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情侣中文字幕电影,在线麻豆精品传媒,在线网站高清黄,久久黄色视频

歡迎光臨散文網(wǎng) 會員登陸 & 注冊

無題

2022-06-02 11:42 作者:EndorMine  | 我要投稿

這一段只是為了不提前顯示原文,并不是正文的一部分。我也不知道為什么一定要顯示文章的最開頭,也不能關(guān)掉這個功能,很奇怪。


0

?

????恰逢投稿一周年之際,想談點簡單的事情??赡芤膊荒苷嬲劦蒙虾唵危辽俸驼軐W的關(guān)系……不大。

????或許也不能說關(guān)系不大,這完全在于你覺得哲學是什么。很多人覺得,我當然也很希望大家覺得我做的是哲學頻道。實際上我覺得頻道(Channel)這個詞很差,因為Channel這種說法顯然和上世紀那種高度發(fā)達的電視文化有關(guān)系,但同樣都有屏幕,手上的這個長方體完全是另一個東西。

????聽起來似乎奇怪,但我是不是哲學up主事實上的確取決于觀眾,或者說取決于我給觀眾留下的印象是什么。這一點之前在動態(tài)也說過,我認為阿b在普通用戶和職業(yè)up主上的構(gòu)架區(qū)分是非常糟糕的,當然也技術(shù)層面上的遠不止這一點。如果完全從up主的商業(yè)邏輯出發(fā),垂直的制作方向幾乎是必須的,否則就要承受不同受眾的非重疊所帶來的后果。

????不過所謂的“哲學”up幾乎是一種毫無意義的名頭。阿b根本就沒有哲學區(qū),如果有的話頂流可能是van或者魔南。在大多數(shù)對于哲學幾乎毫無了解的人看來,哲學事實上和其他的知識沒有什么大區(qū)別。反而將哲學認定為“高級”知識的更可能是有所涉及的人。隨便在路上抓一個人問問,對于哲學的忽略才是常態(tài),各式各樣的理由。我對文學的忽略也是類似的——不是我看不懂,我甚至非常清楚某些作品的偉大和精彩,但我就是不想讀。哲學的情況對于大部分人來說可能更糟糕一些。

?

????接下來的內(nèi)容可能不會讓人看的很舒服。有的地方會講的比較隱晦,但確實想隨便談談一年來對bilibili哲學“區(qū)”之我見,以及其相關(guān)的東西——而我避而不談的東西才總是我更關(guān)心的東西。也不是要開團什么的,沒勁,尤其是像我這種區(qū)區(qū)3000粉不到的顯微鏡up主,啥也不是。平常我在朋友圈看到類似言論的截圖或者鏈接,大都是心里一樂就過去了。如果這回樂的對象是我,那也不是我能決定的。我想認真地說一些事情。

????真的很久沒寫東西了。之前的很多稿子也寫著寫著就廢棄,現(xiàn)在想來也多少有些地方不妥當。我并不喜歡被批評——不是說我不接受批評什么的,批評對于提升的作用非常大,但很多時候的批評不著點兒,讓我很難辦。我個人很喜歡“點評”別人,我想從他人的東西中發(fā)掘出新的東西,或者就是單純地指出錯誤(告不告訴這人是另一回事),但也不免會批評錯。這可能會困擾他們,所以我針對某些人或事的評論也越來越少了。真正糟糕的或許是,對被批對象的偏見和謬誤會替代并覆蓋被批評的對象本身,而這甚至都可以不需要批評者自己帶有如此的主觀意愿——對于這種環(huán)境的察覺應該是批評者最關(guān)注的東西之一。

????不過對我來說都沒什么所謂,如果可以的話還請讀讀,最好是讀完我接下來寫的東西。同意,批評,誤解,什么都好,或許也只是一篇浪費時間毫無緊要的文章。我不能左右,而且可能也有我忽略或誤解的事情。

?

1

?

