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呼者級跨星系軍用攻擊艦

歡呼者級跨星系軍用攻擊艦
制造商:羅薩納重型工程
型號:歡呼者I級突擊船
? ? ? ? ? ? 歡呼者Ⅱ級突擊船
類型:巡洋艦-級原星際驅逐艦
成本:1.10,000,000信用點
技術規(guī)格
長度:752米
最大大氣速度:每小時1200公里
發(fā)動機:2主發(fā)動機
? ? ? ? ? ? ? ? 2臺二次發(fā)動機
超空間驅動等級:0.6級(主要)
? ? ? ? ? ? ? ? ? ? ? ? ? ? ? ??10級(后備)
超空間驅動系統(tǒng):裝備(2)
護盾:裝備
傳感器系統(tǒng):遠距離傳感器
導航系統(tǒng):裝備
軍備:四聯(lián)裝渦輪激光炮塔(12)
? ? ? ? ? ? 激光炮(24)
? ? ? ? ? ? 導彈發(fā)射器(4)
? ? ? ? ? ? 重型魚雷
? ? ? ? ? ? 震蕩導彈
艦載:320輛高速摩托車
? ? ? ? ? ? 66艘低空攻擊運輸/步兵炮艇
? ? ? ? ? ? 14艘低空攻擊運輸船
? ? ? ? ? ? 48輛全地形戰(zhàn)術執(zhí)行者
? ? ? ? ? ? 36輛SPHA-ts
船員:700
乘客:16 000名克隆人士兵
貨運量:10 000噸(留置)
消耗品:6個月
使用
作用:突擊艦
? ? ? ? ? ? 承運人
? ? ? ? ? ? 運輸
從屬關系:銀河共和國
? ? ? ? ? ? ? ? ? ? 銀河共和國海軍
? ? ? ? ? ? ? ? ? ? 新共和國
? ? ? ? ? ? ? ? ? ? 新共和國防御艦隊
歡呼者級跨星系軍事攻擊艦,也稱為歡呼者級共和國攻擊艦,歡呼者級行星攻擊艦,或歡呼者級戰(zhàn)列艦,或歡呼者級巡洋艦,是銀河共和國用來運送克隆人士兵穿越銀河系的一種巡洋艦級原型殲星艦。他們首先被部署在第一次吉奧諾西斯戰(zhàn)役后,從卡米諾運送克隆人軍隊,隨后將共和國大軍從科洛桑帶到克隆人戰(zhàn)爭的各個場地上,在這場沖突中,他們將看到廣泛的使用。不像許多這種大小的艦船,歡呼者級可以在行星表面著陸,以部署其部隊。
特征:

歡呼者級跨星系軍事攻擊艦由夸特動力船塢子公司羅薩納重型工程公司開發(fā),并具有匕首形設計,與狩獵者級殲星艦相似。它由700名船員組成,可運送16,000名克隆人士兵,48個AT-TE,66架LAAT/i武裝直升機,14架LAAT航母,320輛高速自行車,36輛SPHA-Ts,和至少一架Nu級航天飛機。為了監(jiān)測地面動向和協(xié)調攻擊,每個克隆人部隊官兵的頭盔上都配備了跟蹤裝置,使歡呼者級艦艇上的控制人員能夠更好地建立戰(zhàn)斗區(qū)域的圖像。在克隆人戰(zhàn)爭期間,他們作為部隊運輸的通用性和作用證明是必不可少的。
為了抵御天基攻擊,這艘船配備了十二個四渦輪激光炮塔,以及二十四門激光炮和四個導彈發(fā)射器。四個渦輪增壓器炮塔位于船體的左舷和右舷,而四個導彈發(fā)射器則位于船首。它還配備了速度非凡的雙超光速引擎。在萊洛思戰(zhàn)役中,一個顯著的弱點就是分離主義者J-1質子炮可以輕易地穿透歡呼者級攻擊艦的護盾。
不像許多它大小的飛船,阿克拉姆托級可以著陸在行星表面,在那里它可以卸下它的補給品。指揮塔位于船尾,全長752米,可達到每小時1200公里的亞光速。它有一個腹側機庫開口和左舷機庫開口。
歷史:
克隆人戰(zhàn)爭

在泛銀河克隆人戰(zhàn)爭的第一次交戰(zhàn)中,首次吉奧諾西斯戰(zhàn)役中,阿克拉姆特級攻擊艦被廣泛使用。在那里,12艘歡呼者級戰(zhàn)艦被用來增援絕地,并在吉奧諾西斯與聚集的分離勢力交戰(zhàn)。歡呼者級攻擊艦共運送了192,000名克隆人士兵、1,600架LAAT/i武裝直升機、400架LAAT航母、100架SPHA-Ts和2,160架AT-TE,最終使共和國獲得勝利。
歡呼者級攻擊艦組成了被派去參加萊洛思戰(zhàn)役的艦隊的一部分,最終部署了絕地將軍梅斯·溫杜和閃電中隊。在第二次吉奧諾西斯戰(zhàn)役中,當行星在戰(zhàn)斗中爆發(fā)時,這艘船再次看到了對吉奧諾西斯的行動。其中一艘船載著共和國第104營前往阿琳星球,任務是為當地居民提供救濟援助。在翁巴拉戰(zhàn)役期間,阿克拉姆托級艦只參與了共和國奪回地球的行動。
帝國時代
到了帝國時代,歡呼者級攻擊艦被認為是舊型號。一架爆炸機的殘骸被遺棄在庫爾格羅恩的荒地上。盡管艦船模型年代久遠,但至少有一艘,洛德斯塔號,仍然活躍在銀河內戰(zhàn)期間,擔任新共和國將軍赫拉·辛杜拉的巴爾馬戰(zhàn)斗群的旗艦。
幕后

歡呼者級跨星系軍事攻擊艦首次出現(xiàn)在2002年的插曲電影《星球大戰(zhàn):克隆人的第二集攻擊》中。星艦的三角形形狀最初被稱為“絕地部隊運輸”,其初衷是向帝國殲星艦最初的三部曲致敬。他們后來在2015年佳能參考書《星球大戰(zhàn):銀河之艦》中被確認,由本杰明·哈珀撰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