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情侣中文字幕电影,在线麻豆精品传媒,在线网站高清黄,久久黄色视频

歡迎光臨散文網(wǎng) 會員登陸 & 注冊

為復聯(lián)歡呼后,請聽聽這段好萊塢黑歷史

2018-04-20 17:20 作者:飛碟說  | 我要投稿


丹尼爾

前幾天,微博上看到一條新聞,說李連杰、鞏俐和甄子丹等國內(nèi)的一線影視大咖加盟了《花木蘭》真人電影版的劇組。

據(jù)說李連杰要演皇帝,甄子丹飾演花木蘭的導師,而鞏俐將飾演反派女巫。再加上主演花木蘭的劉亦菲,這部電影的陣容起碼在中國觀眾眼里,已經(jīng)非常豪華。

其實,從去年知道劉亦菲要主演《花木蘭》的時候,我就感到非常開心,甚至說有些激動。

有人可能會說,不就是一部電影嘛,還沒拍出來呢,有啥好激動的?

不過我要說,華人演員能夠得到這樣的機會用了差不多一百年的時間,如果我講完這段華人演員在好萊塢的“血淚史”,您可能就會理解我的激動了。

 

 

1882年,因為華人勞工的勤勉和吃苦耐勞,搶走了很多美國人的工作,美國國會頒布了《排華法案》,從立法上明目張膽地進行種族歧視。很多華人因此失去了工作,甚至僅僅因為自己的華人血統(tǒng),就遭到了當?shù)厝说臍颉?/p>

在美國政府宣傳部門的不斷妖魔化之下,華人變成了沒有信仰,一肚子壞水,整天想著借助東方的神秘力量作奸犯科的代名詞。

到了20世紀,電影工業(yè)逐漸成熟,這時候一個臭名昭著的華人惡棍形象——傅滿洲博士出現(xiàn)在了大銀幕上。

從1921年的《黃瓜》開始,到1980年的《傅滿洲的奸計》,關于傅滿洲的電影一共拍了14部之多。電影中傅滿洲是典型的清朝人扮相,留著八字胡,細長的眼睛,精通各種毒藥和酷刑,猙獰可怕,走路沒聲音,每天就想著怎么用陰謀詭計禍害白人。

當然了,到電影的結尾必然是正義的白人取得勝利。

傅滿洲的存在就是“黃禍”思潮下,西方人對中國乃至亞洲人刻板偏見的縮影。

當然了,那時候的好萊塢也不是沒有好的華人形象存在,神探陳查理就是個西方人眼中不錯的黃種人。

陳查理的形象油頭粉面,睿智精明,說著一口蹩腳而又口音濃重的英語,經(jīng)常以“子曰”開頭。不過陳查理之所以是正面人物,最主要的原因還是他的“去中國化”,他除了子曰這個口頭禪之外,從來不提與中國有關的任何人和事,而且對白人言聽計從。

(圖)神探陳查理

1937年,一部改編自同名小說的電影《大地》(The Good Earth)被搬上了銀幕,主要講的是清末的農(nóng)民的故事,該片中的中國人勤勞善良,但苦難深重,這部電影獲得了多項奧斯卡獎項。

這部電影讓中國人的形象有所改觀,不過在美國人眼里,中國人依然是愚昧落后,無法自立自強的loser。

(圖)《大地》劇照,一部反映中國農(nóng)村的電影,卻由白人主演。

美國人在觀看這部電影時,更像是古代的王公貴族在大雪時,披著厚厚的大氅,看到凍餓的窮人,吟出諸如“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詩一樣。

同情完,憐憫完之后,該喝酒喝酒,該泡妞泡妞。

 

 

可以看出,上世紀上半段的美國電影里,華人的形象只有三種:

要么是傅滿洲這樣打娘胎出來就頭頂長瘡,腳下流膿的惡棍;要么是陳查理這種言聽計從的“義仆”;要么是《大地》中王龍這種逆來順受,被欺負的老實人。

至于做英雄去鏟奸除惡或者當個風度翩翩的紳士?那是不存在的。

而且看到劇照的朋友們可能會發(fā)現(xiàn)一點:甭管華人的銀幕形象如何,這些角色都是由白人把臉涂黃之后扮演的。

黃柳霜出生于1905年,她是歷史上第一個在好萊塢星光大道留名的華裔明星,盡管知名度很高,后來在歐洲也獲得了極大的成功,但在上世紀前五十年,她依舊難逃好萊塢二等公民的命運。

(圖)黃柳霜。

黃柳霜最開始扮演的,好多是名叫“龍夫人”這樣的惡毒反派,《大地》準備開拍之前,黃柳霜特別希望能夠獲得電影中的角色,但依然被拒,按現(xiàn)在來看,黃種人去演講中國故事的電影,簡直是天經(jīng)地義,但那個時候,高高在上的白人怎么可能把正面形象交給華人去演。

也因為這個原因,黃柳霜才憤然出走歐洲。

50年代,美國杜魯門主義盛行,彼時共產(chǎn)黨出乎全世界意料之外地打下了江山,又在抗美援朝戰(zhàn)爭中與聯(lián)合國軍打得不相上下,讓中國真正站了起來。

