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表白寫成QQ空間的男人,不要信

分手后到底要不要刪除好友?這是個看起來容易但實際操作卻很難的話題。
在錢鐘書的小說《圍城》里,白月光唐曉芙和方鴻漸分手后是這么做的:
1、打包方鴻漸寫的信;
2、委托他人還給方鴻漸;
3、委托他人要回自己寫的信。
一頓操作快準狠。
熱戀時寫的小作文是最叫人臉紅的,分手后再看這些小作文等于給自己補刀。不僅要斷絕見面和通話,還要處理掉紙質(zhì)情書才能放心。
你可能會覺得這種分別未免決絕。
但如果遇到羅志祥這樣的前任,明明不在一起還要趕著520發(fā)6700多字且不加標點的長文并@你,你就知道,分手后刪好友有多重要了。
刪除前任,當代“分手禮儀”
不像《圍城》所處的時代,想刪除掉對方的痕跡就只要寄回書信。在網(wǎng)絡(luò)時代,到處都可能藏著“愛過”的證據(jù)。
戀愛時,QQ微信上的聊天記錄要截屏發(fā)朋友圈、小心收藏、睡前回味——一般只有當事人自己覺得很甜很幽默;

微博上看到符合兩個人現(xiàn)狀的文字、圖片、小視頻,覺得醍醐灌頂,一定要轉(zhuǎn)發(fā)、相互@、趁機表決心;
音樂網(wǎng)站上共享了歌單,那些臉紅心跳的歌詞一定要讓對方聽到,希望他們能明白自己不好意思說、也沒有文采說出來的話;
豆瓣上標記了大量書籍電影,不斷挑高審美的天花板,什么英文版《月亮和六便士》,法文版《小王子》,巖井俊二伊斯特伍德,張口就來。
你可能只是刷個手機 ,就看到全是ta的痕跡。你和ta創(chuàng)造出來的文化財產(chǎn),分手后就變成了文化遺產(chǎn),而這些遺產(chǎn)大多數(shù)只是無時無刻折磨著你。
怎么快速走出失戀的陰影,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刪好友。

刪除前任,是為了創(chuàng)造一個遠離他們的空間[2],幫你更快地恢復到交往之前的日常生活。
交往前沒有ta也很開心,分手后自然也就不需要ta。
2015年,加拿大學者針對“情侶分手后在Facebook上的行為表現(xiàn)”做的一項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
分手后,刪除好友的人盡管會更痛苦,但這種痛苦也讓他們更快地走出這段關(guān)系;相反,保留前任好友或者與前任保持聯(lián)系,會阻礙個人從破裂的關(guān)系中恢復[3]。
有些人會心存僥幸:我只是好奇前任的近況啊,都不一定去聯(lián)系ta,看看也不行嗎,一定要刪好友這么大手筆嗎?
對于特別冷靜理智的人來說,或許行得通;對于意志不夠堅定、尤其分手時鬧得天翻地覆的人來說,很難。

保留社交網(wǎng)絡(luò)上的好友不像保留電話號碼和郵箱地址,你總能看到ta在網(wǎng)上的動態(tài)。一旦你看到這些更新,必定會做出反應[2]:
ta居然去吃好吃的了,ta都沒和我去吃過!
ta越來越會打扮了,怎么和我在一起的時候就不修邊幅?
ta和一堆好看的異(同)性出去看展喝酒親密合影了,怎么一分開就玩這么嗨……

你的心情會隨著ta的一舉一動起伏不定,還會越來越關(guān)注ta身邊新的/潛在交往對象,你會覺得嫉妒、憤怒,也越來越想復合。
總之,你的反應往往是不愉快的[2]。
與其看著他們“在翻山越嶺的另一邊”,自己“在孤獨的路上沒有盡頭”,不如狠下心刪掉好友,投入新的生活中。下一個說不定就更好。
不刪好友,ta可能來招惹你
即便你已經(jīng)下定決心要走出來,面對ta的新動態(tài)也能做到心如止水,暫時不刪/不屏蔽只是想留個情面。對方也不一定會配合:有的人就是喜歡在分手后撩撥前任。
他們會時不時在朋友圈點個贊,微博留個言,給你發(fā)關(guān)心的消息(“降溫了,注意保暖噢”,“晚上下班太晚,注意安全噢”),在你生日和各大節(jié)日送上祝福,在你生病時叫跑腿送藥,一副很暖的樣子。

這類行為對于下決心割舍這段關(guān)系的人而言,性質(zhì)極其惡劣。
你會越來越不能定義分手后兩個人的關(guān)系,也越來越不確定這樣持續(xù)下去會有什么結(jié)果。但可以肯定的是,這些模糊的信號會無限拉長整個分手過程,不斷加劇分手帶來的負面情緒[4]。

