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書 ? 顧覬之

顧覬之
宋書,卷81,列傳41

顧覬之,字偉仁,吳郡吳人也。高祖謙,字公讓,晉平原內(nèi)史陸機姊夫。祖崇,大司農(nóng)。父黃老,司徒左西掾。
掾,官名。古代屬官的通稱。--王力古漢語字典
覬之初為郡主簿。謝晦為荊州,以為南蠻功曹,仍為晦衛(wèi)軍參軍?;迱燮溲潘?,深相知待。王弘辟為揚州主簿,仍為弘衛(wèi)軍參軍,鹽官令,衡陽王義季右軍主簿,尚書都官郎,護軍司馬。時大將軍彭城王義康秉權,殷、劉之隙已著,覬之不欲與殷景仁久接事,乃辭腳疾自免歸。在家每夜常于床上行腳,家人竊異之,而莫曉其意。后義康徙廢,朝廷多以異同受禍。復為東遷、山陰令。山陰民戶三萬,海內(nèi)劇邑,前后官長,晝夜不得休,事猶不舉。覬之理繁以約,縣用無事,晝?nèi)沾购?,門階閑寂。自宋世為山陰,務簡而績修,莫能尚也。
雅素,①平素,平生。②⒈平素的交誼。⒉指平素有交誼。③高雅恬淡;高雅質(zhì)樸。--漢語大詞典
知待,猶知遇。謂重視優(yōu)待。--漢語大詞典
秉權,執(zhí)掌政權。--漢語大詞典
接事,①猶任職。②奉事。--漢語大詞典
徙廢,貶謫廢棄。--漢語大詞典
劇邑,政務繁劇的郡縣。--漢語大詞典
閑寂,空蕩寂靜。--漢語大詞典
尚,①⒈在上,超過。⒉引申為副詞,在上代,在古代。⒊又為上位。②尊重,崇尚。③久遠。④主管,特指掌管帝王私人事務。⑤匹配,多用于匹配帝王之女。⑥副詞,⒈還,猶。⒉尚且。⒊庶幾,差不多。⒋表示祈求、勸勉或命令。--王力古漢語字典
還為揚州治中從事史,廣陵王誕、廬陵王紹北中郎左司馬,揚州別駕從事史,尚書吏部郎。嘗于太祖坐論江左人物,言及顧榮,袁淑謂覬之曰:“卿南人怯懦,豈辦作賊。”覬之正色曰:“卿乃復以忠義笑人!”淑有愧色。元兇弒立,朝士無不移任,唯覬之不徙官。世祖即位,遷御史中丞。孝建元年,出為義陽王昶東中郎長史、寧朔將軍、行會稽郡事。尋征為右衛(wèi)將軍,領本邑中正。明年,出為湘州刺史,善于蒞民,治甚有績。大明元年,征守度支尚書,領本州中正。二年,轉吏部尚書。四年,致仕,不許。
江左,①江東。指長江下游以東地區(qū)。②東晉及南朝宋﹑齊﹑梁﹑陳各代的基業(yè)都在江左,故當時人又稱這五朝及其統(tǒng)治下的全部地區(qū)為江左,南朝人則專稱東晉為江左。--漢語大詞典
移任,調(diào)換任地。--漢語大詞典
徙官,遷徙官職。亦指被遷之官。--漢語大詞典
蒞,①⒈臨視,監(jiān)臨。⒉引申為治理。⒊又為來到。--王力古漢語字典
蒞民,管理百姓。--漢語大詞典
時沛郡相縣唐賜往比村朱起母彭家飲酒還,因得病,吐蠱蟲十余枚。臨死語妻張,死后刳腹出病。后張手自破視,五藏悉糜碎??たh以張忍行刳剖,賜子副又不禁駐,事起赦前,法不能決。律傷死人,四歲刑;妻傷夫,五歲刑;子不孝父母,棄市,并非科例。三公郎劉勰議:“賜妻痛遵往言,兒識謝及理,考事原心,非存忍害,謂宜哀矜?!庇J之議曰:“法移路尸,猶為不道,況在妻子,而忍行凡人所不行。不宜曲通小情,當以大理為斷,謂副為不孝,張同不道?!痹t如覬之議。
刳腹,剖腹。--漢語大詞典
刳剖,剖挖。--漢語大詞典
禁駐,禁住。制約;約束;制住。--漢語大詞典
棄市,棄之于市。謂處死刑。--漢語大詞典
科例,猶條例。--漢語大詞典
原,①⒈水源。⒉引申為根本,本原。⒊又為窮究其本原。⒋又為窮究其原理。--王力古漢語字典
原心,①推究本意。②本心,原意。--漢語大詞典
忍害,殺害。--漢語大詞典
哀矜,哀憫;憐憫。--漢語大詞典