???????我碰哲學的時間不長,大抵是從20年初開始的。第一年自己學其實走了不少彎路,又不喜歡看書,進步很慢。21年底和路標熟絡起來后,有所突破,但也不能說和他們直接有關(guān)。和他們的交往給我?guī)淼氖瞧渌矫娴氖斋@,可以說是這個收獲給我?guī)砟承┮曇昂退悸返奶嵘?,但不能直接稱之為某種“哲學”上的進步?;蛟S這只適合我,但我還是推薦大家有時間讀點其他的東西,或者做點其他的事情。我在西哲上的進步最大程度上有賴于我對中國傳統(tǒng)思想的涉獵——不過并不是以一種鏡子的方法來研究的,例如Francois Jullian,或者部分齊澤克的批評(尤其是對釋的批評,有點太淺了,顯然是讀得不太夠)。

???????我對這一年來的心路歷程的如下整理完全是一種回憶,可能跟我以前動態(tài)里寫的不太一樣,我懶得翻閱了,有點多?;旧衔覜Q定做up主,是由于齊澤克的人氣在b站變得“異?!备?。這離不開一些人的努力。

???????一開始做翻譯視頻,其實是想做一種“正本清源”的工作,順便練練翻譯和英語。更準確地來說應該是,“通過多接觸點齊澤克來改善一些誤解的趨勢”。可惜的是,前者以現(xiàn)在的目光來看,這是在對抗一種不可挽回的敗壞,純粹是做了無用功。經(jīng)驗不足吧算是。

???????或許這種“流行”可以追溯到更早一些的時間。我的教授Smith大概10年左右到訪中國時留下如此印象:大家似乎都格外關(guān)注“意識形態(tài)”的問題。今天亦是如此。

???????如今的哲學區(qū)的繁榮不屬于“拉康派”或者什么“黑格爾派”,而是屬于一個更大的共同體。齊澤克不過是其中的一個旗手。

???????這個“正本清源”的工作,就算是現(xiàn)在也其實輪不到我來做。那時候更是有點輕飄,我只是感受到某些方向的不對勁,但絕不能說是整明白了齊澤克大概在做什么。有些地方的齊澤克仍然讓人疑惑,尤其在一些具體的不太哲學的行動上,理論反而是小事。更準確的說,如今這一目的已經(jīng)不可能達成。這種有點“原教旨主義”的行動才是反動的,或者說在如今的背景下,這種舉動是螳臂當車。

???????不過令我覺得更奇怪的或許是這種“集體性”的對于德勒茲的排斥,或者是這種齊澤克-拉康與德勒茲的陣營對抗。是的,在精分上有根本的分歧,齊澤克的誤讀等等,但這種“大張旗鼓”稍微有點幼稚——和“哲學”的關(guān)系不大,話語和情緒沾多一點。

?

2

?

???????總之大概一段時間后就開始做現(xiàn)在的這種讀書節(jié)目,把翻譯當副業(yè),有機會再搬運下視頻。講座或者采訪視頻不用多說,其實能搬運的有限。齊澤克的多還是因為走穴多,喜歡干這種事情,不過學術(shù)意義一般。英語在傳播和學術(shù)上的確有優(yōu)勢:“南大四杰”的英文屬巴迪歐最差,法語講座明顯多;朗西埃和阿甘本亦是如此,這倆英文口音都還好,但數(shù)量也稀少。

???????負典在這幾年是主要的(齊澤克)大型講座翻譯者,但產(chǎn)量跟現(xiàn)在的各種切片和內(nèi)容制作相比已經(jīng)不值一提(絕沒有貶低的意思)。組織的結(jié)構(gòu)相對松散,會有點摸魚(朋友說的)。我個人還是蠻感謝負典(屋頂),為我上個學期的期末論文提供了一部分日語材料,尤其是宇野常寬的文章。日語在阿b不算小眾語言,但對于哲學圈以及學術(shù)界來說仍然珍貴。高質(zhì)量的小語種翻譯是真的難找。