英語中有專門的詞語來描述這種曖昧不清的狀態(tài):
(1) Orbiting:若離若即,持續(xù)點贊[5]。
可能你會發(fā)現(xiàn),分手后ta對你的關(guān)注反而多了:以前不關(guān)注你的朋友圈,現(xiàn)在只要你發(fā),ta就點贊留言,一直發(fā)就一直點。
Orbiting原意是“沿軌道運轉(zhuǎn)”。前任就像衛(wèi)星,看似圍繞著你,但始終保持一定距離。這種距離絕不是“想要觸碰卻又收回的手”,而是“ta只是好奇了/閑了/還沒找到下家”。你無法縮短這個距離,ta卻能隨時撤退。

(2) Breadcrumbing:只過嘴癮的撩騷[6]。
你可能經(jīng)常收到ta發(fā)來的曖昧消息:放不下你,周圍新認識的人沒你好看/帥,夜深人靜心情低落只能對你訴說……當你提議重新考慮你們的關(guān)系時,ta就顧左右而言他了。
Breadcrumbing原意為撒面包屑,聊騷給點小甜頭正是這種曖昧的精髓。ta就是那么一說,你永遠沒有吃大餐的那一天。

總的來說,無論這些行為背后的動機如何——閑來無事關(guān)心一下你,還是只為了自我滿足——它們都指向一個終點:沒有復合[6]。
你是好意沒有刪對方,卻可能被這類行為攪得心神不寧、甚至當成復合信號。但最終很可能會失望地發(fā)現(xiàn):ta其實沒有那么喜歡你。
這些持續(xù)的困擾都要怪當初一念之仁:沒有及時刪除/屏蔽ta。既然不以官宣為目的的曖昧是“渣”,那么不以復合為目的的曖昧算什么呢?
能做朋友的人,只是少數(shù)
當然,分手不都意味著老死不相往來,也有人能保持單純的朋友關(guān)系,但這要看他們是怎么分的。
加拿大圭爾夫大學曾以“分手后能否做朋友”展開了調(diào)查。“分手質(zhì)量”決定了雙方還能不能做朋友。
因?qū)Ψ脚榷质值娜藭氐讋h除前任;“被分手”的人也不會和前任走多近;少數(shù)人認為只要分手時沒有鬧得天翻地覆,保持社交網(wǎng)絡(luò)上的好友也能接受[1]。
可以這樣理解:分手時不和你好聚好散,分手后還想做朋友,不如做夢。

除了“分手質(zhì)量”,還有其他原因決定了你們分手后能否繼續(xù)做朋友。
首先是伴侶的吸引力,這也會直接影響分手質(zhì)量。當想分手的一方覺得伴侶很有魅力時,他們會采取不那么傷人的方式結(jié)束這段關(guān)系,這樣他們在分手后更容易維持友誼[1]。
你若盛開,清風自來,前任也會跟著來。
如果對一段感情更滿意、投入得更多,分手后沒有可以替代ta的人,那也會在分手后與前任維持親近[1]。
如果前任還對你念念不忘,除了感情深之外,更可能的解釋是沒有找到更好的。
最不可能刪除好友的,是有共同朋友圈的情侶。比如在同一家公司、有業(yè)務(wù)往來,兩個人在分手后也更有可能保持聯(lián)系[1]。
像“產(chǎn)品經(jīng)理x程序員”的組合,如果在產(chǎn)品上線前分手,哪怕都是快刀斬亂麻的性格,也決不可能刪除所有聯(lián)系方式同時退出工作群、屏蔽掉對方半夜@你的那些bug。
漫威和DC里的超級英雄也經(jīng)常分分合合,鷹眼x黑寡婦,神奇女俠x超人,神奇女俠x蝙蝠俠,只要大家面對同一波敵人,抬頭不見低頭見,就算為了面子也得保持合作。

扎心的是,很多人分手后繼續(xù)保持朋友關(guān)系,恐怕并不是為了真的當朋友,而是期望有一天能復合。
即便你不是這么期望,你的下一任男女朋友,也會默認你抱著這樣的想法。
所以,除非你真的有機會復合,或者已經(jīng)確定完全沒有可能復合,不然的話,就還是刪除好友吧。分手刪除前任=放過自己,刪友保平安。
否則,等對方發(fā)來幾千字的QQ空間中二作文給你,你還得想想怎么回復。
參考文獻:
[1] Wreford, J. (2016).?Negotiating the Breakup of Romantic Relationships in an Era of New Media?(Doctoral dissertation).
[2] Warren.(2017). To Friend or Unfriend Your Ex.Navigating social media interaction after a breakup.Psychology Today
[3] Lukacs, V., & Quan-Haase, A. (2015). Romantic breakups on Facebook: New scales for studying post-breakup behaviors, digital distress, and surveillance.?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 Society,?18(5), 492-508.
[4] Phllips, Lisa.(2019). The Endless Breakup.Psychology Today?
[5] Susan Krauss Whitbourne.(2018) .Why Certain Exes May Never Really Leave You.Psychology Today?
[6]SAMANTHA SWANTEK.(2017) Breadcrumbing Is the New Ghosting and It's Savage AF.CosmoPolitan