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死刑犯如果不想死怎么辦?其實有4種辦法可以免死,你知道嗎
人不可無信,國不可無律。
自古以來,為了國家的安定,歷朝歷代的統(tǒng)治者都會制定極為嚴苛的法律,并且一旦有人觸犯,就會按照所觸犯法律的不同,而接受不同的制裁,其中最為嚴重的就是死刑。
現(xiàn)如今,雖然本著人道主義的原則,世界各國被判處死刑的囚犯較少,但是一罪犯被定為死刑,則基本不可饒恕,除非做了什么對國家、對人民極為有益處的大事,才有可能會重新量刑。

在古代,哪怕是被判處死刑,死刑犯們如若不想死,還是有四種辦法可以逃脫的,只不過很多人都選擇了第一種。
一、螻蟻尚且偷生
在古代封建制度社會當中,皇上永遠是至高無上的存在。
正所謂金口玉言,皇帝說出的話,定下的規(guī)矩是很難輕易改變的,而國家的律法,作為治理國家的根本,更不能朝令夕改。
古代的律法,雖然不如如今的法律細致,但是也有幾百項條款,這幾百項條款同樣包括了當時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后期經(jīng)過不斷地修繕,使古代的律法條款,不斷增多,相應的犯人觸犯律法后的判罰,也變得更加嚴厲,最為嚴厲的莫過于死刑。
現(xiàn)如今,我們對于古時死刑的了解,多是通過一些影視文學作品之中,大家所知道的行刑方式,也就包括斬首、車裂、白綾自盡幾種。

其實在古代,死刑的行刑方式也分許多,其中最為痛快的莫過于斬首了,其他的方式與斬首相比起來,都有些殘忍。
因此我們常??梢栽谝恍┯耙曌髌分校吹竭@樣的情況,每當有犯下大錯的罪犯被抓住后,嘴里總會嚷嚷著給我一個痛快!
其實他們并不是不怕死,而是不想死得太痛苦,畢竟螻蟻尚且貪生,更何況是人呢!
那么在古代死刑犯們真的只有死路一條么?其實并不是,在歷史當中,有四種辦法,就可以救這些死刑犯一命。
二、救命四法
俗話說大道五十,天衍四十九,人遁其一。

天無絕人之路,凡事總有一線生機,在古代這些死刑犯們,也不例外以下四種辦法,就可以讓他們免于一死。
第一種辦法有些殘忍,那就是接受宮刑。宮刑在古代,是太監(jiān)們“入職”的第一道程序,也是必經(jīng)的流程,后來又改名叫做凈身。
毫無疑問,一旦這些死刑犯們選擇接受了宮刑,那么他們的后半生則要變成太監(jiān),在宮中終生伺候皇帝以及后宮之人,而且作為由死刑犯轉化而來的太監(jiān),他們的身份低下至極,甚至還不如那些主動成為太監(jiān)的人。
在古代那個極其講究禮法的社會背景下,身體發(fā)膚受之父母,連死后都要爭取保留全尸,選擇成為太監(jiān)無疑是一種讓人不齒的行為。

可哪怕忍辱負重茍且偷生,也總算能保全性命,總比一命嗚呼要強上許多,因此有許多死刑犯,都會選擇接受宮刑。
此外,再加上被判處死刑之人當中,還有一些并未觸犯律法,只是惹得皇帝不喜的人,他們大多都有著自己的氣節(jié),或是有些志向尚未達成,因此他們也會選擇忍辱偷生,保留殘軀完成志向。比如司馬遷,就是其中的代表。
需要注意的是,宮刑也并非每一個死刑犯都有權利選擇的,當權者也會根據(jù)死刑犯的身份,以及所犯條款,來選擇哪些死囚可以接受宮刑,哪些不可以。
第二種辦法就比較考究運氣了,那就是皇帝大赦天下。

如今我們在許多影視劇作品中,都可以看到皇帝因為某件事龍顏大悅,進而大赦天下,比如某位嬪妃為皇帝誕下龍子,又或者某位將軍為國家開疆拓土,又或者皇太后大壽等等。
總而言之,這種方法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十分考究運氣,而且哪怕是趕上皇帝大赦天下,有一種死囚也是不被赦免的,那就是犯上作亂的死囚。
第三種辦法就比較現(xiàn)實了,那就是花錢買命。
俗話說有錢能使鬼推磨,這個道理同樣也適用于這些死囚們。在古代,某些情況下是可以用錢來換取死刑犯一條性命的,不過這種事情畢竟有被律法,因此進行得都十分隱蔽。

想要花錢買命,光有錢也是不行的,還要擁有一定的人脈,最起碼也要知道把錢給誰。不過花錢買命雖然說是最讓死囚們“舒服”的活命方式,但想要“買命”需要花費大量的錢財,一般人是很難有如此財力的,因此史上花錢買命的囚犯極少。
第四種辦法難度系數(shù)就非常高了,那就是擁有皇帝賜予的鐵卷丹書。
“鐵卷丹書”,相傳最早起源于漢高祖劉邦,從那之后這種制度就被歷朝歷代所繼承下來,演變成了后來的免死金牌。
可是免死金牌雖然能夠免去一死,但是獲得它的方式,可是極為不易的,若非家中有大功于國家者,本沒有獲得的機會的。因此史上通過免死金牌而逃脫的死囚人數(shù)極少。

三、多行好事、莫問前程
在四種“救命”的方法當中,大多數(shù)死囚都會選擇第一種,因為其他三種方法,條件都有些過于苛刻了,常人難以辦到。成為太監(jiān)雖然要忍受身體與尊嚴上的雙重損傷,但是起碼還能保住一條性命。
其實無論是在古代還是在現(xiàn)在,想要平平安安地幸福快樂地度過一生,都有一種最為簡單的辦法,那么就是不要觸犯法律。
曾經(jīng)有人說過,無論何時,法律都是最基本的道德要求,遵紀守法也是社會對于人們的道德底線。

善惡到頭終有報,只要犯下過錯,那么就必須付出相應的代價,所以我們要做的只是多行好事,莫問前程。
喜歡這篇文章的轉發(fā)和點個贊長按5秒給個三連,順便關注天天,關注天天不易走偏,人均壽百,年入千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