???????在忽略播放量和受眾的情況下,切片、講座、讀書、導讀、哲普、講解云云,在視頻邏輯上逐漸沒有區(qū)別了。我選擇內(nèi)容的時候一直比較有限度:不會選太難的——我直播試過阿甘本對亞里士多德和柏拉圖的細微差異的分析,以及《萬物的簽名》,播放量是顯而易見的拉胯;不會選簡單的——好吧我沒時間,實際上也沒水平做入門視頻,更別說精美的了。認真撰寫的名家名篇可能有偏差誤解,但絕對不會容易閱讀。上述四人的作品的閱讀門檻一個比一個高,僅僅通過閱讀他們,或者一個整體的哲學史框架是絕對無法搞得大差不差的明白。當然,除非你只想從他們那里拿走一些東西干點別的,那沒什么問題。斯蒂格勒的內(nèi)容就是這么被我放棄的——看的人又少,又不太可能看得更懂,做出來純純是增添敗壞。

?

???????于是折返到被忽略的部分:我一直強調(diào)整體上我是優(yōu)先以做up的行動方式來做決定的。播放量和評論數(shù)都是很重要的數(shù)據(jù),用來判斷觀眾喜不喜歡這樣的內(nèi)容。雖然我不喜歡,但后臺提供的有限數(shù)據(jù)總是很有用的,例如播放的游客和粉絲比例。即便是我這樣的up主,視頻播放量高的視頻也必然是游客的播放比例遠超粉絲比例。也就是說,一個視頻能不能火事實上取決于游客,同時也決定了漲粉。說穿了就是,想要讓更多人看,就去迎合大多數(shù)人更可能喜歡的東西,這里加兩個梗,那里抖點包袱,PR看直播,把時長弄短,套個皮,弄個攝像頭等等,這些是更有可能“成功”的路數(shù)。至于什么要“刻意”做長視頻,一定要做激進滴內(nèi)容,爭個中路高地,整點特立獨行的也沒問題,都可以有。

???????我對這些東西的態(tài)度可能看起來比文字寫的更微妙一點。如果我只是單純地覺得這些東西商業(yè)或者什么之類的,我也就稍微直球點多批兩句了。但事實證明,很多比我后入局的新人在“認真”地做內(nèi)容的同時(這里的引號只是想說明和我做的或者刻板印象的那種講課的不同),漲粉明顯比我快,看得人也多。實話說,單就做up主來講,我這每周更新個視頻就是擺爛。有位朋友在某個視頻里發(fā)過幾條彈幕,指責我視頻上了首頁還推薦感興趣的觀眾關(guān)了我的視頻去看原書。

???????我收到過一些朋友的感謝,而我才是真的需要感謝的人。但認真地,我的這種“堅持”不存在任何“崇高”的姿態(tài)和意義,但也不是搞犬儒。想學好,不看書是不可能的,但也不妨礙各種各樣的視頻冒出來,我也包括在內(nèi)。我也覺得大家有時間看看我的內(nèi)容就好,不用稱贊我堅持做這些之類的。這種純讀書視頻是很低級的工作。

?

3

?

???????關(guān)注(粉絲)這個東西一直比較假。我個人是有不點關(guān)注的習慣,因為看的多的總歸能首頁刷到,除非這個人會發(fā)“有意思”的動態(tài)。動態(tài)恰飯這東西也就是這么來的,阿b和部分直播平臺試圖通過這種方式來添加一點社交屬性。我吐槽了不下數(shù)次阿b有太多可以改進社交的地方,但我也知道有的東西永遠不會有。例如艦長群和粉絲群實際上就是up主自己需要去努力拓寬的增進社交和互動的思路。更早一些也有像微博這樣的辦法,雖然前者的功能在今天顯然更多樣化了。