加左軍將軍,出為吳郡太守。八年,復為吏部尚書,加給事中,未拜,欲以為會稽,不果。還為吳郡太守。幸臣戴法興權傾人主,而覬之未嘗降意。左光祿大夫蔡興宗與覬之善,嫌其風節(jié)過峻。覬之曰:“辛毗有云,孫、劉不過使吾不為三公耳!”及世祖晏駕,法興遂以覬之為光祿大夫,加金章紫綬。
不果,①沒有成為事實;終于沒有實行。②不果決。--漢語大詞典
降意,①傾心;留意。②降心相從,屈意。--漢語大詞典
晏駕,車駕晚出。古代稱帝王死亡的諱辭。--漢語大詞典
金章紫綬,金印紫綬。黃金印章和系印的紫色綬帶。古代相國、丞相、太尉、大司空、太傅、太師、太保、前后左右將軍及六宮后妃所掌。亦為表示品級之服飾。魏晉以后光祿大夫得假金章紫綬,因亦稱金紫光祿大夫。后用以代指高官顯爵。--漢語大詞典
太宗泰始初,四方同反,覬之家尋陽,尋陽王子房加以位號,覬之不受,曰:“禮年六十不服戎,以其筋力衰謝,非復軍旅之日,況年將八十,殘生無幾,守盡家門,不敢聞命?!笨子J等不能奪。時普天叛逆,莫或自免,唯覬之心跡清全,獨無所與。太宗甚嘉之,東土既平,以為左將軍、吳郡太守,加散騎常侍。泰始二年,復為湘州刺史,常侍、將軍如故。三年卒,時年七十六。追贈鎮(zhèn)軍將軍,常侍、刺史如故。謚曰簡子。
衰謝,①精力衰退。②敗落。③凋謝。--漢語大詞典
無幾,①沒有多少;不多。②謂時間不多;不久。--漢語大詞典
聞命,接受命令或教導。--漢語大詞典
覬之家門雍睦,為州鄉(xiāng)所重。五子:約、緝、綽、縝、緄。綽私財甚豐,鄉(xiāng)里士庶多負其責,覬之每禁之,不能止。及后為吳郡,誘綽曰:“我常不許汝出責,定思貧薄亦不可居。民間與汝交關有幾許不盡,及我在郡,為汝督之。將來豈可得。凡諸券書皆何在?”綽大喜,悉出諸文券一大廚與覬之,覬之悉焚燒,宣語遠近:“負三郎責,皆不須還,凡券書悉燒之矣。”綽懊嘆彌日。
雍睦,猶和睦。--漢語大詞典
貧薄,①謂貧窮,少資財。②淺陋,短淺。--漢語大詞典
交關,①結交;結識。②往來;交通。③串通;勾結。④猶交易。⑦相涉;關連。--漢語大詞典
懊嘆,悔恨嘆息。--漢語大詞典
彌日,終日。--漢語大詞典
覬之常謂:秉命有定分,非智力所移,唯應恭己守道,信天任運,而暗者不達,妄求僥幸,徒虧雅道,無關得喪。乃以其意命弟子愿著《定命論》,其辭曰:
定分,③宿命論謂人事均由命運前定,人力難以改變,稱為“定分”。--漢語大詞典
恭己,①謂恭謹以律己。②指君主不問政事或大權旁落。--漢語大詞典
任運,謂聽憑命運安排。--漢語大詞典
雅道,①正道;忠厚之道。--漢語大詞典
得喪,①猶得失。指名利的得到與失去。②偏指失。指喪失名利。--漢語大詞典
仲尼云:“道之將行,命也;道之將廢,命也。”丘明又稱:“天之所支不可壞,天之所壞不可支?!辈飞桃嘣唬骸八郎忻?,富貴在天。”孟軻則以不遇魯侯為辭。斯則運命奇偶,生數(shù)離合,有自來矣。馬遷、劉向、揚雄、班固之徒,著書立言,咸以為首,世之論者,多有不同。嘗試申之曰:
奇偶,奇耦。①⒉亦指命運的坎坷與順利。②詩文中以駢儷為耦,錯綜為奇。--漢語大詞典
自來,由來;歷來。--漢語大詞典
夫生之資氣,清濁異源;命之稟數(shù),盈虛乖致。是以心貌詭貿(mào),性運舛殊,故有邪正昏明之差,修夭榮枯之序,皆理定于萬古之前,事征于千代之外,沖神寂鑒,一以貫之。至乃卜相末技,巫史賤術,猶能豫題興亡,逆表成敗。禍福指期,識照不能徙;吉兇素著,威衛(wèi)不能防。若夏氓宅生于帝宮,豈蠲殘傷之祟;漢臣衍貨于天府,寧免餒斃之魂。且又善惡之理雖詳,而禍福之驗常昧;逆順之體誠分,而吉兇之效常隱。智絡天地,猶罹沈牖之災;明照日月,必嬰深匡之難。增信積德,離患于長饑;席義枕仁,徼禍于促算。何則?理運茍其必至,圣明其猶病諸。況乃蕞跡流惑之徒,投心顓蒙之域,而欲役慮以揣利害,策情以算窮通,其為重傷,豈不惑甚。是以通人君子,閑泰其神,沖緩其度,不矯俗以延聲,不依世以期榮。審乎無假,自求多福,榮辱修夭,夫何為哉!