所以美國方面對紅色政權厭惡至極,電影作為意識形態(tài)的宣傳出口,也自然無所不用其極地抹黑左翼勢力。

1962年,007系列的《布博士》就是陰謀破壞世界的中國人,最終被詹姆斯-邦德成功粉碎了陰謀。

(圖)007系列中的反派諾博士,角色設定,中德混血,仔細琢磨一下這兩國混血的含義。

1954年的《水深火熱》,講了破獲****分子間諜破壞的故事。

《蘇絲黃的世界》于1960年上映,該片講了一個異國戀的故事,但電影里,黃種人女性見到白人男性就總是會被其魅力所折服,主動投懷送抱(其實放現(xiàn)在有點寫實主義了)。

總之,這個時期的華人形象要么是陰謀顛覆西方世界的惡人,要么是等著被白人拯救的弱雞,要么是被白人輕易征服的女性。

中美建交后,好萊塢的這種惡意才不那么明目張膽,而一位影視巨星的橫空出世,讓黃種人第一次成為了電影中的大英雄。

 

 

我想很多人已經(jīng)知道了這個人是誰,他就是李小龍。

1973年,在香港已經(jīng)聲名鵲起的李小龍收到了華納公司的橄欖枝,主演了美國和香港合拍的《龍爭虎斗》。

(圖)李小龍的橫空出世讓華人終于在電影界揚眉吐氣了一次。

這部電影有多成功呢?

制作成本80萬美元,全球票房2.3億美金,被著名雜志《Total Film》評選為改變世界的67部電影之一。

這部電影的意義是什么?

李小龍第一次向西方世界塑造出了一個積極正面,陽剛帥氣的中國人形象,在這部電影里,華人擺脫了幾十年的惡棍、忠犬和等待被白人拯救的形象,讓西方人知道,華人也可以憑借一己之力鏟奸除惡,也可以保衛(wèi)家園,保衛(wèi)親友,單刀赴會,獨闖龍?zhí)丁?/p>

李小龍的影響力有多大?

他是繼黃柳霜之后,第二位在好萊塢星光大道留名的華裔影星,他的電影讓英文字典里出現(xiàn)了一個全新的單詞——KUNG FU。他是中國文化乃至東方文化的重要符號之一,時至今日,在美國提起B(yǎng)ruce Lee,依舊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甚至到了現(xiàn)在,有些外國人在和中國留學生閑聊時,也會擺出李小龍的姿勢,口中喊著他標志性的“阿達~~~~”

只可惜,在1978年,李小龍不幸離世,成為了亞洲乃至世界影壇的重大損失。

 

 

李小龍在好萊塢的成功,在西方掀起了功夫熱,也鼓舞著很多后輩演員,前往好萊塢發(fā)展。

其中李連杰、成龍和甄子丹都在“淘金者”的行列當中。

不過李小龍雖然將中國功夫的概念推廣到了全世界,也改變了西方對黃種人的傲慢與偏見,但他的后人卻要面對一個比較尷尬的局面。

好萊塢對華人演員形成了另一種偏見:華人必須能打,會武術,只有能打的華人才能被好萊塢看中。

所以之后前往好萊塢發(fā)展的華人基本被困在了“打星”的范疇里,所扮演的也多是那種功能型角色,有華人的電影里,角色往往是能打,但性格并不豐滿。

李連杰在《致命武器4》和甄子丹在《刀鋒戰(zhàn)士2》當中,扮演的都是這種“打手”角色。

成龍比其他人要成功得多,畢竟他是第三個在好萊塢星光大道留名的華裔演員,在歐美國家,Jackie Chan的影響力也很大,但他最初也沒少感受到好萊塢的傲慢與偏見。

他首次闖蕩好萊塢的時候,經(jīng)常讓他從香港飛到美國,然后面試十幾分鐘就讓他離開了,這種兩頭跑的情況多次出現(xiàn)。

成家班剛到美國時,美國人也對他們十分輕視,直到有一次,為了不影響拍攝效果,成家班的人全部真打真摔完成了拍攝,才獲得了美國人的尊重。

曾經(jīng)在好萊塢待過的章子怡也表示,之所以回國,是因為好萊塢給華裔演員的角色都特別扁平化,毫無挑戰(zhàn)性可言,也自然難以出彩,而形象更豐滿、臺詞更多的角色他們更喜歡給黑人或者白人演員。

 

 

而且看華裔演員的電影我總會看到一個現(xiàn)象,比如成龍,不管他和黑人演員搭檔(《尖峰時刻》系列),還是和白人演員搭檔(《皇家威龍》系列),他給人的感官總是一種臟活累活都由他包辦,最后名利雙收、抱得美人歸的卻總是黑人或者白人。

《皇家威龍》里,成龍總是個受欺負的老實人,打架的時候他永遠沖在前面,而白人演員歐文-威爾遜油嘴滑舌,輕佻浮夸,最后還俘獲了成龍妹妹范文芳的芳心。

(圖)《皇家威龍2》中,臟活累活都是成龍干,歐文-威爾遜卻成了最大贏家。

而且亞裔女演員參演的電影中,往往會和白人男子發(fā)生點什么不可描述的事,比如楊紫瓊參演的007,舒淇的《玩命快遞》,華裔男性卻往往缺少性魅力,很少和白人女性產(chǎn)生情愫。

目前我記憶中唯一一部黃男白女組CP的電影是李連杰的《龍之吻》,而女主還是個妓女。

有人可能會說梁家輝的《情人》不就是黃男配白女嗎?