???????我不知道阿b自己知不知道彈幕的重要性,但顯然彈幕是一種非常具有競爭力的社交構(gòu)成,因此就算是二次元這么如臨大敵的情境下,繼續(xù)購買番劇依然有很高的價值。道理十分簡單,大家喜歡在看劇的時候看彈幕,這和熱評是基本一致的。重要的不是和持有部分觀點的某個人交流,而是同部分“多數(shù)人認可”的觀點作“交流”。前者的“欲望”是在現(xiàn)實和一對一聊天軟件或功能等等之中實現(xiàn)的。割裂同時引起了新的模糊-割裂,這一過程同樣發(fā)生在視頻的“類型”上。阿b的字節(jié)化技術(shù)上可以進行的非常順利,但阿b不可能變成一個專欄文章網(wǎng)站。一個小例子:我最近幾個禮拜天天在阿b看足球轉(zhuǎn)會的傳聞視頻,這些東西與集錦解說出現(xiàn)在我首頁的頻率是差不多的。然而強時效性的視頻在阿b目前的推薦機制下可能會在幾天或幾周后再次刷到。

?

4

???????在路標待過幾個月之后,我已經(jīng)幾乎無意在近些年嘗試參與某種線上“小圈子”了。當然,路標也有線下的東西,但我不覺得有什么區(qū)別。線下的東西在內(nèi)陸幾乎是完全不可能的,我想這不需要多做強調(diào)。向?qū)W術(shù)圈的傾斜在眼下也比較局限,不論期待的是什么樣的變化,在效果和綱領(lǐng)上都不太受歡迎。前者在自由度較高的地區(qū)都不太有效,后者更是跟大眾幾乎直接脫軌,倆者共同反映的是高校的圍墻-大眾的根本問題。有些東西不是從法國上個世紀的批判中吸收一點經(jīng)驗就能解決,法國自己都沒解決——多看看遠處的馬克龍和勒龐吧家人們。

???????對于完全線上的趨向幾乎是唯一的選擇,上文已經(jīng)說了很多,這塊兒暫時不需要我多做什么,我也做不了什么。同時,這也不僅僅是什么線不線上的問題?!百惒眴栴}在語境中的上浮是一個晚近的事情,但也意味著對此的討論和認識仍然需要時間?!昂蟋F(xiàn)代”,如果一定要用這個詞的話,總是比感受到的來臨時間要更早一些,而在中國的問題是以相似但根源上截然不同的方式浮現(xiàn)的。

???????劉慈欣的《2185》現(xiàn)在讀來可一點都不像是1989年的作品,把作者名一遮,科技參數(shù)改改,書名變成《2025》也是可以的??苹弥皇瞧渲械囊环N入手方式而已,傳統(tǒng)思想對于家庭衰落的關(guān)注同樣是一種洞見。“道德”的問題也是如此。

???????我期末論文寫的就是日本自虛構(gòu)時代(七八十年代)到00年左右的“想象力”變遷,不過我把問題的角度切換到了偏技術(shù)的維度上。不是我不想寫的靠近當下一些,但即便是屋頂和負典能提供的資料也不多,英語資料就更少了。

???????內(nèi)容不是太重要,這種綜述性的東西就是寫給Smith看看玩的。我忘了具體的情境,但大概是我和他在聊許煜的時候聊到的日本哲學的問題,然后推薦他看點東浩紀。在此之前,他幾乎對于東亞的東西一無所知。事實上也就東浩紀的東西比較新,而且和技術(shù)的問題關(guān)系大一點。如若沒有斯蒂格勒,那我估計他這學期開始看許煜(斯蒂格勒的學生)也是不太可能的。

???????有時候代溝的問題就是交流不夠的問題。Smith總給我一種缺乏對“最尖端”科技進步的關(guān)注的感覺,上課的時候很多搞工程和計算機的學生懂的顯然更多——絕不是說Smith搞不懂或者讀的東西不夠多,尤其是與哲學有關(guān)的部分。許煜的作品也有這種問題:他的中哲,雖然聲稱與牟宗三保持著距離,但聞起來很像;而他的日本哲學幾乎像是沒有讀過新學院派以來的東西一樣,對日本之于“日本傳統(tǒng)”的批判似乎也涉獵有限。