盈虛,①盈滿或虛空。謂發(fā)展變化。②有馀與不足。③⒈盛衰;成敗。⒉亦指虛實。④特指月之圓缺。--漢語大詞典
乖致,不一致。--漢語大詞典
詭貿(mào),變易;不同。--漢語大詞典
舛殊,不同;差異。--漢語大詞典
卜相,①占卜看相以斷吉兇。②選擇相才。--漢語大詞典
巫史,古代從事求神占卜等活動的人叫“巫”、掌管天文、星象、歷數(shù)、史冊的人叫“史”。這些職務最初往往由一人兼任,統(tǒng)稱“巫史”。--漢語大詞典
豫,②出游,巡游,特指帝王秋日出巡。③安樂,安逸。引申為喜悅。④預備,事先有準備。⑤通“與”,參與。--王力古漢語字典
逆,①⒈迎,迎接。⒉又指迎戰(zhàn),懷著敵意迎上去。②反,倒著。③⒈抵觸,違背,與“順”相對。⒉引申為叛逆,背叛。④預先。--王力古漢語字典
指期,猶指日,不日。限期。--漢語大詞典
指日,猶不日。謂為期不遠。--漢語大詞典
識照,辨識鑒察。--漢語大詞典
素著,一向顯著。--漢語大詞典
威,①⒉引申為動詞,以威示人。⒊又為欺凌。②畏。--王力古漢語字典
宅生,猶言寄托生命。--漢語大詞典
蠲,②⒈除去,免除。⒉特指治愈疾病。--王力古漢語字典
祟,鬼神給人制造災禍。--王力古漢語字典
衍,①⒉引申為漫延,擴展。②⒈衍溢,滿出。⒉引申為余裕,眾多。⒊特指書籍中因傳抄、刻版、排版等錯誤而多出來字句。⑥⒈進,引入,延進。--王力古漢語字典
餒斃,餓死。--漢語大詞典
昧,①⒈暗,昏暗。⒉引申為目視不明。④⒈愚昧,迷亂。⒉引申為貪昧。--王力古漢語字典
絡,②環(huán)繞,纏繞。--王力古漢語字典
嬰,①⒈頭飾。⒉引申為纏繞。--王力古漢語字典
徼,①巡察,巡邏。⑥招致,要求。--王力古漢語字典
徼禍,招致禍害。--漢語大詞典
何則,為什么。多用于自問自答。--漢語大詞典
蕞,①小的樣子?!稗枴背_B用。②草聚集的樣子。引申為聚貌。--王力古漢語字典
顓蒙,愚昧。--漢語大詞典
役慮,猶役思。用心思考。--漢語大詞典
窮通,①困厄與顯達。--漢語大詞典
閑泰,悠閑安定。--漢語大詞典
沖,②空虛。引申為謙虛。③幼小。--王力古漢語字典
矯俗,①⒈矯正世俗。⒉亦謂故意違俗立異。--漢語大詞典
延聲,播揚名聲。--漢語大詞典
審,①⒈詳知,知悉。⒉又用作副詞,詳盡地?!锒Y記中庸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⒊引申為仔細觀察。②審定。③慎重,審慎。④果真,確實。⑤訊問犯人(后起義)。--王力古漢語字典
無假,①謂本即純真,無借虛飾。②猶不須。--漢語大詞典
問曰:夫《書》稱惠迪貽吉,《易》載履信逢祐,前哲余議,亦以將迎有會,淪塞無兆,宣攝有方,夭閼無命。善游銷魂于深梁,工騎燼生于曠野,明珠招駭于暗至,蟠木取悅于先容。是以罕、樂以陽施長世;景、惠以陰德遐紀。彭、竇以繕衛(wèi)延命;盈、忌以荒湎促齡。陳、張稱臺鼎之崇;嚴、辛衍宰司之盛。若乃游惡蹈兇,處逆踐禍,宣昭史策,易以研正。至如神仙所序,天竺所書,事雖難征,理未易詰,留滯傾光,思聞通裁。
將迎,①送往迎來。②迎接。③逢迎;迎合。④將養(yǎng);保養(yǎng)。--漢語大詞典
淪塞,沉淪阻塞;遭受困厄。--漢語大詞典
夭閼,①摧折,遏止。②夭亡,夭折。--漢語大詞典
蟠木,①指盤曲而難以為器的樹木。②傳說中的山名。一說,即扶桑。--漢語大詞典
取悅,亦作“取說”。取得別人的喜歡,猶討好。--漢語大詞典
先容,語出《文選·鄒陽〈于獄中上書自明〉》:“蟠木根柢,輪囷離奇,而為萬乘器者,何則?以左右先為之容也。”李善注:“容謂雕飾。”本謂先加修飾,后引申為事先為人介紹、推薦或關說。--漢語大詞典
陽施,①陽氣散布;陽氣展開。②喻指音樂旋律高昂奔放。⑤表面布施。--漢語大詞典
長世,①歷世久遠;永存。--漢語大詞典
陰德,①暗中做的有德于人的事。--漢語大詞典
遐紀,高齡;高壽。--漢語大詞典
荒湎,謂沉湎于酒色。--漢語大詞典
促齡,壽命短促。--漢語大詞典
臺鼎,古代稱三公或宰相,言其職位顯要,猶星有三臺,鼎足而立。--漢語大詞典
宰司,①謂百官之長,處宰輔之位者。②主管掌理。--漢語大詞典
蹈兇,謂陷入兇險環(huán)境。--漢語大詞典
宣昭,宣揚;顯揚。--漢語大詞典
史策,史冊,史書。--漢語大詞典
詰,①⒈追問,責問。⒉引申為追究,查辦。⒊又為糾察,整治。②詰屈,彎曲,曲折。--王力古漢語字典
留滯,②⒈擱置;阻塞。⒉亦指擱置之事。--漢語大詞典
