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楷最難寫的幾類偏旁部首,10分鐘輕松突破!


荊霄鵬老師的硬筆作品
上一期介紹了行楷左右結(jié)構(gòu)的偏旁,而這一類型的偏旁占據(jù)了漢字總數(shù)的95%,所以我們一定要認真練習這一類型的偏旁。

荊霄鵬老師的硬筆作品
上下、左右類型的偏旁講完了,接下來咱們繼續(xù)講包圍類型的偏旁。
包圍類的部首細分后又有“半包圍”和“全包圍”,這一期先來說一說半包圍的部首。
墨墨用荊霄鵬老師的6個書寫示范,讓大家更直觀地學習半包圍的知識點,附帶的例字也要拿筆練習哦!
01? 三框兒

三框兒與楷書形態(tài)完全相同,只是書寫速度加快。
上橫與左豎可斷也可虛接,末橫收筆要穩(wěn)重,末橫稍長,書寫時要做到框形規(guī)整。

注意看三框兒內(nèi)的筆畫位置,如匹字寫在偏上方,區(qū)字寫中間,匠字上面留有一點空隙。
根據(jù)框內(nèi)的筆畫大小來微調(diào)三框兒的外形,“匹”和“區(qū)”對比明顯,前者上下橫會偏長一點,后者豎折的豎會加長一些。
02? 同字框

保留了楷書結(jié)構(gòu)的端莊與穩(wěn)重,提升了書寫速度。
框形稍高,注意左右的對應關(guān)系,左上角可連可斷,框形大小視框內(nèi)部件大小而定。

同字框的底部左高右低,不要寫成平齊,例字“內(nèi)”的鉤自然連帶出來,不用刻意追求示范的效果。
03? 門字框

先寫右點,然后是豎,最后寫橫折鉤。上部齊平,兩豎稍有弧度,稍上窄下寬,左右相稱。
左豎稍短而右豎稍長,整體形態(tài)穩(wěn)重。

門字框有兩個難點,一個是點連豎不夠流暢,二是框的斜度把握不準。
首點的連帶筆勢,一開始寫會很生硬,多練幾次之后,心中有筆意自然而然就能書寫出來了。
框的筆畫走向可以看作一個頭窄腳寬的梯形,不要寫得太直或者往內(nèi)收。
04? 廠字旁

橫短撇長,橫不宜長,撇不宜短,撇畫可以用附鉤撇。
兩個筆畫可連可斷,斷開時筆斷意連。
橫畫與撇畫要做到穩(wěn)固有力,整體呈向右下包圍之形。

橫撇相連一定要連貫流暢,不要為了牽絲而寫牽絲,起筆在格子的中心線上,橫畫較短不蓋住內(nèi)部的部件。
05? 廣字旁

首點用下鉤點,注意橫不宜長,撇不宜短,可帶附鉤。
筆畫連帶較靈活,可連可斷,斷開時筆斷意連。撇畫可在橫畫下方單獨起筆,也可以從橫末順勢撇下。

廣字旁如果能將門字框和廠字旁寫流暢,再寫廣字旁就容易的多了。
06? 走之底

幾個橫向筆畫長短有別,下方可直接采用流動線,首橫短,次橫長,左收右放,捺畫上方筆畫右對齊。
注意流動線的寫法,長短、角度與收放均有所不同。

走之底的橫畫傾斜角度一致,距離差不多相等,捺畫長且一波三折,作為整個字的主筆,寫的時候一定要承托住其他部件。
最后,墨墨在嘮叨幾句,半包圍類型的部首一般作為整個字的主筆,筆畫一定要寫舒展,該長則長該寬則寬,偏旁先拿捏準,整個字形才不會有太大的偏差。
【總結(jié)一下】
半包圍類的部首筆畫可斷開也可虛接。
筆畫與筆畫之間的牽絲是自然連帶出來的,刻意追求效果反而很生硬。
門字框上部窄下部寬,不要寫的太直或者往內(nèi)收。
走之底的流動線,長短、角度與收放均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