但要注意,文藝片和商業(yè)片是有區(qū)別的,而文化輸出主要依靠的是大眾喜聞樂見的商業(yè)片。

就像《尋夢環(huán)游記》和《至愛梵高》都很好看,但影響力哪個更大不言自明。

(圖)梁家輝在《情人》以及章子怡在《藝伎回憶錄》中的表現(xiàn)都不錯,但因為觀眾比較小眾,沒有太大影響力。


 

武俠電影式微之后,中國“打星”對好萊塢的輸出也走入了低谷,不過隨著中國經(jīng)濟實力的崛起,好萊塢對中國市場的重視卻與日俱增。

不過,重視并不代表認可,也不代表尊重。

好多好萊塢大片都加入了一些中國演員,甚至推出了中國特供版,比如范冰冰的《X戰(zhàn)警:逆轉未來》,韓庚的《變形金剛4》以及張靜初的《碟中諜5》。

但是相信看過這些片子的朋友們都知道,我們國內(nèi)婦孺皆知的明星在好萊塢大片中只是個跑龍?zhí)椎?,甚至說,即便把他們的戲份從電影中拿掉,也并不太影響電影劇情。

(圖)《X戰(zhàn)警》里的范冰冰。

所以說,雖然好萊塢看重中國市場,但他們并不認可中國演員的水準,盡管有邀請他們加盟,但更主要的目的是多在中國市場賣幾份拷貝,多圈點錢而已。

鄰國日本似乎更慘一些,《攻殼機動隊》這種原汁原味的日本動畫,女主草薙素子,一個純正的日本人,居然要用斯嘉麗-約翰遜一個白人來演。

(圖)斯嘉麗-約翰遜飾演的草薙素子。

而在美劇或者電影當中,亞裔依然沒有擺脫“書呆子”、“毫無性魅力”的形象。

(圖)美劇《破產(chǎn)姐妹》中的亞裔角色。


 

以上的“血淚史”就是我知道《花木蘭》主演消息后激動的原因。

《花木蘭》是迪士尼公主系列電影中的一員,這個系列一向是迪士尼的金字招牌,所以劉亦菲主演也是中國演員第一次擔綱好萊塢A級電影的絕對一號。

而花木蘭保家衛(wèi)國、智勇雙全的正面形象,一來可以向世界展現(xiàn)東方女性的風采,二來也符合目前男女平權的潮流。

成龍在獲得好萊塢終身成就獎的時候曾說:

成功從影56年,拍了200部電影,斷了無數(shù)根骨頭,才拿到了終身成就獎;而華裔演員也是經(jīng)歷了一百年的歧視和偏見,遭遇了無數(shù)次的冷眼和嘲笑,被否定了無數(shù)次,才有了這個向世界證明自己的機會。

我昨天確定了這個選題,很巧的是,昨晚上海迪士尼就因為一件事上了熱搜,因為復仇者聯(lián)盟的主演團隊要來,本來活動的時間是今天下午三點多,但好多粉絲從昨晚就通宵在迪士尼排隊,場面一度接近失控。

嚴肅地說,我很擔心通宵排隊之后,再加上見到偶像的興奮,會讓很多粉絲的身體吃不消。

放下這種追星行為是否合理不說,但這件事從側面反映了電影在文化輸出方面的重要作用,在享受西方文化的同時,我也總會在想一些問題,比如:我們什么時候能寫出一本像《哈利-波特》一般風靡全球的通俗小說?

而這次,我想的是:什么時候,我們打造出的超級英雄也能讓世界各國人民如數(shù)家珍?

什么時候,來自中國的演員在加利福尼亞的迪士尼樂園做活動的時候,也會有無數(shù)的外國粉絲通宵為之排隊?

我知道這一天或許會很遙遠,但起碼《花木蘭》是一個開始。

所以,木蘭,加油!


為復聯(lián)歡呼后,請聽聽這段好萊塢黑歷史的評論 (共 條)

分享到微博請遵守國家法律
紫金县| 宜君县| 两当县| 山阳县| 太仓市| 梁山县| 饶平县| 岑巩县| 中西区| 北宁市| 西安市| 辽宁省| 平安县| 凉城县| 秦皇岛市| 台江县| 宾川县| 台北县| 丰宁| 千阳县| 元谋县| 德江县| 沅江市| 株洲县| 寿光市| 朝阳区| 温州市| 鄂托克旗| 花垣县| 高阳县| 西华县| 大田县| 邯郸市| 尤溪县| 临海市| 辛集市| 汝南县| 高平市| 麦盖提县| 临城县| 靖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