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黃土地,抉擇的《人生》

?《人生》是路遙的第一部成熟的作品,原載于《收獲》1982年的第三期,獲得了1981年到1982年全國優(yōu)秀中篇小說獎,小說以改革時期陜北黃土高原的城鄉(xiāng)生活為時空背景,描寫了高中畢業(yè)生高加林出生在黃土地,回到黃土地,離開黃土地,又回到黃土地,這樣一個曲折變化的人生經(jīng)歷,小說情節(jié)一波三折,于變化中蘊藏希望,在悲傷中注入希望。高加林這樣一個年輕,富有活力的青年,他有理想、有知識、聰明能干,不想自己埋沒于這塊山坳中,他心念著外面的世界,一心想離開這塊土地,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抱負(fù)。他一次次與命運抗?fàn)?,命運又一次次同他開玩笑,他身上的精氣神,更加證明這樣一個不屈不撓、能文能武的小伙,無論在哪,無論身處于這片生育他的黃土地,還是理想中的城市生活,最終也不是不能實現(xiàn)的。?
? ? ? ? ? ? ? ? ? ? ? ? ? ? ? ? ? ? 回到黃土地,離開黃土地,又回到黃土地

?高加林,高中畢業(yè)后回到村里當(dāng)上了教師,這個工作與他的能力相符,可惜好景不長,他被有權(quán)勢的高明樓的兒子代替了,只好回到黃土地。

在他人生失意的低谷期,美麗善良、具有“金子般品質(zhì)”的劉巧珍,給予了他愛情的滋潤。他們愈走愈近,在這片黃土地上,愛情之花綻放了。小說中用了不少的筆墨,描寫了劉巧珍與高加林相處的點點滴滴,從身份的“嫌隙”,再到“相愛”,黃土地見證了這一切。

但是,我認(rèn)為小說的主流意圖并不是為了簡單地描寫愛情,包括小說后面高加林再次與黃亞萍重逢,這些人物關(guān)系的展開豐富了小說的情節(jié),客觀上講,又展現(xiàn)了黃土地上的風(fēng)土人情,這與作者的創(chuàng)作風(fēng)格是分不開的。路遙的另一部作品《平凡的世界》,故事同樣發(fā)生在這樣的黃土地上,作者濃厚深沉的鄉(xiāng)土情懷,以及這樣的田園牧歌式的愛情,顯得那樣的簡單樸實,那樣的純潔自然。但從客觀上講,我認(rèn)為劉巧珍與高加林的愛情起初是沒有建立在一個平等的基礎(chǔ)上(高加林是一個知識分子,但劉巧珍“大字不識”,但劉卻愛慕著高),小說中劉巧珍對高加林的愛是無怨無悔的,不計回報的付出,以至于后來高加林的拋棄,他沒有像我們平常所見到的那樣的糾纏不休,而是“潤物細(xì)無聲”地選擇了默默離開。

哪怕在她得知心愛的人要離開自己,不能跟自己在一起,心里也是祝福著他,希望他能在城市展現(xiàn)自己的才華。我愿意相信高加林心中也是煎熬的,面對著自己心中執(zhí)念的那個城市夢,在黃亞萍(以前的同學(xué))的幾番言語中,他無奈地再次妥協(xié),背棄了自己的諾言。高加林內(nèi)心非常的矛盾,他既懦弱,又剛毅,說他懦弱,是因為當(dāng)時那個時代的裹挾,讓他不得不做出選擇,而在選擇中,他又一次次傷害自己愛的人,這肯定不是他想要的。

他又非常剛毅,為了那個美好而又脆弱的理想,他能夠忍氣吞聲,也能夠秉持著那種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那種“清高”。

小說中的抉擇,是橫在高加林心頭的一道坎,是選擇和劉巧珍一起在黃土地上生活,還是跟黃亞萍一起在城市中一展抱負(fù),他最終選擇了理想,放棄了諾言與愛情,選擇并不簡簡單單的意味著對與錯,更是舍與得。高加林夢幻般的理想生活,也許只是一個甜蜜謊言。路遙在這一點上,將高加林的這種追求理想的精神品質(zhì)推向極致,這無可厚非,高加林身上的精神缺陷也是明顯的,他為了能夠在城市中展示自己的才華,卻“忘了”這片黃土地上對他的哺育之情,他有能力,有才華,同樣他也很高傲,在愛情面前,他贏得了主導(dǎo)權(quán),不顧父母及德順爺爺?shù)膭窀?,最后痛失所愛。高加林在同學(xué)的母親舉報下,又回到了黃土地,德順爺爺?shù)囊痪涓锌岸嗪玫耐薨?!”,高加林已泣不成聲,他褪去了以往的高傲,殘酷的現(xiàn)實下,他懊悔地?fù)涞乖谶@片黃土地上。

?故事發(fā)生在黃土地上,她底蘊深厚,厚德載物,小說中的高加林從跌倒中爬起,又在掙扎中跌倒,命運捉弄他。他又扎根于這片土地,他的人生充滿了抉擇與矛盾,又處處充滿著誘惑與陷阱,他堅守初心,亦痛失所愛,人生多次遭受打擊。他既不幸,又很幸運,他身上的品質(zhì)讓我們有理由相信這樣一個倔強(qiáng),有才華的小伙,無論是充滿誘惑的都市,還是在這片黃土地,都有他施展才華的空間。
?黃土地上既有人情溫暖,也有勾心斗角,但這片土地更多地呈現(xiàn)了人民大眾在這廣闊的生活圖景下,辛勤耕耘,耕耘生活,耕耘人生。路遙的《人生》,既描寫高加林的人生,也描寫陜北高原的生活圖景,更描寫這片黃土地的寬厚情懷。
從人生到平凡的世界,路遙這樣的宏大主題下描述的那個時代的農(nóng)村青年,在面臨人生選擇時的抉擇,既贊揚了要不斷進(jìn)取的人生態(tài)度,同樣也警示人們不要好高騖遠(yuǎn)。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我熱愛這片黃土地,也愛黃土地上的人、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