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百和幾千元CD機的對比/CD wav flac ape mp3 之間的關系
看了一些視頻,剛開始給我一些錯覺,就是:
電腦接有源音箱音質=幾百元cd接有源音箱(有對比視頻)
幾百cd機=幾千cd機音質(有對比視頻)
所以總結了一個錯誤答案:電腦=幾百元cd機=幾千元cd機
通過收集網上的多個視頻和文章(技術文章)
統(tǒng)計了各項對比結果, 總結如下主要區(qū)別:
做工不同
通過網上視頻的拆解, 主要電容, PCB, 電源等等做工相差非常大, 但同一段音頻的試聽對比 就不明顯了. 這里我認為主要還是作者使用了同類型的CD機, 只是價格相差大, 所以音質其實是差不多的. 沒有考慮到其他因素在內,其他因素主要看以下
2. 輸出接口不同
幾百元的便攜式CD機最大最大的問題就是只提供了3.5mm的AUX接口和光纖接口
首先說3.5mm接口
3.5mm接口有非常非常非常大的問題, 這也導致了很多人認為的:"把cd里的音軌提取出來,用電腦播放無損音樂和cd機沒區(qū)別"..
這句話不錯, 乍一聽沒毛病, 但如果你也跟著他不懂或是個半吊子, 就很容易被這種人帶到了一個思維誤區(qū), 那就是同一個音頻文件, 同一個音響能有什么差別?
最大的差別就是3.5mm AUX接口, 具體技術細節(jié)太多了, 我也不太懂, 就不賣弄了. 網上資料很多, 關鍵詞可以搜索: RCA, 同軸, 光纖, AUX, 數(shù)字和模擬信號, 光信號
再說光纖口 光纖口也有它的問題 那就是模擬轉數(shù)字轉光再轉數(shù)字轉模擬。 不過比3.5強了不知道多少
(不討論連接功放機的前提)
3. 解碼參數(shù)不同
參數(shù)是最直觀的區(qū)別體現(xiàn). 可以看看幾百塊CD機的信噪比,動態(tài)范圍 和幾千塊的有什么區(qū)別
另外你用電腦的集成聲卡聽無損音樂, 可能解碼能力還不如幾百塊的CD機
總結
普通pc接有源音箱 < 幾百元cd機接有源音箱 < 幾千元cd機3.5mm接有源音箱 (整體優(yōu)勢不明顯,微乎其微)
幾百元CD機 < PC接高端聲卡接音箱 < 幾千元CD機RCA接音箱

cd 是直接播放音軌,相當于一個目錄
wav是波形文件,把光盤提取成的單獨文件,相當于.tar 文件
flac 是wav 的壓縮文件,相當于.tar.gz
而ape?相當于.tar.xz
mp3就很夸張了,相當于把目錄中的文件一個個的打開,刪掉我們用不到的內容。mp3的碼率越低 刪除的內容也就越多 甚至刪掉了一些我們用得到但沒那么重要的內容。最后再打成一個.tar.bzip2
但是qq音樂 網易音樂里的很多flac 是用mp3 轉換的。已經丟了的內容 再怎么轉換也回不來的、所以只能用占位符去填。 這就是假無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