對曰:子可謂扶繩而辨,循刻而議。若乃宣攝有方,豈非吉運所屬;將迎有會,實亦兇數(shù)自挻。若夫陽施陰德,長世遐年,揆厥所原,孰往非命。研復來旨,仇校往說,起予惟商,未識所異。資生稟運,參差萬殊;逆順吉兇,理數(shù)不一。原夫餐椒非養(yǎng)生之術,咀劍豈衛(wèi)性之經(jīng)。命之所延,人肉其骨;而含嚼膏粱,時或嬰患。深澗乖徼寵之津,空谷絕探榮之轍,運之所集,物稊其枯;而俯仰竿牘,終然離沮。爾乃蹻、跖橫行;曾、原窘步。湯、周延世,詡、邑絕緒。吉兇征應,糾纆若茲。畢萬保軀,宓賤喪領,梁野之言,豈不或妄。谷南、魯北,甘此促生;彭翁、竇叟,將以何術。晉平、趙敬,淫放已該;漢主、魏相,奚獨傷夭。同異若斯,是非孰正。至如雷濱凝分,挫志遠圖;棘津陰拱,振功高世。樊生沖矯,鐫旌善之文;華子高抗,銘懲非之策,皆士衡所云“同川而異歸”者也。殊涂均致,實繁有征。即理易推,在言可略。昔兩都全盛,六合殷昌,霧集貴寵之閭,云動權豪之術,鈞貿(mào)貽談,豈唯陳、張而已。觀夫二子,才未越眾,而此以藉榮揮價,彼獨擯景淪聲,通否之運,斷可知矣。嚴、辛不安時任命,而委罪亮直,亦地脈之徒歟。若神仙所序,顯明修習,齊強燕平,厥驗未著,李覃董芬,其效安在。喬、松之侶,云飛天居,夷、列之徒,風行水息,良由理數(shù)懸挺,實乃鐘茲景命。天竺遺文,星華方策,因造前定,果報指期,貧豪莫差,修夭無爽,有允瑣辭,無愆鄙說,統(tǒng)而言之,孰往非命。冥期前定,各從所歸,善惡無所矯其趨,愚智焉能殊其理。若乃得議其工,失蚩其拙,操之則栗,舍之則悲,斯固染情于近累,豈不貽誚于通識。
挻,②延伸。--王力古漢語字典
遐年,①⒈高齡;長壽。⒉亦指晚年。②久遠的年代。--漢語大詞典
揆,①測度,度量。②⒈掌管,管理。⒉后因稱宰相的職位為揆。③尺度。準則。--王力古漢語字典
研復,細審。--漢語大詞典
理數(shù),②天理;天數(shù)。--漢語大詞典
含嚼,①口銜而咀嚼。指吃。②吹觱篥時的動作。比喻吹奏。--漢語大詞典
膏粱,①肥美的食物。②借指富貴人家及其后嗣。--漢語大詞典
時或,有時。--漢語大詞典
乖,①背離,抵觸,不一致。--王力古漢語字典
徼,①巡察,巡邏。⑥招致,要求。--王力古漢語字典
稊,②通“荑”。樹木再生的嫩芽。--王力古漢語字典
俯仰,④周旋,應付。⑥比喻時間短暫。⑦《孟子·梁惠王上》:“是故明君制民之產(chǎn),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焙笠蛞浴案┭觥苯柚葛B(yǎng)家活口。--漢語大詞典
竿牘,書札。--漢語大詞典
離沮,①分崩離析;渙散。②阻止,挫敗。--漢語大詞典
爾乃,①這才;于是。②更端發(fā)語詞,無義。--漢語大詞典
窘步,①急步。②步履艱難。--漢語大詞典
延世,①長生。②指恩賞延及后世。--漢語大詞典
絕緒,①絕嗣,沒有后代。②指史事頭緒中斷,無人繼續(xù)撰述。--漢語大詞典
征應,猶證驗,應驗。--漢語大詞典
糾纆,亦作“糾墨”。繩索。--漢語大詞典
促生,短促的生命。--漢語大詞典
淫放,①遠游;任性游蕩。②縱欲放蕩。--漢語大詞典
至如,①連詞。⒈表示另提一事。⒉即便;即使。⒊倘若;與其。--漢語大詞典
遠圖,深遠的謀劃。--漢語大詞典
棘津,古代黃河津渡名。地在今河南省延津縣東北。相傳周文王師姜尚(呂尚)未遇時曾賣食于此。--漢語大詞典
陰拱,謂暗中坐觀成敗。--漢語大詞典
高世,①高超卓絕,超越世俗。②出塵離世,清高脫俗。③指出塵離世的所在。④指上古時代。--漢語大詞典
旌,①⒉引申為旗幟的通稱。②表彰。--王力古漢語字典
旌善,表彰美善。--漢語大詞典
高抗,①剛正不屈。②指聲音昂揚響亮。--漢語大詞典
兩都,③借指漢代。--漢語大詞典
全盛,①最為興盛或強盛。②指青春盛年。--漢語大詞典
六合,①天地四方;整個宇宙的巨大空間。②天下;人世間。--漢語大詞典
殷昌,富庶,昌盛。--漢語大詞典
霧集,①⒈霧氣聚合。⒉亦比喻盛多。--漢語大詞典
貴寵,①顯貴而受寵信。②指得寵的權貴。--漢語大詞典
通否,猶否泰。指命運好壞、仕途升降等。--漢語大詞典
安時,①安于時運。--漢語大詞典
任命,②謂聽任命運的支配。--漢語大詞典
委罪,推委罪責。--漢語大詞典
亮直,①誠實正直。②誠實正直的人。--漢語大詞典
顯明,①光明高尚;賢明。②表明;清楚地顯示出來。③鮮明;明亮。--漢語大詞典
修習,②學習;研習。③修行。--漢語大詞典
覃,①⒉引申為長,悠長。⒊又為延,蔓延。⒋又引申為遍及,廣施。②深。--王力古漢語字典
云飛,⑧道教語。謂升天成仙。--漢語大詞典
天居,②天地神靈的居處。--漢語大詞典
理數(shù),②天理;天數(shù)。--漢語大詞典