???????我不得不承認我有時候也不是一個很“新潮”的人,我挺討厭做一些不必要的改變。不過我思想變得很快,滯后一些問題也不大。這種時候我還是覺得自己很年輕的。

???????許煜在書中或是講座中應該提過,他不太希望其“回歸傳統(tǒng)”的行動被認定成如同“傳統(tǒng)主義者”似的行動。類似的“我不是傳統(tǒng)主義者,但是要注重傳統(tǒng)”的姿態(tài)或說法其實很常見,但不同人之間細微的差異實在太多了。我當然也要聲稱,我對各種各樣古老東西的學習和關(guān)注也不是“傳統(tǒng)主義”的,對于新東西的關(guān)注更不是之于此的“應激反應”。今天的“海德格爾”與“尼采”們,和亞歷山大·杜金及加速主義者以及是一樣的。

???????一個裝過牛奶的干凈玻璃杯如果不洗,過兩天就再也洗不干凈了。當然從沒有什么干凈的玻璃杯,不干凈的玻璃杯也不是不能用。

?

5

?

?????? 我還是想多做一點別的事情。我想對于入門了哲學的人來說很明顯,哲學不是什么“彌合心靈”、“治療創(chuàng)傷”等等的東西。在大多數(shù)人眼里,這更可能是什么關(guān)于“世界觀”的學科,關(guān)于“真理”的知識,或者干脆就是用來裝逼的好東西。你把這些事情明明白白地告訴人家說不定也沒什么用。人人都能學哲學,但不是人人都適合學哲學。在這里把“學哲學”換成任何一個事物都可以。哲學不是知識,知識也不可能為所有人擁有,但它屬于所有人——糾結(jié)這句話的細節(jié)意義不大,錯了其實也無妨。

?????? 不過我不擔心這種問題。我也知道很多朋友可能是抱著這樣那樣的“偏見”學哲學的,沒有哪個人能“正規(guī)”地入門,也不一定能走上正道。偏就偏了,總得抱著能拐回來的心態(tài);如果沒有把握,不如小心一點為好。

?????? 因此我一再強調(diào)我在這里做的事情與普及,以及教育無關(guān)。對于普及來說,我做的內(nèi)容太難,而且事實上有傾向性;對于教育來說,我?guī)缀醪蛔魅魏蝹鞯?、受業(yè)、解惑的事情。不過我的態(tài)度其實不太重要。哲學作為“書寫“在修習與傳承這方面有自己的優(yōu)勢——不需要實際上的導師。誤解總是與“真實”并行不悖,不過這也不代表哲學無法斷代。失傳就是失傳,斷了就是斷了,不可修習就是不可。

?

6

?

?????? 好吧,接下來這段是我最擔心誤解的段落,但我也不是很擔心。

哲學或許會“消失”,或許不會,只不過前者的可能性比較大。這就跟“清零派”和“共存派”的沖突似的——事實上即便是術(shù)士也不能“預知”被“寫定”的事件,或者說本來就沒有“寫定”。中國遠古就沒有“Philo-sophy”——在我看來把一部分諸如諸子百家和程朱理學并入“中國哲學”的名下是有問題的。

?????? 我印象很深刻,在我出國之前,家里一位老人給我推薦要讀的哲學作品。以他的蕩校經(jīng)歷和背景,艾思奇等人的東西對他來說是哲學,而他77年他高考沒有考上的第一志愿是哲學——他落到的第二志愿是政治經(jīng)濟學(大概這個意思啊,我忘了他說的具體的高考細節(jié)了)。

也許以“哲學”為名的東西會變,但哲學會以別的形式生存下來。但這其實沒什么的。說穿了,真要論保護和傳承的話,不論好壞,東西有點多,而哲學遠遠沒有到“岌岌可?!钡牡夭健;蛘哒f“岌岌可危”的次數(shù)也太多了。

?

7

?

