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碎念】可能這就是災難給我們上的課吧
瀘定地震后的第十七天,甘宇被找到了。然后,甘宇的故事,跟著這個振奮人心的消息傳遍大江南北:
甘宇是水電站的一名工作人員,地震發(fā)生的時候,他沒有第一時間逃生,而是為了避免地震次生傷害影響水庫、傷害到下游的幾百戶居民,他和同事羅永冒著生命危險堅守崗位、開閘放水,然后切斷電源,確定沒有問題之后才離開現(xiàn)場。
在逃生的過程中,高度近視的甘宇丟了眼鏡,兩個人在未開發(fā)的森林里幾乎是寸步難行。甘宇讓羅永先走,獲救后再來找他,否則兩個人可能都要死在深山老林里。羅永很幸運,三天后獲救,但是,當他帶領救援隊找回去的時候,甘宇早已經(jīng)不在原地。在搜救過程中還發(fā)現(xiàn)了甘宇的貼身衣物,可能是失溫讓甘宇產生了幻覺,自己脫掉了貼身衣服。根據(jù)以往經(jīng)驗,一般這種情況下,人就非常危險了。但是,救援隊一直沒有放棄。
附近的村民聽說了甘宇的事跡,自發(fā)上山尋人。村民對地形熟悉,比起搜救人員多了一些經(jīng)驗和運氣。終于,村民倪太高第二次上山的時候發(fā)現(xiàn)了渾身是傷的甘宇。
?
這并不是一個故事,是真實的事件。
瀘定地震的時候,在鄭州的我也感受到了明顯的震感,當時真的以為自己會死。從疫情開始,我就一直有很明顯的感覺——我很怕死。去年鄭州洪水的時候,也擔驚受怕好幾天,連著幾天沒水沒電沒吃的,晚上睡不踏實?;謴蜕钪蠛荛L一段時間看到路面有積水都會害怕。說實話,我從來沒有離災難這么近過。
瀘定地震發(fā)生之后,我一直有關注救災的情況。相關的報道不算很多,救災工作進展很順利。前段時間還看到有人說,這次地震毀掉了交通,導致很多社會救援物資進不去,反而讓災區(qū)救援工作更好推進了。因為以往的社會援助總是成批成批運送大量的救援包、方便面、面包,等等,這些東西并不是每個受災地區(qū)都需要的。大量的工業(yè)食品吃幾個月也吃不完,營養(yǎng)也不均衡,放到快過期還有很多,喂豬豬都不吃。食品包裝還會帶來環(huán)境污染問題,讓臨時居住點和村內環(huán)境變得亂糟糟。持續(xù)關注這方面的東西,可以更了解救災的實際操作,多一分了解其實就能多一分相信和安心。
瀘定的地形環(huán)境使得救災過程看起來十分驚險,“飛奪瀘定橋”式的救援,絕壁挖路的救援,在絕壁上搜救幸存者,在密林中搜索甘宇。
無論多少人付出多少努力,總也無法避免一些悲劇??吹接鲭y人數(shù)的時候依然會忍不住哭出來。
洪水的時候也是。
疫情過程中也是。
除了因為災難直接遇害的人,也有因為救災而倒在崗位上的人……
有時候我真的會有點兒悲觀,不知道什么時候是個頭。
但有時候我也會想,或許苦難從來就沒有盡頭,只是我以前沒有看到而已。生活沒有那么容易順風順水,所有當下的平靜都不是理所當然的,如果有一天,這種平靜不存在了,也不能簡單地說是誰的錯?;蛟S,生活本來如此,只是我身在福中不知福。當平靜不在的時候,只是替我阻攔災難的人攔不住了,我該做的不是抱怨,而是自己去面對。
?
這幾年,我也會關注全國各地的山火。一開始,我想不通:為什么發(fā)生山火會死人,為什么救援的人不先保護好自己?我也不知道為什么自己這么天真?;蛟S我只是單純地不能接受那些正值青春年少的人、那些是家里頂梁柱的人,犧牲了。
加勒萬河谷的事,我也哭了很久。我很難接受他們年紀輕輕的,就死掉了。
其實,與年齡無關。
只是我越來越感覺到,他們是為我而死。
就像當時網(wǎng)上的那首小詩:
“黃昏將至,
我吃著白米飯,喝著快樂水,
想不通為什么這些身強體壯的士兵為什么會死。
我在深夜驚醒,突然想起,
他們是為我而死?!?/p>
?
今年氣候異常,重慶的山火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現(xiàn),火勢很猛,夜空航拍,山火如同一條巨大的火龍在黑暗的森林里興風作浪。我們沒有哪吒鬧海,來打死這可惡的火龍。但彪悍的重慶人接力送物資,跟天災作戰(zhàn)到底。
救人的甘宇被人所救。
這些不幸之中的幸事似乎在告訴我:人和人之間的心意相通,可以產生強大的力量。
我想,如果我們的心靠得更近一些,就會變得更加強大吧?;蛟S有一天,我們可以強大到,無需犧牲,也可保一方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