鐘,②容量單位。③⒈聚集。⒉引申為專注。⒊引申為全部賦予。④當。⑤樂器。--王力古漢語字典
景命,大命。指授予帝王之位的天命。--漢語大詞典
星華,星光。--漢語大詞典
前定,②宿命論說法,謂凡事均為命中注定。--漢語大詞典
果報,佛家語。因果報應。即所謂夙世種善因,今生得善果;為惡則得惡報。--漢語大詞典
指期,猶指日,不日。限期。--漢語大詞典
指日,猶不日。謂為期不遠。--漢語大詞典
爽,②差失,違背。★詩衛(wèi)風氓女也不爽,士貳其行。--王力古漢語字典
瑣辭,猥瑣的言辭。--漢語大詞典
猥瑣,③卑賤微末。用作謙詞。④瑣細;繁雜瑣碎。--漢語大詞典
無愆,①沒有過失。②沒有喪失。③沒有超過。--漢語大詞典
愆,①罪過,過失。②超過。③喪失。④患惡疾。--王力古漢語字典
冥期,迷信謂神鬼給世人所定的生命期限。--漢語大詞典
矯,①⒈揉曲使直。⒉引申為糾正。⒊引申為強抑、整飭。⒋引申為故意做作,掩蓋真情。⒌引申為許稱,假托。--王力古漢語字典
殊,①死。③⒈異,不同。⒉引申為區(qū)分。④⒈特殊,出眾。⒉引申為超過。⑤極,根本。--王力古漢語字典
若乃,至于。用于句子開頭,表示另起一事。--漢語大詞典
工,②擅長。③巧妙,精巧。--王力古漢語字典
蚩,③丑陋。這個意義后來寫作“媸”。⑤通“嗤”,譏笑,嘲笑。--王力古漢語字典
貽誚,見笑。--漢語大詞典
通識,①學識淵博的人。--漢語大詞典
問曰:清論光心,英辯溢目,求諸鄙懷,良有未盡。若動止皆運,險易自天,理定前期,靡非暗至。玉門犁丘,睿識弗免。豈非圣愚齊致,仁虐同功?;杳髦?,將何施而可?
清論,①公正的評論,亦指公正的輿論。②清雅的言談。③閑談,談天。--漢語大詞典
英辯,精辟的論辯。--漢語大詞典
溢目,滿目;目不暇接。--漢語大詞典
鄙懷,謙稱自己的心愿,心意。--漢語大詞典
動止,①動作與靜止。②行動;舉止。③起居作息。謂日常生活。多用作書信中的問候語。--漢語大詞典
險易,①吉兇。②險阻與平坦。③治亂。④偏指艱難困厄。--漢語大詞典
玉門,①宮闕,帝闕。--漢語大詞典
睿識,圣明的見解。--漢語大詞典
昏明,②愚昧和明智。--漢語大詞典
對曰:夫圣人懷虛以涵育,凝明以洞照。惟虛也,故無往而不通;惟明也,故無來而不燭。涸海流金,弗染溫涼之岨;嚴兵猛兕,無累爪刃之災。忘生而生愈全,遺神而神彌暢。若玉門犁丘,蓋同跡于人,故同人有患,然而均心于天,亦均天無害。大賢則體備形器,慮盡藏假,靜默以居否,深拱以違礥,皆數(shù)在清全,故鐘茲妙識。是以稟仲尼之道,不在奔車之上;資伯夷之運,不處覆舟之下。若乃越難趨險,逡巡弗獲,履危踐機,黽勉從事,愚之所司,圣亦何為。及中下之流,馳心妄動,是非舛斡,倚伏移貿(mào),故北宮意逆而功順,東門心晦而跡明;宣應遺筮而逢吉,張松協(xié)數(shù)而遘禍。且智防有紀,患累無方。爾乃猘狗逐而華子奔,腐鼠遺而虞氏滅;匣猿逸而林木殘,櫝珠亡而池水竭。凡厥條流,曲難詳備,搖形役思,其效安征。豈若澡雪靈府,洗練神宅,據(jù)道為心,依德為慮,使跡窮則義斯暢,身泰則理兼通,豈不美哉!何必遺此而取彼。
涵育,涵養(yǎng)化育。--漢語大詞典
洞照,①明察。②明照。--漢語大詞典
流金,①謂高溫熔化金屬。多形容氣候酷熱。--漢語大詞典
嚴兵,猶陳兵;部署軍隊。--漢語大詞典
無累,①不牽累;沒有牽累。②無所掛礙。--漢語大詞典
遺神,指忘卻一切物我、是非差別的精神狀態(tài)。--漢語大詞典
均心,猶同心。謂心理相同。--漢語大詞典
形器,①物質(zhì);物體。與精神相對。③指人的形體。④猶外形,外表。--漢語大詞典
靜默,①寧靜沉默;不發(fā)出聲音。--漢語大詞典
深拱,①高拱。言斂手安居,無為而治。②兩手抱拳致敬。--漢語大詞典
礥,①礥礥,艱難。--王力古漢語字典
妙識,深知;精通。--漢語大詞典
稟,①稟承,承受。②稟性,天性所賦。③稟告,下對上言事。④糧倉。⑤俸穀。本亦作“廩”。⑥通“懔”。敬畏,嚴謹。--王力古漢語字典
資,②⒈資質(zhì),稟賦。⒉又為資歷,聲望(后起義)。④⒈積蓄。⒉引申為販賣。⒊又為具備,具有。⑤憑藉,依靠。--王力古漢語字典
逡巡,④小心謹慎。⑤徘徊不進;滯留。⑥拖延;遷延。⑦遲疑;猶豫。--漢語大詞典
履危,①⒈蹈踐高危之處。⒉亦用以指置身于險境。--漢語大詞典
踐機,謂身臨危險之地。機,通“幾”,危殆。--漢語大詞典
黽勉,①勉勵,盡力。②勉強。--漢語大詞典
馳心,謂心之向往如車馬驅馳。--漢語大詞典
妄,①胡亂。②虛妄,不實。--王力古漢語字典
舛斡,顛倒,逆轉。--漢語大詞典
