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國圓桌論壇:行情分化下半年有望收斂
"弱復蘇環(huán)境下,宏觀經濟是今年最核心的變量。"

作者:Bonnie
編輯:tuya
5月19日,第十一屆富國論壇在上海盛大啟幕,此次論壇以“新格局,新思路,新契機”主題,邀請包括上海財經大學校長劉元春、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副院長、新興經濟體研究會副會長翟東升等20余位國內頂尖專家學者、首席經濟學家與明星基金經理出席。
海通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荀玉根與蒲世林、曹晉、曹文俊、劉莉莉、孫權等富國基金五位明星基金經理出席,參與了以“中流擊水,A股投資的勢與道”為主題的圓桌討論。
對于今年的市場,富國周期優(yōu)勢基金經理蒲世林認為今年最核心的變量是宏觀經濟,整體看,下半年行情仍值得期待,分化有望收斂,機會較為均衡,看好老齡化趨勢下的醫(yī)藥、代表技術進步的AI,以及構建產業(yè)安全過程中的國產替代等機會。在他的理念中,估值要求擺在第一位,國內有很多好的公司階段性地由于行業(yè)景氣問題處于估值的困境,一旦這個行業(yè)周期或者公司本身經營周期出現困境反轉時,往往可能會迎來戴維斯雙擊。
蒲世林推崇GARP策略,由于該策略處于偏成長和偏深度價值之間,所以他關注的核心是性價比的考量。
富國中小盤精選基金經理曹晉表示,從長期來看,中國面臨長期經濟降速和經濟結構轉型是一個看似必然的方向。他用“弱復蘇、輕消費和軟科技”概括了自己今年對宏觀經濟的判斷。
“我覺得消費今年整體呈現謹慎的趨勢,就比如買房或者買車這樣的大件消費。同時,我們也發(fā)現了一些消費降級的表現,比如五一期間大熱的淄博燒烤,就是一個典型的高性價比消費;其次,我們最近感受到中國的大學生之間出現了難得的gap year,gap year過去常發(fā)生在國外大學生身上,表現為畢業(yè)以后會有一年時間出去旅游、去休閑、去思考自己的人生。今年由于嚴峻的就業(yè)環(huán)境,中國的很多大學生也獲得了自己的一個gap year,在gap year 的過程中,很多消費的屬性也是比較偏向于輕消費;第三個是軟科技,今年以AI為主,掀起了一輪比較大的產業(yè)浪潮,在這個過程中涌現出了非常多的投資機會,而且這一輪的機會我們可以明確看到中美是共振的。”
他還指出,在經濟弱復蘇階段,從消費的角度看,口紅經濟類的消費需求依然在不斷變化,比如防曬霜這樣的化妝品,以及一些輕零食,比如瑞幸咖啡這樣能替代高端咖啡品牌的產品。
富國轉型機遇基金經理曹文俊則認為,今年市場的關鍵詞是結構性、弱復蘇、流動性總量寬松、平衡市,相對看好穩(wěn)定增長的醫(yī)藥行業(yè),特別是醫(yī)藥器械,周期品中的輪胎行業(yè)等。他表示,目前自上而下的景氣線索較少,更需要自下而上看個股,相對看好三大邏輯:一是穩(wěn)定增長的醫(yī)藥行業(yè),特別是醫(yī)藥器械,不僅需求端復蘇確定性比較高、對經濟增長的相關性弱,而且政策在2022年三季度已經出現拐點,整體估值性價比較高;二是周期品里的輪胎行業(yè),基于一季度公路、快遞等行業(yè)恢復較好的邏輯;三是景氣在底部、安全邊際較高,但看未來兩年確定性比較好的板塊。
富國研究精選基金經理劉莉莉認為,“競爭格局決定能分多少蛋糕,而行業(yè)景氣只是決定蛋糕上奶油的厚度。”她通常會聚焦競爭格局穩(wěn)定或者持續(xù)向好的行業(yè),她發(fā)現,其中的龍頭公司ROE往往是穩(wěn)定或持續(xù)提升的。在此基礎上,均值回歸也是她篩選個股的重要原則。
她表示,年內有望實現結構牛,結合經濟復蘇方向確定、中國經濟增長領先全球、貨幣政策相對寬松等,對市場非常看好,很多個股中長期看具備非常有吸引力的預期收益率空間,策略上均衡配置為主,風格上兼容價值和成長。
富國新興產業(yè)基金經理孫權表示,科技投資有4個特點,分別是空間大、爆發(fā)性強、變化快、長期波動向上。在整體下行風險可控的背景下,今年有望出現結構性牛市;整體上比較看好科技創(chuàng)新和高端制造,未來看好人工智能、數據要素、半導體三大產業(yè),產業(yè)基本面的發(fā)展將驅動結構化行情深入演繹。他認為本輪AI是全球科技創(chuàng)新,市場空間巨大,產業(yè)已經開始逐步落地,預期會孕育一批優(yōu)秀的科技公司。
談及今年需要關注的風險點,蒲世林表示,他會選擇關注宏觀經濟和加息周期下的美國銀行業(yè)危機;曹晉表示會關注宏觀經濟波動和科技行業(yè)在海外可能會面臨的限制等風險;曹文俊則會關注下半年海外經濟能否軟著陸;劉莉莉認為地緣政治風險值得警惕;孫權指出,科技制裁的風險和市場波動加大的風險是科技投資需要注意的兩個風險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