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奸”擺鴻門宴,一槍擊斃日軍軍官,田中角榮:想見見此人
作者:小橘子
抗戰(zhàn)時期,無數(shù)有血性有尊嚴的中國人,都在以各種方式進行抗日斗爭,除了參加八路軍、新四軍等有組織的抗日武裝隊伍,還有不少人自發(fā)地加入了抗戰(zhàn)大業(yè)之中,為抗日戰(zhàn)爭做出了貢獻。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個出自草莽的抗日豪杰——郭紹緒。
【郭紹緒】
郭紹緒,1903年出生于河南伊川縣一個地主家庭,爺爺是當?shù)匾粋€有名的士紳,當時北方農(nóng)村土匪盜匪橫行,人們?yōu)榱俗员?,紛紛組織各種封建色彩濃厚的武裝,比如“紅槍會”“大刀會”等,一為自保,保護本村本寨不受土匪騷擾,二來他們又會對其他地方進行寇擾,因此,更加劇民間匪患。這種亂世下,郭家不得不聘請拳師看家護院,郭紹緒也自幼跟隨拳師習武,練成一身好武藝。
郭紹緒12歲時,家里遭了大難,爺爺?shù)米锪水數(shù)亓硪粋€土豪地主,被這家地主雇兇“打蘗”,什么是“打蘗”?這是豫西土話稱謂“殺手”的詞匯,一些身懷絕技又心狠手辣的亡命徒收人錢財,便會替人殺人報仇或者直接行兇。這一年,郭家就被仇家雇人“打蘗”,全家十幾口人都被殺,幸虧郭紹緒在舅舅家才幸免于難。
經(jīng)此大難,幼小的郭紹緒也迅速成長為一個冷血“打蘗客”,稍大一點終于找機會報了仇,可是家鄉(xiāng)也待不下去了,只好離鄉(xiāng)背井到河南一支有名的地方軍閥“鎮(zhèn)嵩軍”投軍,在軍營里接受了軍事訓練,練得一手好槍法。郭紹緒在蔣軍中一路升遷,到抗戰(zhàn)時,已經(jīng)成為遠征軍第二軍軍長王凌云的副官。
1944年,豫湘桂戰(zhàn)役爆發(fā)后,郭紹緒和王凌云的家鄉(xiāng)成為淪陷區(qū),二人擔心日軍會針對他倆對其家人鄉(xiāng)親進行血腥報復,于是郭紹緒秘密回鄉(xiāng),想將兩人的親人帶到重慶。
可是當郭紹緒回到家鄉(xiāng),目睹了日本侵略者的滔天罪行,再也無心只顧及小家了,決心留下來帶領鄉(xiāng)親們抗日,他和當?shù)貛讉€豪杰招兵買馬,組織起“伊川人民自衛(wèi)團”。
駐扎在伊川白元村的日軍第39聯(lián)隊三大隊大內(nèi)義弘,偵察得知郭紹緒并不是八路軍的人,所謂自衛(wèi)團大多數(shù)也都是舊社會的綠林出身,他知道這樣的人最容易成為漢奸,所以就派人聯(lián)絡郭紹緒,許愿如果他們投靠日軍,就委任他做伊川保安軍司令。
郭紹緒一聽日軍對他還抱有幻想,決定將計就計,就答應做“漢奸”,并提出要宴請大內(nèi)大佐。
這一天是1944年8月25日,也是農(nóng)歷7夕,豫西民間有“乞巧節(jié)”的風俗。巧合的是,日本民間也有“七夕乞巧節(jié)”的風俗,大內(nèi)為了表示“親善”,就帶著榊親志、甲雯治郎等7名日軍軍官,參加了郭紹緒在黃兌村寨子街老家舉行的“宴會”。
郭紹緒讓手下得力干將,化裝成小伙計招待日軍軍官,又讓幾個小姑娘拿出八件她們親手縫制的“喜衣”,騙他們說這是當?shù)仫L俗,親自給他們穿,8個日軍看著眼前嬌艷的小姑娘們要給自己穿上她們做的新衣,個個心花怒放,毫不猶豫地就解下身上的武器軍刀,換上姑娘做的喜衣。
這場“鴻門宴”正式開席,郭紹緒和一幫“投靠日軍”的“漢奸”爭前恐后給日軍軍官們敬酒,敵人毫無覺察有詐,敞開痛飲,個個都有了醉意。
郭紹緒見時機成熟,于是給一個伙計使了一個眼色,那伙計會意,高聲喊了一聲:“上雞子了!”其實這是給院里所有人的戰(zhàn)斗信號。
隨后,郭紹緒掏出駁殼槍,朝大內(nèi)義弘頭上“乓乓”就是兩槍,將這個日軍軍官當場擊斃!其他幾個抗日志士也掏出手槍,沖著7個日軍軍官就是一陣亂射,把這些作惡多端的日軍都全部擊斃!
伊川的日軍發(fā)現(xiàn)情況后,怒不可遏,立刻出動報復,郭紹緒帶著自衛(wèi)團迎頭痛擊,再次擊斃30多個日軍,這才撤離到山里打游擊。
郭紹緒的事跡讓老百姓拍手稱快,日軍則大為恐慌,這次事件甚至被日軍內(nèi)部寫入教訓中,明令日軍不得擅自與中國人(包括漢奸)密切接觸!可見郭紹緒的抗日事跡給侵華日軍帶來了多大的刺激。
這件事情還沒完,直到差不多30年后的1972年,時任日本首相的田中角榮訪華,有一次在與總理會談時,田中角榮突然提出想見一見郭紹緒這個人。但郭紹緒此時早已去世多年,田中聽了頗感遺憾。
田中角榮為什么一定要見見郭紹緒呢?有兩種說法,一是說田中角榮當年就是日軍關東軍第四騎兵旅團的一員,參加豫湘桂戰(zhàn)役中的洛陽戰(zhàn)役,駐扎過新安縣,甚至可能親自率兵討伐郭紹緒而不得。另一個說法,是當年郭紹緒擊斃的8個日軍軍官中,有他的親戚好友。不管是哪個原因,都證明那場特殊的戰(zhàn)斗中,實實在在地給了日軍極大極深的懲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