倚伏,語本《老子》:“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币校劳?;伏,隱藏。意謂禍福相因,互相依存,互相轉化。--漢語大詞典
移貿(mào),猶變易。--漢語大詞典
遺筮,舍棄占筮的結果。--漢語大詞典
逢吉,猶言大吉利。--漢語大詞典
遘禍,①造成禍亂。遘,通“構”。②遭遇禍患。--漢語大詞典
智防,謂善于料事而又明哲自保。--漢語大詞典
患累,猶憂患。--漢語大詞典
猘狗,瘋狗。--漢語大詞典
腐鼠,腐爛的死鼠。后遂用為賤物之稱。--漢語大詞典
條流,③條例。--漢語大詞典
詳備,周詳完備。--漢語大詞典
澡雪,①⒈洗滌使之清潔;洗滌。⒉引申為高潔。②改正;洗雪。--漢語大詞典
靈府,①指心。--漢語大詞典
洗練,①清洗磨練。謂修身養(yǎng)性。②提煉。③簡練。多形容語言﹑文字﹑技法﹑動作﹑藝術風格等。--漢語大詞典
神宅,①指精神依附或聚留之處。②神所居之處。--漢語大詞典
兼通,①通曉不止一個方面。②謂一齊顯達。--漢語大詞典
問曰:夫建極開化,樹聲貽則,典防之興,由來尚矣。必乃幽符懸兆,冥數(shù)指期,善惡前征,是非素定,名教之道,不亦幾乎息哉!
建極,①建立中正之道。②指帝王即位。--漢語大詞典
開化,①開展教化。②開導;感化。--漢語大詞典
樹聲,樹立名聲。--漢語大詞典
貽則,語出《書·五子之歌》:“有典有則,貽厥子孫。”后因以“貽則”指為后世留下典則。--漢語大詞典
冥數(shù),舊謂上天所定的氣數(shù)或命運。--漢語大詞典
對曰:天生蒸民,樹之物則,教義所稟,豈非冥數(shù)。何則?形氣之具,必有待而存;顓蒙之倫,豈無因而立。必假纖紈以安生,藉梁豢以延祀,資信禮以繕性,秉廉義以劾情。圣人聰明深懿,履道測化,通體天地,同情日月,仰觀俯察,撫運裁風。于是乎昭日星之紀,正霜雨之度,張云霞之明,衍風露之渥,浮舟翼滯,騰駕振幽。又乃甄理三才,辨綜五德,弘鋪七體之端,宣昭八經(jīng)之緒。是以時雍在運,群方自通,抱德煬和,全真保性。故信食相資,代為唇齒;富教相假,遞成輔車。今弛棄纖紈,損絕梁豢,必云徼生委命,豈不已曉其迷。至乎湮斥廉義,屏黜信禮,責以祈存推數(shù),遂乃未辨其惑;連類若斯,乖妄滋甚。然則教義之道,生運所資,寵辱榮枯,常由此作。斯固命中之一物,非所以為難也。
蒸民,眾民;百姓。--漢語大詞典
物則,事物的法則。--漢語大詞典
何則,為什么。多用于自問自答。--漢語大詞典
有待,①有所期待;要等待。②古代道家哲學用語。謂需要依賴一定的條件。莊子認為世俗生活都是有待的,不自由的;而絕對的精神自由則是無待的。--漢語大詞典
顓蒙,愚昧。--漢語大詞典
無因,①無所憑借;沒有機緣。--漢語大詞典
延祀,謂使后代延續(xù)下去。有后則祭祀不絕,故稱。--漢語大詞典
繕性,涵養(yǎng)本性。--漢語大詞典
廉義,廉潔而有節(jié)操。--漢語大詞典
履道,①⒈躬行正道。⒉亦謂所行的路。--漢語大詞典
通體,①合為一體。--漢語大詞典
同情,②猶同心,一心。--漢語大詞典
撫運,順應時運。--漢語大詞典
浮舟,①行船。②漂在水上的船。--漢語大詞典
騰駕,①使車馬奔馳。②使(牲口)駕車。--漢語大詞典
三才,①天﹑地﹑人。--漢語大詞典
七體,①人體的眼﹑耳﹑口﹑鼻七孔。②事物的七個部分。--漢語大詞典
宣昭,宣揚;顯揚。--漢語大詞典
八經(jīng),舊謂八種永恒不變的禮法。--漢語大詞典
緒,①絲頭。②頭緒,開端。③人的感情被牽動的部分。④世系,前人留下來的事業(yè)。⑤殘余。⑥尋繹,推求。--王力古漢語字典
時雍,①猶和熙。②指時世太平。--漢語大詞典
群方,猶萬方。--漢語大詞典
萬方,①⒈萬邦;各方諸侯。⒉引申指天下各地;全國各地。--漢語大詞典
抱德,持守德行。--漢語大詞典
煬和,融和;溫和。--漢語大詞典
全真,①保全天性。--漢語大詞典
唇齒,②借喻互相接近且有共同利害的兩方。--漢語大詞典
富教,后以“富教”指富民和教民。謂使人民富裕,并加以教育。--漢語大詞典
相假,①互相憑借。②互相借用。--漢語大詞典
輔車,按輔為頰骨,車為牙床,比喻互相依存的事物。--漢語大詞典
徼,①巡察,巡邏。⑥招致,要求。--王力古漢語字典
委命,①猶授首。謂投降或伏法。②猶效命。--漢語大詞典
伏法,依法被處死刑。--漢語大詞典
屏黜,排斥;拋棄。--漢語大詞典
遂乃,于是,就。--漢語大詞典
連類,①連綴同類事物。②指同類。--漢語大詞典
乖,①背離,抵觸,不一致。--王力古漢語字典
