上展開的討論與分析才能稱得上是嚴謹和客觀。所以,我們在思考角色行為合理性的時候,并對他們做出評價的時候,要從動機入手而不是用一句“三觀不正”去概括。


動畫角色行為解析:“動機”與“三觀”哪個更重要?的評論 (共 條)

分享到微博請遵守國家法律
重庆市| 巴彦淖尔市| 石阡县| 宁乡县| 玉山县| 宿迁市| 盘山县| 阿勒泰市| 确山县| 洛浦县| 屏山县| 日照市| 紫阳县| 南和县| 蚌埠市| 安庆市| 蛟河市| 鲜城| 稷山县| 枣强县| 句容市| 九江县| 临清市| 寻乌县| 湖州市| 辽宁省| 客服| 江西省| 依兰县| 罗江县| 临湘市| 亚东县| 曲周县| 湖北省| 务川| 昭平县| 定结县| 广西| 项城市| 什邡市| 宁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