?????? 差不多就到這兒了。我不是想宣稱什么“末日將至”,亦或是整什么稀奇古怪的活兒(我唯一能吐槽阿甘本的也就是他整的什么隱形委員會了)。視頻會繼續(xù)更新,也有的想好的計劃會繼續(xù)推行,之后會寫個動態(tài)詳細說明一下。直到事情發(fā)生變化,我可能會想出點什么新的事情做做,也可能就不更新了。但這些幾乎僅僅是停留在阿b,或者賽博空間,或者是某種“哲學”或者“← π”“共同體”。還是得玩點“真的——這種一分為二的“虛擬/現(xiàn)實”是“真實”的不同位面罷了。涉及到具體的東西也就不好多談。

?????? 我不想僅僅把精力放在某種“共同體”或者別的什么眼下很重要的事情,況且已經(jīng)發(fā)展的風生水起了不是么。支持也好對抗也罷,不缺我這一個,戰(zhàn)斗力都挺強的。想想可以做什么,適合做什么——對于每個個體來說是更適合優(yōu)先考慮兩下的。

?

時代看起來是個流動性太差的概念,日常中的變化已經(jīng)很多了。讓我們看看接下來會發(fā)生什么。

?

?

?

后記

?

寫了很久,但單就寫作來說,感覺比以前好很多。

這篇文章乍看之下沒什么連續(xù)性。把過去一年的部分思考放在一起不是件容易事。就像我說的,很多東西是我覺得不太能說或者不可以說的,就沒有辦法寫在里面。

總的來說這篇文章還是寫給所有看我的視頻的朋友們的,我指的是每一個人。我當然不可能照顧到每一個人,但我想表達的是這個意思。誰是朋友,誰是敵人,誰是可以團結(jié)的同胞,諸如此類的“共同體”問題是我不再考慮的了。我做的東西本來就有傾向性,顯然我不可能去搬運什么,比如說,康德教你怎么健身(自律即自由)——同樣的,這里的“保守”是由所謂的“主要受眾”定義的。我首頁上天天刷到一些朋友做的視頻,有的精美,有的能量很足,我基本上是根據(jù)這些東西來判斷“游客”的口味。我把重心還是放到做一些冷門的東西上,一些容易被忽略的東西上,并與熱門的東西并行。說白了就是冷門的得蹭兩下。如果真要談什么實際的效用,除了“服務”部分希望看的廣泛些的觀眾,也就是個非常微小的未來期待罷了。只是也許,也許罷了。

我在幾個地方強調(diào)過去年10月的460事件對我的影響,在此之后改變了一些我對某種“虛擬”“共同體”的建設想法。事實上整個事情至少要追溯到19年,細節(jié)太多,沒法多談些什么。前幾個禮拜的A手也是一樣的——我倒不是和某些zhihu回答一樣覺得波瀾不驚,但值得注意的是,即便是v圈飯也能突然變得正經(jīng)起來,變得有些變化不是么。

這么說有點過于簡化,但如果有什么希望的話——我討厭這個詞,但先用著好了——就在此處。

我不得不承認有時候我確實覺得自己的哲學天賦相對其他來說,顯得有些一般。對我來說是工作一樣的事情,我的認真是一種工作的認真,這與熱愛不太一樣。是件好事,這使得我總是可以在邊緣上活動。

我并不認為如今有比阿b的當下更好的“哲學”“平臺”了,它畢竟從未在這片土地上好好地生長過。不過阿b還是不太好。當然我前面也說了,這或許不重要——但把話說難聽點或許幫助更多些。這至少是個機會。

As always, 謝謝你看到這里。

無題的評論 (共 條)

分享到微博請遵守國家法律
宿松县| 永嘉县| 和政县| 北票市| 海安县| 娄烦县| 开远市| 丽水市| 怀来县| 鹤庆县| 称多县| 贵州省| 贡觉县| 海原县| 淄博市| 阿克苏市| 松滋市| 彰化市| 九江市| 黔西| 景德镇市| 吐鲁番市| 荥经县| 资源县| 孟州市| 郑州市| 梅河口市| 镇远县| 神农架林区| 左贡县| 建始县| 敖汉旗| 广德县| 湛江市| 阿城市| 鲜城| 定兴县| 洮南市| 永春县| 洪江市| 朔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