教義,①禮教、名教的旨意。②某一宗教所信奉的義理。--漢語大詞典
生運,猶命運。--漢語大詞典
問曰:循復前旨,既以理命縣兆,生數(shù)冥期。研覆后文,又云依杖名教,帥循訓范。若藉數(shù)任天,則放情蕩思;拘訓馴范,則防慮檢喪。函矢殊用,矛戈異適,雙美之談,豈能兩遂。
冥期,迷信謂神鬼給世人所定的生命期限。--漢語大詞典
研覆,審察考查;研究考核。--漢語大詞典
依杖,見“依仗”。憑借;依靠。--漢語大詞典
訓范,猶儀范。--漢語大詞典
任天,謂任從天命。--漢語大詞典
放情,縱情。--漢語大詞典
縱情,①放縱情欲。②猶盡情。--漢語大詞典
蕩思,①滌除愁思。②邪念。--漢語大詞典
防慮,因有所顧慮而提防。--漢語大詞典
函矢,《孟子·公孫丑上》:“矢人唯恐不傷人,函人唯恐傷人?!焙笠蛞浴昂浮北扔骰ハ嗝堋?-漢語大詞典
殊用,不同的功用。--漢語大詞典
對曰:夫性運乖舛,心貌詭殊,請布末懷,略言其要。若乃吉命所鐘,縱情蹈道,訓性而順,因心則靈。兇數(shù)所挻,率由踐逆,聞言不信,長惡無悛。此愚智不移,聲訓所遺者也。其有見善如不及,從諫如順流,是則命待教全,運須化立。譬以良醫(yī)之室,病者所存。至如澄神清魂,平心實氣,無妄之疴,勿藥有喜,所謂縱情蹈道,無假隱括。若膏肓之疾,長桑不治,體府之病,陽慶弗理,此則率由踐逆,自絕調(diào)御。至乃趙儲之命宜永,須扁鵲而后全;齊后之數(shù)必延,待文摯而后濟。亦猶運鐘循獎,彝范所興,善惡無主,唯運所集而異。膏梁方丈,沈疾弗顧;瑤碧盈尺,阽危弗存。夫靜躁之容,造次必于是;曲直之性,顛沛不可移。是以夷、惠均圣而異方;遵、竦齊通而殊事。雖復鉗桎羿、帟,思服巢、許之情;捶勒曾、史,言膺蹻、跖之慮。不然之事,斷可知也。必幽符鉆仰,冥數(shù)修習,雖存陵惰,其可得乎!故運屬波流,勢無防慮;命徼山立,理無放情。用殊函矢,雙美奚躓;談異矛戈,兩濟何傷。
乖舛,①差異。②謬誤;差錯。③矛盾。④不順利。--漢語大詞典
詭殊,①大不相同。②奇異,奇特。--漢語大詞典
吉命,①吉祥的詔命。②指命運亨通。--漢語大詞典
蹈道,履行正道。--漢語大詞典
挻,②延伸。--王力古漢語字典
悛,①悔改,改過。--王力古漢語字典
聲訓,①聲威教化。--漢語大詞典
清魂,①使意念純凈。--漢語大詞典
無妄,②不測;意外。--漢語大詞典
疴,疾病。--王力古漢語字典
有喜,①指可喜的事情。謂病愈。--漢語大詞典
隱括,見“隱栝”。①⒈用以矯正邪曲的器具。⒉引申為標準﹑規(guī)范。②矯正,修正。--漢語大詞典
膏肓,①古代醫(yī)學以心尖脂肪為膏,心臟與膈膜之間為肓。后遂用以稱病之難治者。②比喻難以救藥的失誤或缺點。③比喻事物的要害或關鍵。--漢語大詞典
長桑,①長桑君的省稱。后借指良醫(yī)。--漢語大詞典
率由,①⒈遵循,沿用。⒉亦謂遵循成規(guī)。④猶皆由。--漢語大詞典
調(diào)御,①調(diào)教駕御。--漢語大詞典
至乃,連詞。①提出突出事例,表示達到某種程度。猶言甚至,竟至。②表示另提一事。--漢語大詞典
無主,④沒有主人。⑤謂不由己,無主張。--漢語大詞典
方丈,①一丈見方。②指方丈之食。極言肴饌之豐盛。--漢語大詞典
沈疾,亦作“沉疾”。重病。亦指患重病。--漢語大詞典
瑤碧,①兩種玉名。--漢語大詞典
阽危,①臨近危險。②危險。--漢語大詞典
靜躁,靜和動。--漢語大詞典
造次,①倉猝;匆忙。③須臾;片刻。④⒈輕率;隨便。⒉亦指輕率隨便之事。--漢語大詞典
顛沛,③⒈困頓挫折。⒉亦指困頓之人。--漢語大詞典
異方,①不同的方法和途徑。--漢語大詞典
鉗桎,猶鉗梏。謂以鐵箍束頸,以木械銬手,嚴加控制管束。--漢語大詞典
思服,想念。--漢語大詞典
捶勒,猶控制。--漢語大詞典
膺,①⒈胸。⒉服膺,內(nèi)心佩服。③接受(天命等好的東西)。④抵抗,抗擊。⑤親自。--王力古漢語字典
冥數(shù),舊謂上天所定的氣數(shù)或命運。--漢語大詞典
防慮,因有所顧慮而提防。--漢語大詞典
函,①含,容。②鎧甲。③信的封套、書的封套(后起義)。信一封、書一套也叫一函。④匣(后起義)。--王力古漢語字典
躓,①⒈被絆,受阻,摔倒。⒉引申為遇事不順利,挫折。②文辭晦澀(后起義)。③疲乏,困頓。--王力古漢語字典
濟,①渡水。③通,流通。④成功,成就。⑤救助。⑥增益。--王力古漢語字典
何傷,何妨,何害。意謂沒有妨害。--漢語大詞典
問曰:夫君臣恩深,師資義固,所以沾榮涂施,提飾荷聲。故刳心流腸,捐生以亢節(jié);火妻灰子,埋名以償義。若幽期天兆,則明揚可遺;冥數(shù)自賓,則感效宜絕。豈其然乎?
