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學習10: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詳解:本章是緊接著上一章的意思來的,“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這是典型的“惡衣惡食”了,“人不堪其憂”,這里的“人”就是“人不知”的人,就是不能行“圣人之道”的人,他們對這種情況不能忍受,但“回”,顏回,孔子最出名的學生,也是孔子心目中立志行“圣人之道”的一個典型,他“不改其樂”,孔子因此給“賢哉,回也!”的贊譽,而且是一句話前后兩次。為什么?因為顏回能“不相”,是真立志行“圣人之道”。
必須強調的是,顏回這個“安貧樂道”的典型,并不是故意去“貧”,并不是故意要“惡衣惡食”,或者如某些宗教所教唆的故意去苦行,這些都是嚴重地“相”了,這些都是和君子謀“圣人之道”所必須堅持的“不相”原則背道而馳的。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