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好漢對比三國名將就像照貓畫虎:呼延灼秦明不像黃忠趙云,魯智深武松像誰?

梁山一百單八將按照“石碣”的指示排完座次后,就儼然有了小朝廷的模樣:宋江就是土皇帝,吳用看起來就像丞相,而林沖等人,則無疑是各方、各路將軍,尤其是馬軍五虎將,跟三國蜀漢的五虎大將幾乎同列。
據(jù)說施耐庵和羅貫中有師徒關系,明萬歷十二年刊印的余象斗雙峰堂本《水滸傳》,作者署名就是羅貫中,其中的繡像插圖,魯智深的禪杖,就是一根大鐵棍。
魯智深的兵器長啥樣暫且放在一邊不提,大家把《三國演義》和《水滸傳》放在一起對照,就會發(fā)現(xiàn)兩本書中的許多人物是比較相似的,比如大刀關勝與武圣關羽,教頭林沖與燕人張飛,似乎就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

羅貫中和施耐庵都曾當過張士誠的謀士,他們在小說中往往把明朝人物代入,這一點我們看少華山初始三位頭領的名字就知道了:神機軍師朱武、跳澗虎陳達、白花蛇楊春,恰好是洪武皇帝朱元璋、中山王徐達、開平王常遇春——這世上沒有那么多巧合,絕大多數(shù)巧合都是有心人有意為之。
朱武、陳達、楊春可能是故意借用明朝開國君臣名諱,馬軍五虎將也可能是五虎大將翻版,但是細看之下,就會發(fā)現(xiàn)除了關勝林沖董平與關羽張飛馬超相似之外,另外兩人跟黃忠趙云對不上號。
關勝經(jīng)歷像關羽,林沖相貌像張飛,這是顯而易見的,之所以說林沖相貌像張飛而性格不太像,熟讀這兩本書的讀者諸君當然也能理解:如果林沖有張飛怒鞭督郵的暴脾氣,早就掀翻白虎節(jié)堂、掐死高俅和高衙內(nèi)了。
羅貫中顛倒了馬超造反和馬騰被殺的時間順序和因果關系,但是他本人十分清楚馬超并非忠臣孝子,于是施耐庵(或羅貫中)寫的《水滸傳》里,一撞直、雙槍將董平也不是什么好人。

董平使雙槍,來源可能是潼關渭水之戰(zhàn)馬超被許褚撅斷了槍桿,董平與馬超相貌英俊心腸歹毒,也是形神皆似:馬超“面如冠玉,眼若流星,虎體猿臂,彪腹狼腰”,董平“水磨鳳翅頭盔白,錦繡麒麟戰(zhàn)襖青”,也是一個漂亮小伙兒。
人面獸心用在馬超和董平身上都很合適,李卓吾和余象斗都在評論中大罵:“最可恨者,董平那廝只因一個女子,便來賣國負人,國家有如是人,真當寢皮食肉;觀董平入城殺程太守一家,此不義也,復奪其婦女,非仁也,令人可惡,吾何以觀之哉!”
董平喪盡天良,馬超也不是好鳥,即使是尊劉貶曹美化馬超的《三國演義》,也記錄了他的惡行:“超從城南門邊殺起,盡洗城中百姓。至姜敘宅,拿出老母。母全無懼色,指馬超而大罵。超大怒,自取劍斬之?!?/strong>

關羽張飛馬超在水滸傳中的投影說完了,咱們該來說說黃忠和趙云了:這二位三國名將一個擅長用刀,一個擅長使槍,同樣擅長射箭,梁山馬軍五虎將中的秦明和呼延灼顯然不能與他們相提并論。
梁山一百單八將中,擅長用刀且擅長射箭的是丑郡馬宣贊,擅長使槍且擅長射箭的是小李廣花榮。
宣贊的年紀應該不小了,那個郡主應該也不是一天兩天就被他丑死的,再加上他跟關勝關系不錯,所以要尋找“梁山黃忠”,丑郡馬宣贊無疑是合適人選之一:“宣贊武藝高強,善使一刀鋼刀,他曾對連珠箭,斗贏番將?!?/strong>
趙云在劉備集團沒有受封四方將軍,花榮也沒能入選梁山馬軍五虎將,這是很好理解的:趙云與劉備,花榮與宋江,都是食則同席寢則同榻的關系,為了平衡各方面的關系,自家兄弟是可以受點委屈的。

花榮的武功,跟關勝林沖不相上下,明顯強于霹靂火秦明和雙鞭呼延灼,這一點宋江清楚,秦明也知道,他們在青州曾有過交手:“秦明和花榮兩個交手,斗到四五十合,不分勝敗?;s連斗了許多合,賣個破綻……望秦明盔頂上只一箭,正中盔上,射落斗來大那顆紅纓,卻似報個信與他。”
不但秦明面對花榮的神箭毫無防范之力,就是玉麒麟盧俊義,也躲閃不開,花榮想射殺盧俊義,那也就是舉手之勞:“小李廣花榮拈弓取箭,颼地一箭正中盧俊義頭上氈笠兒的紅纓。吃了一驚,回身便走。”
趙云槍法如神,箭法在三國時期也是頂流,他在晃晃悠悠的小船上一箭射斷徐盛船上篷索,立威而不傷人,小李廣花榮露的那兩手,很可能就是跟趙云學的。

秦明呼延灼與黃忠趙云不可同日而語,我們退而求其次推出宣贊和花榮也是勉為其難,可能有部分讀者會有不同意見,咱們先擱置爭議,來聊一聊下面這個話題:宣贊花榮像黃忠趙云,魯智深武松像誰?
武松上山能打虎,手使雙兵器,這樣勇將,在三國時期也有一個,那就是“古之惡來”典韋。
典韋的履歷,居然跟武松有幾分相似:“形貌魁梧,膂力過人,有志節(jié)任俠。懷匕首入殺永(富春縣長李永),并殺其妻,徐出,取車上刀戟,步去。永居近巿,一巿盡駭。追者數(shù)百,莫敢近。”
典韋殺李永夫妻,武松連斬潘金蓮西門慶,這兩個打虎英雄下手都很果斷,典韋“逐虎過澗”,是夏侯惇親眼所見的。

武松有點像三國名將典韋,花和尚魯智深像誰,這答案好像就呼之欲出了:在《三國演義》和《水滸傳》中,各有一位“身高八尺腰大十圍”的名將、好漢,他們就是虎癡許褚和大俠智深。
許褚可能不是三國名將中武功最高的,但是比起力氣,卻絕對是一流,他能“雙手掣二牛尾,倒行百余步”,關羽和張飛馬超也未必能做到。
魯智深的力氣就不用說了,他倒拔垂楊柳,梁山一百單八將只能望其項背而不能并駕齊驅。
當然,魯智深武松和許褚典韋還是有一些差別的,但是咱們研讀古典名著的樂趣也正在于此,讀者諸君見多識廣,精研《三國演義》和《水滸傳》之后,也可以為大家答疑解惑:有人說宋江像劉備,吳用學諸葛亮,這四個人是否真在同一個檔次上?如果宋江有劉備的梟雄之志、吳用有孔明的神機妙算,能否帶領梁山好漢,干出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