師資,①⒈《老子》:“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也;不善人者,善人之資也?!焙笠蛞浴皫熧Y”指教師。②猶師生;師徒。③謂從師;效法。④培育;教導。--漢語大詞典
荷,②扛,擔。引申為擔任,承擔。③承受,多用于表示感激受恩。--王力古漢語字典
刳心,①道教語。謂摒棄雜念。②挖出心臟,表示忠心。--漢語大詞典
捐生,①舍棄生命。②清代報名納錢換取官職﹑官銜的人,稱為官生,亦稱捐生。--漢語大詞典
亢節(jié),高尚的節(jié)操。--漢語大詞典
幽期,①隱逸之期約。②隱秘或幽雅的約會。③指男女間的幽會。--漢語大詞典
明揚,①公開張揚或宣揚。②舉用;選拔。--漢語大詞典
對曰:論之所明,原本以為理;難之所疑,即末以為用。蓋陰閉之巧不傳,萌漸之調(diào)長絕。故知妄言賞理,古人所難。吾所謂命,固以綿絡古今,彌貫終始,爰及君臣父子,師友夫妻,皆天數(shù)冥合,神運玄至。逮乎睽愛離會,既命之所甄;昏爽順戾,亦運之所漸。爾乃松柳異質(zhì),薺荼殊性,故疾風知勁草,嚴霜識貞木,何異忠孝之質(zhì),資行夙昭。至于刻志酬生,題誠復施,殉節(jié)投命,馴義忘己。亦由石雖可毀,堅不可銷;丹雖可磨,赤不可滅。因斯而言,君臣師資,既幽期自賓,心力感效,亦冥數(shù)天兆。夫獨何怪哉!
原本,①事物之所由起;根源。②追溯事物的由來。--漢語大詞典
萌漸,指事物的苗頭和征兆。常用于壞的方面。--漢語大詞典
妄言,①⒈謬說。⒉亦指謊言,假話。②胡說;隨便說說。--漢語大詞典
綿絡,①纏繞;網(wǎng)絡。②連續(xù);連綿。--漢語大詞典
爰,①⒈代詞,于此。⒉又為于何。②介詞,相當于。③句首語氣詞,有時可譯為于是。--王力古漢語字典
冥合,暗合。--漢語大詞典
逮,①及,達到。②趁,趁著。③捉拿,逮捕。--王力古漢語字典
睽,①⒈乖離。⒉周易卦名。引申為離散。--王力古漢語字典
甄,②⒈動詞,制陶器。⒉由制陶器引申為培育造就人才。⒊引申為選拔、鑒別。⒋引申為表彰。--王力古漢語字典
爽,②差失,違背?!镌娦l(wèi)風氓女也不爽,士貳其行。--王力古漢語字典
戾,①乖背,違反。②罪惡,暴行。--王力古漢語字典
漸,②⒈漸進。⒉引申為逐漸。③征兆。④病重。⑤浸。⑥沾濕?!镌娦l(wèi)風氓淇水湯湯,漸車幃裳。--王力古漢語字典
爾乃,①這才;于是。②更端發(fā)語詞,無義。--漢語大詞典
異質(zhì),①⒈特異的資質(zhì)﹑稟賦。⒉亦指某種材料的特異質(zhì)地。比喻才能出眾的人。②不同資質(zhì)。--漢語大詞典
殊性,特殊的性質(zhì)。--漢語大詞典
貞木,①經(jīng)冬不凋的樹木。②特指女貞樹。--漢語大詞典
昭,①⒈明,光明。⒉引申為顯示,彰明。②昭昭。⒈明亮貌。⒉明白貌。③昭穆,古代宗廟制度,始祖居中,以下依輩分左右相次,居左者為昭,居右者為穆。--王力古漢語字典
刻志,猶篤志。志向專一。--漢語大詞典
殉節(jié),①⒈為保全志節(jié)而犧牲生命。⒉亦指女子因抗拒凌辱或屈從封建禮教而死。--漢語大詞典
投命,①舍命;拼命。②猶亡命。--漢語大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