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快速進入學習狀態(tài),這4個方法幫你解決問題!
大家肯定都有這樣的感受: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越來越難進入學習狀態(tài)。小學的時候我們背古詩很快就能記住,而且也不容易忘記。高中的時候背東西反而變得更加吃力了。原因是什么呢?我覺得主要原因是注意力的損耗,那么應該怎么解決問題呢?
第一,我們要認識到注意力的重要性。
注意力是一種稀少并且珍貴的資源,我們每天的注意力都是十分有限的,不可能在同一時刻上面面俱到,把注意力花費在一些毫無用處的對象上是很浪費的,我們必須學會合理分配注意力。

第二,管理自己的注意力。
當我們意識到注意力的重要性之后,就要學會分配自己的注意力了。首先我們要認識到注意力一般是上午和晚上睡覺之前,因為早上起床的時候,人的大腦處在比較空白的階段,這個階段我們心里沒有太多雜念,更能集中去做一些比較困難同時需要花費大量精力的事情。而到了晚上呢,有的人腦細胞就稍微安靜一些,白天大量的學習工作已經(jīng)使用了注意力,晚上反而沒有很多的腦細胞活躍于其他領(lǐng)域了。(當然這個注意力因人而異)
其次,可以采取一些手段來約束自己的注意力分布。比如規(guī)定自己在某個時間段內(nèi)完成某項任務,在這段時間內(nèi)都盡量不要去使用那些分散注意力的東西。最重要的一點是,當我們集中精力學習30分鐘到40分鐘的時間后,一定要給自己10分鐘左右的休息時間,在這段休息時間內(nèi)可以選擇喝水,或者吃點水果之類的,補充自己的體力和精力。如果你同時有好幾個學科的作業(yè),那么可以在不同的時間段負責不同學科,這樣可以變換大腦的思維方式,減少注意力的損耗。

第三,不要讓太多的私心雜念在大腦中停留過長時間。
為什么說學習一定要趁早呢?因為我們越長大我需要思考的東西就越多,“力不從心”這個詞就很好地概括了成年人的學習狀態(tài)。比如同樣都是面對考研,大三的學生和工作了三年出來的人他們面對考研這件事情持有的注意力是完全不同的。因為大三的學生,他們可以把更多的注意力完全放在考研這件事情上,而工作了的人,他不僅面臨著學業(yè)上的壓力,還要面臨著社會的毒打,所以是沒辦法把所有注意力都投入到考研這件事情上來。可想而知,誰的成功率更高,一目了然。因此,盡量不要讓太多的煩心事占用大腦空間,因為你想的事情太多,就越容易分散注意力,被煩心事牽著走。
第四,制造一定的儀式感,營造一個安靜的氛圍。制造一定的儀式感,就比如關(guān)掉所有的通訊設備,營造安靜的氛圍,就是減少外界對自己的干擾。

注意力是可以不斷訓練出來的,如果有時間通過一些正念或者冥想,也是能夠不斷提高注意力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